化化化化化化化化化化
1. Y是合成香料、医药、农药及染料的重要中间体,可由X在一定条件下合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Y的分子式为C10H8O3
B. 由X制取Y的过程中可得到乙醇
C. 一定条件下,Y能与5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 等物质的量的X、Y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酚、羧酸、酯的性质,注意酯基中碳氧双键不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为C10H8O3,故A正确;
B.X发生取代反应、消去反应生成Y,发生取代反应时有乙醇生成、发生消去反应时有水生成,故B正确;
C.Y中苯环和碳碳双键都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但是酯基中的碳氧双键与氢气不反应,因此一定条件下Y最多能和4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X中酚羟基、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都能和NaOH反应,Y中酚羟基、酯基水解生成的酚羟基和羧基都能和NaOH反应,则等物质的量的X、Y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D正确。 故选C。
2. Y是合成药物查尔酮类抑制剂的中间体,可由X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第1页,共16页
A. 反应过程中加入K2CO3,能提高X的转化率 B. Y与Br2的加成产物分子中含1个手性碳原子
C. X和Y均能与过量的新制的Cu(OH)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D. 等物质的量的X、Y分别与H2反应,最多消耗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多官能团的有机物的性质,难度一般,掌握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为解题关键。 【解答】
A.反应过程中加入K2CO3,平衡右移,能提高X的转化率,故A正确; B.Y与Br2的加成产物分子中含1个手性碳原子,故B正确;
C.X和Y均含有醛基,能与过量的新制的Cu(OH)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C正确;
D.等物质的量的X、Y分别与H2反应,5,最多消耗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故D错误。 故选D。
3. 《Chem.sci.》报道麻生明院士团队合成非天然活性化合物b (结构简式如下)的新
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的分子式为C18H17NO2
C. b存在一种顺式结构的同分异构体 【答案】B
【解析】【分析】
B. b的一氯代物有9种
D.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机物结构对称性及官能团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由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分子式为C18H17NO2,故A正确; B.误;
C.碳碳双键两端所连的H原子在同一侧就是顺式结构的同分异构体,不在同一侧就是反式结构,故C正确;
D.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氧化反应,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正确。 故选B。
,该有机物有10种不同的H,一氯代物有10种,故B错
4. 某吸水性高分子化合物(Z)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第2页,共16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X、Y分子中均有两个手性碳原子 B. 过量酸性KMnO4溶液可将X转化为Y C. Y转化为Z的反应类型是加聚反应
D. Z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消耗Z与H2的分子数之比为1:3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和官能团的性质,为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A.X、Y中两个羟基所连接的碳原子均为手性碳原子,A正确; B.过量酸性KMnO4溶液可将X转化为苯甲酸,B错误; C.Y转化为Z是缩聚反应,C错误;
D.n值不确定,则Z与H2分子数之比也不能确定,D错误。
5. 香豆素−3−羧酸是日用化学工业中重要香料之一,它可以通过水杨醛经多步反应
合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杨醛苯环上的一元取代物有4种
B. 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中间体A中是否混有水杨醛 C. 中间体A与香豆素−3−羧酸互为同系物
D. 1 mol香豆素−3−羧酸最多能与1 molH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羧酸、醛、酯的性质,注意:苯环、碳碳双键、酮基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但是羧基和酯基不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第3页,共16页
【解答】
A.水杨醛苯环上的四个氢原子的环境不同,即苯环上有4种等效氢,苯环上的一元取代物有4种,故A正确;
B.水杨醛中含有醛基和酚羟基,具有醛和酚的性质;中间体中含有酯基、碳碳双键,具有酯和烯烃性质,二者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现象相同,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故B错误;
C.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n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称同系物,中间体中含有酯基、香豆素−3−羧酸中含有酯基和羧基,二者结构不相似,所以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
D.香豆素−3−羧酸中苯环和碳碳双键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该物质最多能和4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6. 某医药中间体(Z)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Y的分子式为C10H10 B. X和Y互为同系物
C. 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Y和Z
D. Z的一氯代物有10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子式的确定,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判断,难度中等。 【解答】
A.Y的分子式为C10H12,故A错误;
B.X和Y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故B错误;
C.Y中含有碳碳双键而Z中不含,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Y和Z,故C正确; D.Z的一氯代物有6种,故D错误。 故选C。
7. Z是合成某药物的中间体,其合成原理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4页,共16页
A. 用NaHCO3溶液可以鉴别X和Z B. X、Y、Z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C. X分子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 与X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还有5种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化合物的检验、反应类型的判断、碳原子的共平面和同分异构体的判断等,题目难度中等,熟练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X和Z都含有羧基,都能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气体,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A错误;
