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7年风景园林考研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研英语

2017年风景园林考研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研英语

来源:99网
资料获取、辅导课程可咨询育明教育宋老师

2016年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研改革调整考试科目一、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研报考统计考试内容(育明教育考研课程部)

育明教育考研课程部宋老师解析:

1、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考研今年分为三个方向:01风景园林、02:园林植物03:风景园林。各专业方向的专业一均为“风景园林基础”,专业二为各自方向业务课。2、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研的报录比平均在7:1(竞争比较激烈)

3、总成绩计算:初试成绩/*(50%-70%)+复试成绩*(50%-30%)各项成绩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4、初试成绩中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大部分考生的专业课分数都集中在80-90分之间。想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每门专业课要达到110分。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针对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研开设的考研辅导课程包括:专业课小班课程·一对一课程·视频班·定向保录班·复试保过班。近年来北林风景园林硕士的录取考生中,近1/3均出自育明教育的相关考研辅导课程。

(北林考研资料、考试经验、辅导课程可咨询育明教育宋老师叩叩:二四五九、六二二、四七七)

二、风景园林基础考研指定参考书

参考书名称《中国古典园林史》《西方园林》《园林树木学》

作者周维权郦芷若,朱建宁

陈有民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资料获取、辅导课程可咨询育明教育宋老师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杨赉丽

中国林业出版社

三、风景园林硕士考研手绘笔记系列(育明考研辅导中心)

清初的皇家园林

由于满清君主高度集权统治的封建大帝国政治制度,影响着皇家园林建造方向。皇家园林的宏大规模和皇家气派,比明代表现得更为明显。

清王朝入关定都北京,全部沿用明代的宫殿、坛庙、园林等,并没有多少皇家的建设活动。康熙中叶以后,逐渐兴起皇家园林的建设高潮。这个高潮奠基于康熙,完成于乾隆,乾、嘉年间,终于达到了全盛的局面。一、大内御苑

紫禁城内除个别宫殿的增损和改易名称之外,其建筑及规划格局基本上保持着明代的原貌。兔园、景山、御花园、慈宁宫花园,仍保留明代旧观。二、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

清朝统治者来自关外,很不习惯北京城内炎夏溽暑的气候,康熙以后,全国统一,政局稳定,便着手在风景优美的北京西北郊和塞外等地营建新的宫苑。西北郊环境:山清水秀。

按其地貌景观的特色分为三大区:西区以香山为主体,包括附近的山系及东麓的平地;中区以玉泉山、翁山和西湖为中心的河湖平原;东区即海淀镇以北、明代私家园林荟萃的大片多泉水的沼泽地。(一)畅春园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首次南巡,对江南秀美的风景和精致的园林印象很深。归来后在北京西北郊的东区、明代皇亲李伟的别墅——“清华园”的废址上,修建大型的人工山水园。园林性质:离宫御苑。是清圣祖康熙皇帝在北京西北郊建造的第一座“避喧听政”的皇家园林。命名为“畅春园”,寓意“四时皆春”,“八风来朝”、“六气通达”。畅春园是明清以来首次较全面的引进江南造园艺术的一座皇家园林。

规划布局:畅春园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600米,占地900亩(60公顷)。设院门五座:大宫门、

大东门、小东门、大西门、西北门畅春园园林景观特点:

建筑及景点的安排按纵深三路布置。

1、理水:利用“清华园”原有资源丰富水面,创建水景园,水面以岛堤划分为前湖和后湖两个水域,外围环绕着萦回的河道。

资料获取、辅导课程可咨询育明教育宋老师

2、建筑:建筑密度小,建筑朴素,多为小式卷棚瓦顶建筑,不施彩绘。园墙为虎皮石砌筑,堆山则为土阜平冈,不用珍贵湖石。

3、植物大部分园林景观以植物为主调,园内有大量明代遗留的古树、古藤,又种植了腊梅、丁香、玉兰、牡丹、桃、杏、葡萄等花木,林间散布麋鹿、白鹤、孔雀、竹鸡,景色清幽。整个园林景观崇尚简约,与康熙所提倡的简约精神有关。(二)避暑山庄(离宫御苑)

选址此地的原因:康熙北巡避暑时从当地居民口中探听到一处蒙民牧场,人烟稀少,没有坟墓、蚊虫和蝎子,树木草地繁茂,泉水水质好。缺点:没有大面积水域。

整理后的地貌环境:面积5公顷,开辟人工湖泊和水系,大致环境有一下特点:

