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某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常规

某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常规

来源:99网


某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常规

《道德与法治》是在小学一至六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该课程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的培养,着力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一、制定计划

教师应该认真研读《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正确理解和把握《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取向,根据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和教材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计划包括:

1.可根据本校学生实际适当调整教材编排顺序和教学进度。

2.对教材中不适合本地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可进行更换或重组,选取学生现实生活中必需的、感兴趣的以及有发展意义的内容或校本课程作为新的教学内容。

3.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有意识、有针对性地结合班队活动、学科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教学设计,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教育的一致性与互补性。

4.确定教学研究专题。

二、课前准备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在备课时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分析学情,选择学法,预测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困难,思考用什么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使任教班级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活动。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准确把握本课程的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以教材为载体,结合本地区情况和学生生活实际运用、处理教材,能动地优化整合有关内容,推进本课程资料库的建设。

3.教学设计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应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

点,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环境,以主题活动的教学形式,设计主题活动,为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提供充分的空间,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倡导教学风格个性化。

4.重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前,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调查访问、考察参观,搜集信息资料等,为主题活动学习积累直观感性材料,以利于学生通过参与和体验得到感悟,提高教学实效。

5.注重教学与社会发展变化的联系。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也要关注到本地区实情,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将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鲜活事例作为课程资源充实教学内容。

三、课堂教学

1.教师应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采用平等、合作等方式,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积极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实现教学相长。

2.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师要以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作为教学的

出发点,把教学内容与其它学科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生活经历、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增进课程内容和现实性和亲近感。

3.教学方式活动化。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

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进行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

4.引导学生自主、合作、研究性学习。教师要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5.拓展教学活动空间。教师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放教学空间,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社会,把学习场所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工厂及学生一切生活空间,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去进行探索和研究,尝试探究和解决社会中的问题,使教学得到延伸和扩展。

6.课堂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技术相结合。教师应积极开发、利用校内

外各种课程资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7.教学反思。教师要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特别是教学时的生成状况进行反思,以

积累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四、作业设置

1.教师可根据教材中的课后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口头交流、动手操作、小制作、手抄报、表演等形式完成作业。

2.作业要灵活性。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能力、特长,在教师指导下选择自己的作业。

3.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用自己的方式去观察、体验、

感悟社会,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五、评价考核

1.本课程不进行考试,但要进行考核,通过平时考查评定成绩。

2.评价形式灵活多样。可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课堂活动、作品

展示、实践操作、社会调查、成长记录等形式考查学生。

3.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教师评价,学生自

评、互评,家长社会参与评价。

4.以描述性评语为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考查。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

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综合性评价。也可根据各课目标达成,采用“星能评价卡”,评价对象个性化。

5.建立学习过程档案,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延续性,如:“成长的足迹”“小小的我”等,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和多元价值取向,发展学生个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