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口腔科模拟题2021年(105) (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
B1题型
1. 在新生儿和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容易患的口腔念珠菌病类型主要是 A.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病 B. 急性萎缩型念珠菌病 C. 慢性肥厚型念珠菌病 D. 慢性红斑型念珠菌病 E. 念珠菌性口角炎 2. 疱疹性口炎可见
A. 黏膜表面呈白色网状条纹 B. 黏膜表面白色凝乳状假膜 C. 黏膜表面散在大水疱
D. 黏膜表面针尖大小密集小水疱成簇排列 E. 黏膜表面细小淡红色丘疹 3. 舌背游走性的萎缩红斑有助于 A. 诊断腺周口疮 B. 诊断褥疮性溃疡 C. 诊断地图舌 D. 诊断白斑 E. 诊断扁平苔藓
4. 球菌性口炎的致病微生物可能是 A. 白色念珠菌的孢子型 B. 白色念珠菌的菌丝型 C. 单纯疱疹Ⅰ型病毒 D. 变形链球菌 E. 金黄色葡萄球菌 5. 年轻恒牙慢性牙髓炎 A. 塑化剂 B. 樟脑酚 C. Dycal D. 碘仿
E.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6. 腺周口疮的溃疡特点为
A. 溃疡较小,表面微凹陷,少量黄色渗出,周围充血 B. 溃疡深达黏膜下层,边缘高起,咽部及口角可见瘢痕
C. 溃疡较深,边缘不整,基底有浸润 D. 溃疡与刺激物相邻,周缘白色水肿
E. 溃疡基底暗红色桑葚样肉芽肿,边缘鼠啮状
7. 长期配戴全口义齿的患者容易患的口腔念珠菌病类型主要是 A.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病 B. 急性萎缩型念珠菌病 C. 慢性肥厚型念珠菌病 D. 慢性红斑型念珠菌病 E. 念珠菌性口角炎 8. 尖锐湿疣可见
A. 黏膜表面呈白色网状条纹 B. 黏膜表面白色凝乳状假膜 C. 黏膜表面散在大水疱
D. 黏膜表面针尖大小密集小水疱成簇排列 E. 黏膜表面细小淡红色丘疹 9. 愈合遗留瘢痕有助于 A. 诊断腺周口疮 B. 诊断褥疮性溃疡 C. 诊断地图舌 D. 诊断白斑 E. 诊断扁平苔藓
10. 对牙髓有安抚镇痛作用 A. 丁香油 B. 氢氧化钙 C. 金属砷 D. 塑化剂 E. 甲醛甲酚 11. 牙髓充血 A. 塑化剂 B. 樟脑酚 C. Dycal D. 碘仿
E.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12. 良性黏膜类天疱疮的主要病理变化之一是 A. 糜烂
B. 棘细胞层内疱 C. 基底层下疱
D. 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E. 溃疡
13. 轻型口疮的溃疡特点为
A. 溃疡较小,表面微凹陷,少量黄色渗出,周围充血 B. 溃疡深达黏膜下层,边缘高起,咽部及口角可见瘢痕 C. 溃疡较深,边缘不整,基底有浸润 D. 溃疡与刺激物相邻,周缘白色水肿
E. 溃疡基底暗红色桑葚样肉芽肿,边缘鼠啮状 14. 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的是 A.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病 B. 急性萎缩型念珠菌病 C. 慢性肥厚型念珠菌病 D. 慢性红斑型念珠菌病 E. 念珠菌性口角炎
15. 瘢痕性类天疱疮病理特点为 A. 棘层松解,上皮内疱 B. 上皮下疱 C. 上皮内水肿 D. 上皮过度角化 E. 上皮萎缩
16. 残根残冠的存在有助于 A. 诊断腺周口疮 B. 诊断褥疮性溃疡 C. 诊断地图舌 D. 诊断白斑 E. 诊断扁平苔藓 17. 可将牙髓失活 A. 丁香油 B. 氢氧化钙 C. 金属砷 D. 塑化剂 E. 甲醛甲酚
18. 急性牙髓炎开髓开放 A. 塑化剂 B. 樟脑酚 C. Dycal D. 碘仿
E.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19.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主要病理变化之一是 A. 糜烂
B. 棘细胞层内疱 C. 基底层下疱
D. 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E. 溃疡
20. 创伤性溃疡的溃疡特点为
A. 溃疡较小,表面微凹陷,少量黄色渗出,周围充血 B. 溃疡深达黏膜下层,边缘高起,咽部及口角可见瘢痕 C. 溃疡较深,边缘不整,基底有浸润 D. 溃疡与刺激物相邻,周缘白色水肿
E. 溃疡基底暗红色桑葚样肉芽肿,边缘鼠啮状 21. 疱疹样口疮的口腔损害表现为
A. 溃疡散在分布呈\"满天星\"样
B. 溃疡与刺激因素相吻合,有契合现象 C. 针刺反应 D. 尼氏征阳性 E. 靶形红斑