1、有起伏的峰峦、幽静的山谷,有平坦的原野,有大小溪流和湖泊罗列,几乎包含了全部天然山水的构景要素;

2、湖泊与平原纵横交错,地势由平缓趋向险要,此地貌形成了全园的三大景区:山岳景区、平原景区、湖泊景区;

3、周边有奇峰异石,为山庄提供了良好的借景条件;4、山区的大小山泉沿山峪汇聚入湖,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

5、山岭屏障于西北,阻挡了冬天的寒风;加上山峰、树木、湖泊等的有利条件,使该地具备冬暖夏凉的优越小气候。(三)圆明园(离宫御苑)

雍正三年,雍正帝把其赐园圆明园改为离宫御苑,并大加扩建,扩建的内容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新建一个宫廷区;

第二部分:就原赐园的北、东、西三面往外拓展,利用多泉的沼泽地改造为河渠串缀着许多小型水体的水网地带;

第三部分:把原赐园东面的东湖开拓为福海,沿福海周围开凿河道;第四部分:沿北宫墙的一条狭长地带。扩建后的圆明园,面积扩大到200余公顷。

圆明园整体布局:整个山形水系的布列,出于对建园基址的自然地形的顺应,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堪舆风水学说的影响。

三、清初皇家园林发展的概貌以及与明代的区别

明代的重点在大内御苑,清初的重点在离宫御苑,这种园林观的变化与统治阶级的生活习尚和国家的政治形式有着直接的关系。

资料获取、辅导课程可咨询育明教育宋老师

江南的私家园林

“江南”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江西等地。

江南地区由于其优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江南私家园林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后期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代表了中国风景式园林艺术的最高水平,从此也涌现了大批造园家和匠师及刊行于世的许多造园理论著作。一、扬州私园

江南名园之四:明末扬州望族郑氏兄弟的四座园林:影园、休园、嘉树园、五亩之园。其中规模较大、艺术水平较高的是休园和影园。影园,由著名造园家计成主持设计和施工

扬州名园:王洗马园、卞园、员园、贺园、冶春园、南园、郑御史园、筱园二、苏州

苏州城内河道纵横,地下水位浅,取水方便,附近的洞庭西山是著名的太湖石产地。著名园林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另有,上海的豫园第五节文人园林、造园家、造园理论著作

文人画进入明代已完全成熟,以致达到诗、书、画融为一体,因而人们赞誉一个画家常用“诗、书、画三绝”一类的词句。

园林的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

一、时代背景1、政治由盛变衰

乾隆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漫长历史上最后一个繁荣时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发展。二、文化艺术特点1、艺术创作方面⑴守成多于创新;

⑵过分受到市民趣味的浸润而越来越表现为纤巧琐细、形式主意和程式化的倾向。⑵私家园林方面

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格,其中,江南、北方、岭南造园风格比较成熟;

⑶园林功能方面娱乐、社交功能上升,“娱于园”的观点取代了传统的“隐于园”的观点;⑷造园思想方面

造园思想逐渐追求世俗、技巧化,宋代文人园特点逐渐消失。

一、乾隆时期的造园活动

清朝皇家园林建设达到高潮,规模非常宏大,内容非常丰富。主要表现:

1、从乾隆三年(1738年)到三十九年(1774年)三十多年间,皇家园林建设工程持续不断;

资料获取、辅导课程可咨询育明教育宋老师

2、大内御苑比之明、清初改建工程较大;

3、行宫和离宫御苑建设尤为兴盛,主要集中在北京西北郊和承德两地;二、道光时期,皇家园林趋于衰败。主要表现:

1、畅春园已呈破败状态,皇太后移居绮春园,改名为“万春园”;2、为节约宫廷开支撤去清漪、静明、静宜三园的陈设;

3、其他行宫御苑、有的勉强维持现状,有的由于停止巡狩而常年废置不用,任其逐渐坍毁;4、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占领海淀和圆明园,大肆抢掠园中珍宝等;

5、对皇家宫苑进行大规模焚烧。第一次在咸丰十(1860年)年八月二十二日至八月二十五日,焚烧对象圆明三园;第二次焚烧在同年九月初五至十一日,焚烧对象,圆明园外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等处;

6、光绪年间(1900年)北京皇家园林再次受到摧毁。三、大内御苑

此时期有代表性的大内御苑有:西苑、慈宁宫花园、建福宫花园、宁寿宫花园。紫禁城四大花园:慈宁宫花园、建福宫花园、宁寿宫花园、御花园。(一)西苑

西苑的历史背景:经历了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乾隆时期对西苑进行大规模改建,改建重点在北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