B.X和Z都含有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Y和Z的苯环上能发生卤代反应,卤代反应和酯化反应都是取代反应,故B正确;
C.X分子结构简式如图所示,连接Br原子的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所
以X分子最多有3个碳原子共平面,故C错误;
D.丁酸有两种:CH3CH2CH2COOH、(CH3)2CHCOOH,烃基上一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的产物有5种,除X本身外,与X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还有4种,故D错误。 故选B。
8. 法国、美国、荷兰的三位科学家因研究“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获得诺贝尔化学
b、c是合成轮烷的三种原料,奖。轮烷是一种分子机器的“轮子”,芳香化合物a、
其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c互为同分异构体
B. a、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有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
C. a、b、c均能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和酯化反应 D. a、b、c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中的官能团的性质是解答的关
第5页,共16页
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A.b、c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
B.a中苯环、碳碳双键、醛基3个平面结构通过单键相连,c分子中苯环、碳碳双键2个平面结构通过单键相连,单键可以旋转,故a、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有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B正确;
C.a、b均没有羟基和羧基,均不能发生酯化反应,故C错误;
D.a、b、c均含碳碳双键,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D正确; 故选C。
9. 铃兰吡喃(
工艺如下:
)常用于日用香精的调配,且合成简单和环保。其中一种生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铃兰吡喃的分子式为C10H18O2
B. 异戊烯醇可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C. 异戊醛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 铃兰吡喃的一氯代物有10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化学基础,需能确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并正确判断分子中原子共线、共面,题目难度不大。 【解析】
A.铃兰吡喃的分子式为C10H20O2,故A错误;
B.异戊烯醇中羟基可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醛基、C−C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和羟基和C−H键可发生取代反应,B正确;
C.异戊醛中存在甲基,它的碳原子和主链不在同一共平面上,故C错误; D.铃兰吡喃有9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可以发生一氯取代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10. 山梨酸是制备防腐剂的原料,薄荷醇是合成某药物的中间体,它们的结构简式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6页,共16页
A. 它们都能发生加成、酯化和氧化反应 B. 薄荷醇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C. 山梨酸的分子式为C6H8O2
D. 薄荷醇与H2反应所得产物的一氯代物有6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和—OH上的氢被取代)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为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 【解答】
A.都含有碳碳双键,都可发生加成反应,都能发生氧化反应;山梨酸含羧基,薄荷醇含羟基,都可发生酯化反应,故A正确;
B.由薄荷醇的结构简式可知,含四面体结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B错误; C.由山梨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6H8O2,故C正确; D.薄荷醇与H2反应后产物结构对称,其一氯代物有6种,故D正确; 故选B。
11. 香豆素−3−羧酸是日用化学工业中重要香料之一,它可以通过水杨醛经多步反应
合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水杨醛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B. 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中间体A中是否混有水杨醛 C. 中间体A、香豆素−3−羧酸互为同系物
D. 1mol香豆素−3−羧酸最多能与2molNaOH发生反应
【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官能团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水杨醛分子中苯环、羰基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 mol水杨醛最多能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A正确;
B.A中含碳碳双键,水杨醛含酚−OH、−CHO,均使高锰酸钾褪色,不能检验,B错误;
第7页,共16页
C.中间体A与香豆素−3−羧酸中含有的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同,二者不是同系物,C错误;
D.香豆素−3−羧酸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和一个酯基,酯基水解产生一个羧基和一个酚羟基。则1mol香豆素3羧酸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D错误。 故选A。
12. 有机物W在工业上常用作溶剂和香料,其合成方法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N、W均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B. N、W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所以互为同系物 C. W属于酯类,能发生皂化反应 D. M的二氯代物有8种
【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同分异构体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D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M、N、W均含苯环,均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在催化剂条件下苯环上H可发生取代反应,故A正确;
B.N属于羧酸,W属于酯,为不同类别的有机物,不属于同系物,故B错误; C.油脂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为皂化反应,则W不能发生皂化反应,故C错误; D.M中2个Cl均在甲基上有1种,均在苯环上有邻、间、对位置时有2+3+1=6种,1个Cl在甲基、1个Cl在苯环上有3种,共10种,故D错误; 故选A。
可用作包装材料等。通过下列反应可合成PPC塑料。13. PPC塑料具有生物可降解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PO与环氧乙烷互为同系物 C. PO的一氯代物有3种