22. 天疱疮病理特点为 A. 棘层松解,上皮内疱 B. 上皮下疱 C. 上皮内水肿 D. 上皮过度角化 E. 上皮萎缩
23. 固定性药疹的好发部位是 A. 非角化粘膜 B. 角化粘膜 C. 牙龈
D. 口唇及口周皮肤
E. 口角区、口唇内侧粘膜 24. 可促进牙髓形成牙本质 A. 丁香油 B. 氢氧化钙 C. 金属砷 D. 塑化剂 E. 甲醛甲酚
25. 用于根管冲洗的药物 A. 2%氯亚明 B. 樟脑酚 C. 碘仿
D. 氢氧化钙
E.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26. 天疱疮破溃后的病理变化之一是 A. 糜烂
B. 棘细胞层内疱 C. 基底层下疱
D. 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E. 溃疡
27. 能导致牙龈增生的药物是 A. 四环素 B. 甲硝唑 C. 螺旋霉素 D. 罗红霉素 E. 环孢菌素
28. 白塞病的特征性表现为 A. 溃疡散在分布呈\"满天星\"样
B. 溃疡与刺激因素相吻合,有契合现象
C. 针刺反应 D. 尼氏征阳性 E. 靶形红斑
29. 黏膜DIE最好发于 A. 上唇 B. 下唇 C. 颊黏膜 D. 牙龈 E. 舌
30. 轻型口疮的好发部位是 A. 非角化粘膜 B. 角化粘膜 C. 牙龈
D. 口唇及口周皮肤
E. 口角区、口唇内侧粘膜 31. 有消毒作用 A. 丁香油 B. 氢氧化钙 C. 金属砷 D. 塑化剂 E. 甲醛甲酚
32. 根管渗出液多时封药 A. 2%氯亚明 B. 樟脑酚 C. 碘仿
D. 氢氧化钙
E.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33. 天疱疮的皮肤损害特点为 A. 边缘扩展阳性 B. 尼氏征阳性 C. 雷诺征阳性 D. 针刺反应阳性 E. Wickham纹
34. 与骨组织亲和力大的药物是 A. 四环素 B. 甲硝唑 C. 螺旋霉素 D. 罗红霉素 E. 环孢菌素
35. 创伤性溃疡的临床表现为 A. 溃疡散在分布呈\"满天星\"样
B. 溃疡与刺激因素相吻合,有契合现象 C. 针刺反应 D. 尼氏征阳性 E. 靶形红斑
36. 瘢痕性类天疱疮最好发于
A. 上唇 B. 下唇 C. 颊黏膜 D. 牙龈 E. 舌
37. 腺周口疮的好发部位是 A. 非角化粘膜 B. 角化粘膜 C. 牙龈
D. 口唇及口周皮肤
E. 口角区、口唇内侧粘膜 38. 有塑化作用 A. 丁香油 B. 氢氧化钙 C. 金属砷 D. 塑化剂 E. 甲醛甲酚
39. 根管消毒用药 A. 2%氯亚明 B. 樟脑酚 C. 碘仿
D. 氢氧化钙
E.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40. 扁平苔藓的皮肤损害表面常有 A. 边缘扩展阳性 B. 尼氏征阳性 C. 雷诺征阳性 D. 针刺反应阳性 E. Wickham纹
41. 能有效杀灭厌氧菌而对兼性厌氧菌无效的是 A. 四环素 B. 甲硝唑 C. 螺旋霉素 D. 罗红霉素 E. 环孢菌素
42. 多形性红斑的典型皮损为 A. 溃疡散在分布呈\"满天星\"样
B. 溃疡与刺激因素相吻合,有契合现象 C. 针刺反应 D. 尼氏征阳性 E. 靶形红斑
43. 口腔扁平苔藓最好发于 A. 上唇 B. 下唇 C. 颊黏膜 D. 牙龈 E. 舌
44. 白色念珠菌病的致病微生物是
A. 白色念珠菌的孢子型 B. 白色念珠菌的菌丝型 C. 单纯疱疹Ⅰ型病毒 D. 变形链球菌 E. 金黄色葡萄球菌 45. 意外穿髓 A. 塑化剂 B. 樟脑酚 C. Dycal D. 碘仿
E.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46. 根管充填剂 A. 2%氯亚明 B. 樟脑酚 C. 碘仿
D. 氢氧化钙
E.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47. 慢性唇炎病因是 A. 内分泌失调 B. 舔唇不良习惯 C. 机体抵抗力下降 D. 残根残冠刺激 E. 消化不良
48. 药物辅助治疗青少年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时宜选用的药物是 A. 四环素 B. 甲硝唑 C. 螺旋霉素 D. 罗红霉素 E. 环孢菌素
49. 白色念珠菌性口炎可见 A. 黏膜表面呈白色网状条纹 B. 黏膜表面白色凝乳状假膜 C. 黏膜表面散在大水疱
D. 黏膜表面针尖大小密集小水疱成簇排列 E. 黏膜表面细小淡红色丘疹 50. 灼口综合征最好发于 A. 上唇 B. 下唇 C. 颊黏膜 D. 牙龈 E. 舌
51. 疱疹性口炎的致病微生物是 A. 白色念珠菌的孢子型 B. 白色念珠菌的菌丝型 C. 单纯疱疹Ⅰ型病毒 D. 变形链球菌
E. 金黄色葡萄球菌
52. 治疗成人后牙慢性牙髓炎 A. 塑化剂 B. 樟脑酚 C. Dycal D. 碘仿
E.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