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99网
中文科技期于U数据库(引文版)社会科学2015年6期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伊廷金 内蒙古磴口县第一完全中学内蒙古磴口015200 摘要:心理问题在中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并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渠道,应将 心理健康教育贯彻到课堂教学中。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叙述了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重要作用和相关策略:一、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二、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三、改进教学评价,促进学生人格完满 发展。希望这些教学策略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较 好的教育。 关键词:生物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91(2015)06-0201-01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地发展与进步,许多新的社会问题 也随之暴露出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无疑是其中一大 顽症。中学生自身的人生价值观和是非辨别能力都还不够成 熟,导致他们往往在许多问题上产生矛盾和冲突,引发心理 问题,包括自卑、嫉妒、任性、焦虑、孤僻、逆反心理、社 交困难、神经衰弱、学习不良、吸烟饮酒甚至犯罪等。分析 这些问题的成因,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那就是教育对 于爱的缺失。笔者认为,育人元处不在,生物教师应根据学 生实际,巧妙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 心理素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 效性,达到较好的教育。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生物教学中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尝试。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 1、关爱学生 被爱,是学生基本的心理需求。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 灵的“金钥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力量。我们每位教师 都应千方百计地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已被老师和同学关心与信 任。在一次高中新生生物课上,有一名男生表情冷漠,多次 强调都没有抬起头来,课后经了解知道,他因初中时对生物 失去兴趣,所以学习起来困难很大。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首 先我鼓励他,告诉他只要通过努力学习,缺漏的知识一定能 补上。其次,我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让他回答问题,并加以 肯定;课余时间经常面改他的练习,对进步及时表扬,对不 足的知识及时发现与分析讲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 他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浓厚了,落下的课程也慢慢地跟上了, 在单元验收时成绩进步明显。同时由于学习信心的提高,他 的其他科目的学习也取得了进步。 2、尊重学生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 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要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与学生成为朋友,开导他们,减轻 学生的畏惧心理及逆反心理。在课堂上,教师要关注每个学 生,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因为从心理学 的角度看,学生中不论是“白天鹅”,还是“丑小鸭”,他们 同样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同样需要分享师爱的温馨与幸福。 因此,教师要根据题目难易,把回答问题的机会分给每一位 同学,多鼓励和肯定,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帮助他 们建立自信心。也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其心理 健康教育的应有功能。 二、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基础,浓厚的兴趣、 自信的学习态度是学生获得成功的必备条件。生物学是一门 基础自然科学,客观上决定了其多样化教学的可能性,同时 也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创造了条件,如何将心理健康 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呢?我认为关键是教师利用时机巧妙安 排,为学生创设心理自由环境和个性发展机会,提高教学效 果。为此,我注重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就是对自我能力和价值的肯定。在讲授受精过程 时,教师指 出每一个人天生都是强者,因为好几亿精子中只有一个 精子能有机会胜利完成受精,成为一个受精卵,你还要经历 母亲的十月怀胎,从胚胎、胎儿、胎儿出生、婴儿、幼儿、 儿童、成长到少年,一路走来你都是那么的坚强。既然从受 精卵开始就很坚强,战胜了无数的生殖细胞“兄弟姐妹”,既 然生命选择了你,就应该懂得珍惜生命,让生命发出光彩。 在讲授“生命活动的调节”内容时,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的大 脑重量、大脑皮层的表面积和神经元的数目。爱因斯坦的大 脑,无论从体积、重量还是构造上都与其他同龄人无多大区 别。学生通过对大脑的了解,明确了大脑的先天发育情况基 本相同,之所以成绩不同,与后天心理素质的影响有很大关 系。以此打消一些学生觉得自己天生智力不及他人的自卑心 理。同时也要强调性状的表现要受基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 而我们人类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只要努力 去适应环境,都可以成为最优秀的个体。通过这些生物学知 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调整好心态,以乐观的态度面对 学习和生活。 2、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中学生的情感很丰富,也很脆弱,情绪起伏较大,有时 很难自控。强烈的情感会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他们 被人利用,或卷入盲目狂热之中,他们的强烈情绪也会给社 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在讲到激素时,应该让学生明白人的情 绪与分泌有关,例如甲状腺激素有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 用,当人发怒时肾上腺素会增高。女性在月经期间由于性激 素的作用会导致情绪变化等。同时指出,一个人应该学会自 我调节,保持心理平衡,形成良好、稳定、健康的情绪。在 这些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共同体验,注入真情,可以巧 妙地将科学家的钻研和奉献精神、环保意识以及个人、国家、 社会的关系等内容引入课堂中,使学生内心世界充满积极向 上的内容,既能学到课本知识,又能增强环保意识,受到美 育和性情的陶冶。这样坚持下去,就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 逐渐形成高尚的理想,为其才智的发挥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小结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长久的工作,不是几 节生物课和几句鼓励的话就可以完成的。这就要求社会、学 校与家庭相互合作,一起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展开行 动。我们中学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还应该 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卫姚.浅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青少年心理健康教 育[J].学园:教育科研,2012(4):133. [2]刘爱荣.谈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J].陕 西教育:教学版,2012(1 1):45.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