B. PC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甘油 D. PPC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第8页,共16页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同系物的判断、有机反应的综合利用、一氯代物的判断等,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常见的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明确同系物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解答】 A.PO与环氧乙烷(故A正确;
B.PC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1,2−丙二醇,故 B错误; C.PO中有3种不同的H原子,则其一氯代物有3种,故 C正确;
D.PPC分子中有−CH2−、−CH3等四面体碳,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D正确。 故选B。
)的结构相似,分子间相差1个CH2原子团,二者互为同系物,
14. 环丙叉环丙烷可通过下列反应合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②属于取代反应 B. Z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C. Z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D. 与W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链状羧酸类化合物有8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同分异构体的判断、碳原子的共面判断、反应类型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熟练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反应②中羟基替换为溴原子,所以属于取代反应,故A正确;
B.Z的分子式为C6H8,苯的分子式为C6H6,二者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Z分子中连接碳碳双键的碳原子都在碳碳双键碳原子所在平面内,所以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故C正确;
D.W的分子式为C5H8O2,C4H7−有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链状羧酸类化合物为C4H7COOH,8种结构,所以与W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链状羧酸类化合物有8种,故D正确; 故选B。
15. 扁桃酸衍生物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以物质a为原料合成扁桃酸衍生物b的过程如
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9页,共16页
A. 物质X是Br2,物质a转化为b属于取代反应
B. 1mol物质a能与3molH2反应,且能在浓硫酸中发生消去反应 C. 物质b具有多种能与NaHCO3反应的同分异构体 D. 物质b含有4种官能团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把握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选项C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物质a转化为b为醇羟基被取代,X应为HBr,故A错误;
B.a中含有苯环,1mol物质a能与3molH2反应,酚羟基不发生消去反应,醇羟基邻位碳无H原子,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B错误;
C.能与碳酸氢钠反应,则含有羧基,物质b除苯环外有1个不饱和度,同分异构体中可含有羧基,羧基可在不同位置,则物质b具有多种能与NaHCO3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
D.物质b中含有羟基、溴原子、酯基3种官能团,故D错误。 故选:C。
16. 黄檀内酯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抗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可由香兰素
为原料合成(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①②分子中碳原子一定都处于同一平面 B. ①②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 化合物①能与NaHCO3反应产生CO2 D. 1 mol化合物②最多只能与2 mol NaOH反应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和官能团的性质,为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难度不大。
第10页,共16页
【解答】A.分子②中的苯环可以旋转,所以②分子中碳原子可以不处于同一平面,A错误;
B.两者都含有酚羟基,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①分子中的醛基、②分子中的碳碳双键也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正确;
C.①分子中含有酚羟基,酸性比NaHCO3强,但比H2CO3弱,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只能与Na2CO3反应生成NaHCO3,不能与NaHCO3反应产生CO2,C错误;
D.②分子中含有1个酚羟基和1个酚酯基,1 mol酚酯可以与2 mol NaOH反应,所以1 mol化合物②最多能与3 mol NaOH反应,D错误。
17. 环丙烯基甲酰氯(甲)是合成查尔酮抑制剂的中间体,可由甲在一定条件下制备乙。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 甲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C. 丙是乙的同分异构体,丙可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D. 甲和乙均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和原子共平面,侧重考查学生对有机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试题难度一般。 【解答】
A.根据给定反应可知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A正确; B.甲分子中存在四面体结构的碳原子,
中标∗的碳原子连接了三个碳原子和一
个氢原子,所以甲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B错误;
C.乙的分子式为C7H8O,其同分异构体可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如苯甲醇等,故C正确; D.甲、乙中均含有碳碳双键,因此能够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正确。 故选B。
18. 由环戊二烯(a)制备金刚烷(d)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a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 B. 反应①为取代反应
第11页,共16页
C. 物质c、d互为同分异构体 D. 物质d的一氯代物有3种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同分异构体数目的计算等,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物质a中含亚甲基,为四面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故A错误; B.反应①存在C=C→C−C的变化,应为加成反应,故B错误;
C.c、d的结构不同,分子式都为C10H1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 D.d中只有甲基、次甲基上H,一氯代物有2种,故D错误。 故选C。
19. 有机物a和苯通过反应合成b的过程可表示如图(无机小分子产物略去)。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是加成反应
B. 若R为CH3时,b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
C. 若R为C4H9时,取代b苯环上氢的一氯代物的可能的结构共有12种 D. 若R为C2H5时,1 mol b最多可以与4 mol H2加成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涉及反应类型的判断、原子共平面、同分异构体数目等知识,都是常考内容。
【解答】A.R基团取代了苯环上的氢原子,属于取代反应,A错误;
B.苯环是共面结构,但—CH3中所有原子是不共面的,所以b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B错误;
C.R为C4H9时,其共有4种结构,故b的结构共有4种,每种b的苯环上有3种不同类型的氢,故取代b苯环上氢的一氯代物的可能的结构共有3×4=12种,C正确; D.R为C2H5时,1 mol b最多可以与3 mol H2加成,D错误。
20. 青蒿琥酯是治疗疟疾的首选药,可由青蒿素两步合成得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第12页,共16页
A. 反应②原子利用率为100% B. 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1O5 C. 青蒿素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D. 青蒿琥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生成青蒿琥酯钠
【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羧酸、酯基及加成反应,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D。 【解答】
A.反应②为加成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故A正确; B.根据结构简式知,其分子式为C15H22O5,故B错误;
C.青蒿素中含有酯基和醚键,酯基能和NaOH发生水解反应,故C错误;
D.青蒿琥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酯基水解生成羧酸钠和醇羟基,所以得不到青蒿琥酯钠,故D错误。 故选A。
21. M是一种治疗疥疮的新型药物,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的分子式为C10H16O2
B. Y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 Y生成M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D. 可用NaHCO3溶液或溴水鉴别X和M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把握结构中的官能团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第13页,共16页
A.根据键线式结构可确定X分子为C10H16O2,故A正确; B.Y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B正确;
C.Y生成M符合取代反应的特点,故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故C正确; D.X和M分子结构中都存在碳碳双键,不能用溴水鉴别,故D错误。 故选D。
22. 白头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等作用。利用有机物甲可人工合成白头翁(结构简
式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的分子式为C10H8O4 B. 甲与丙烯酸互为同系物
C. 甲可发生取代反应、消去反应、还原反应
D. 乙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考生在平时应多积累有机反应类型、官能团性质、以及高分子化合物的有关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解答】
A.乙的分子式为C10H8O4,故A正确;
B.甲与丙烯酸所含有的官能团数量不同,故二者不符合互为同系物,故B错误; C.甲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C错误;
D.乙使溴水褪色是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乙使高锰酸钾褪色是发生氧化还原而褪色,二者的褪色原理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23. 化合物Z是合成平喘药沙丁胺醇的中间体,可通过下列路线制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4页,共16页
A. X的分子式为C7H6O2 C. Z的一氯取代物有6种
【答案】B 【解析】【分析】
B. Z能与稀硫酸发生水解反应 D. Y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性质,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A.X的分子式为C8H8O2,A项错误;
B.Z中含有酯基,能与稀硫酸发生水解反应,B项正确;
C.Z含有7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故Z的一氯取代物有7种,C项错误;
D.Y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与饱和碳原子相连的4个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上,D项错误; 故选B。
24. 香豆素−3−羧酸是日用化学工业中重要香料之一,它可以通过水杨醛经多步反应
合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杨醛苯环上的一元取代物有4种 B. 香豆素−3−羧酸的分子式为C10H8O4 C. 中间体A与香豆素−3−羧酸互为同系物
D. 1 mol香豆素−3−羧酸最多能与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侧重考查羧酸、醛、酯的性质,注意:苯环、碳碳双键、酮基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但是羧基和酯基不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解答】
A.水杨醛苯环上的四个氢原子的环境不同,即苯环上有4种等效氢,苯环上的一元取代物有4种,故A正确;
B.香豆素−3−羧酸的分子式为C10H6O4,故B错误;
C.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n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称同系物,中间体中含有酯基、香豆酸−3−羧酸中含有酯基和羧基,二者结构不相似,所以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
D.香豆酸−3−羧酸中苯环和碳碳双键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该物质最多能和4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
第15页,共16页
故选A。
25. 环丁基甲酸(
)常用于有机合成,其合成路线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
确的是
A. R与乙酸互为同系物
B. P、Q、R均能与金属钠反应 C. Q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D. P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的结构共有8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内容为同系物、羟基和羧基的性质、原子共面情况以及同分异构体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积累、掌握基础知识,题目不难。 【解答】
A.R与乙酸结构不相似,分子组成不相差“CH2”原子团,不互为同系物,故A错误; B.含有羟基、羧基官能团的物质都能与钠反应,P含有羟基,Q、R含有羧基,所以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故B正确;
C.Q中含有饱和碳原子,具有四面体结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C正确; D.P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的物质应该为己酸,即戊基连接羧基,而戊基有8种同分异构体,所以结构共有8种(不考虑立体异构),故D正确。
第16页,共1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