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1年北京中关村中学分校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1年北京中关村中学分校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来源:99网
2021年北京中关村中学分校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 A.H2

B.HCl C.NaCl D

.NaOH 参: B

2. 香兰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经多步反应合成。

有关上述两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1mol丁香酚只能与1molBr2反应 B.丁香酚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1mol香兰素最多能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香兰素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 参: D 略

3.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HF>HCl>HBr>HI

1 / 8

B.微粒半径:K>Na>Mg>Al C.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 D.第一电离能:Na<Mg<Al<Si 参: D 略

4. 下列各组中,不管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充分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量不变的是( )

A.乙烯(C2H4)和苯(C6H6) B.乙醇和丙醇(CH3CH2CH2OH) C.乙醇和乙醚(C2H5OC2H5) D.甲醛( HCHO)和乙酸

++2+3+

参:

D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专题:烃及其衍生物的燃烧规律.

分析:只要总质量一定,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量是定值,则有机物中含C的质量分数相等,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只要总质量一定,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量是定值,则有机物中含C的质量分数相等,

A.乙烯(C2H4)和苯(C6H6)中C的质量分数不相等,则不符合题意,故A不选; B.乙醇和丙醇(CH3CH2CH2OH)中C的质量分数不相等,则不符合题意,故B不选; C.乙醇和乙醚(C2H5OC2H5)中C的质量分数不相同,不符合题意,故C不选; D.甲醛( HCHO)和乙酸实验式相同,符合题意,故选D;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燃烧反应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信息得出最简式相同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信息中总质量一定,题目难度不大

5. 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Al2O3+N2+3C =2AlN+3CO

2 /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2molAlN,N-2得到3mol电子 C.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氮化铝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参: A 略

6. 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是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议题。下列反应不产生温室气体的是

A.用氨制碳酸氢铵 B.制普通玻璃

C.用铁矿石炼铁 D.汽车用乙醇汽油作燃料 参: A

7. 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作指示剂,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是 ( )

A、配制标准溶液的NaOH中混有Na2CO3杂质 B、盛放未知液的锥形瓶中又加入少许的蒸馏水 C、滴定前读数时仰视,滴定到终点读数时俯视

D、滴定到溶液呈浅红色时立即停止滴定,振荡后又恢复到无色

3 / 8

参: A 略

8. 含有一个三键的炔烃,氢化后的产物结构式为:

此炔烃可能有的结构式为(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参:

B

9. 下列分散系均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

A.酒、生理盐水、花生油 B.雾、含灰尘颗粒的空气、有色玻璃 C.水晶、金刚石、冰 D.大理石、高岭石、电石 参:

B

10. 铜分放入稀硫酸中,加热后无现象,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变蓝,同时有气体产生,此盐应是

A.氯化钾 B.硫酸钾 C.钾 D.硫酸铵 参:

C

-16

11. 已知Ksp(AgCl )=1.8×10-10,Ksp(AgI)=1.0×10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gCl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AgI

。下列关于不溶物之间转

4 / 8

B.两种不溶物的Ksp相差越大,不溶物就越容易转化为更难溶的不溶物

C.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可以转化为AgI D.常温下,AgCl若要在NaI溶液中开始转化为AgI,则NaI的浓度必不低于

×10-11 mol·L-1 参: A 略

12. (1)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是 ,维生素C的分子式是 维

生素C分子中含有多种官能团,其中一种官能团的名称为 .在维生素C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颜色变红,说明维生素C溶液具有 (酸或碱)性.

参:

C6H8O6;羟基(或碳碳双键、酯基 );酸;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

分析: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含﹣OH、﹣COOC﹣;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颜色变红,具有酸的性质;

解: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6H8O6,含﹣OH、﹣C=C﹣、﹣COOC﹣,名称分别为羟基、碳碳双键、酯基;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颜色变红,具有酸的性质, 故答案为:C6H8O6;羟基(或碳碳双键、酯基 );酸;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3.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4g乙烯和聚丁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B.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价键数目为19 NA

5 / 8

C.1mol苯乙烯中含有的C=C数目为4 NA D.7gCnH2n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2 NA 参: 略 略

14. 下列关于“电解质”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只有离子没有分子 B. 二氧化碳是弱电解质 C. 难溶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弱电解质 D. 卤化氢(HX)均为强电解质 参: C 略

15. 按下列四种有关性质的叙述,可能属于金属晶体的是 ( )

A、由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熔点低 B、固体或熔融后易导电,熔点在1000℃左右

C、由共价键结合成网状结构,熔点高 D、固体不导电,但溶于水或熔融后能导电 参: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8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测定手段越来越多,测定的精度也越来越高。现有一种简单可行的测定方法,具体步骤为:

6 / 8

①将NaCl固体研细、干燥后,准确称取m g NaCl固体并转移到定容仪器A中。 ②用滴定管向A仪器中加苯,不断振荡,继续加苯到A仪器的 刻度,计算出NaCl固体的体积为V cm3。

(1)步骤①中仪器A最好使用 (填序号)。 A.量筒 B.烧杯 C.容量瓶 D.试管

(2)步骤②中是用酸式滴定管还是用碱式滴定管 ,理由是

(3)能否用水代替苯 ,理由是 。

(4)已知NaCl晶体中,靠得最近的Na+、Cl—间的距离为a cm(如上图),

则用上述方法测得的阿佛加德常数NA的表达式为 。 参: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0分)含C40%、O53.3%、H6.7%对空气相对密度2.069的有机物A,显酸性;另有相对分子质量与A相等的B,显中性。两者在浓硫酸脱水下生成不溶于水具香味的有机物C。推断A、B、C的结构简式。 参:

Mr(A)=Mr(B)=2.069×29=60

7 / 8

n(C):n(O):n(H)=

A是CH3COOH B是C3H7OH C是CH3COOC3H7

18. (6分)0.2 mol有机物和0.4 mol O2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的产物为CO2、CO和H2O(g)。产物经过浓硫酸后,浓硫酸的质量增加10.8 g;再通过灼热CuO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3.2 g;最后气体再通过碱石灰被完全吸收,碱石灰质量增加17.6 g。

(1)判断该有机物的化学式。

(2)若0.2 mol该有机物恰好与4.6 g金属钠完全反应,试确定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参:

(6分)(1)C2H6O2 (2)CH3-O-CH2-OH 略

19. 一个重91.80g的洁净烧瓶中,加入两种饱和一元醛A和B的混合液4.68g,向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经充分反应后,过滤、仔细洗涤、干燥,称得瓶和固体质量共108.00g。已知B比A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4。求 (1)A和B各为什么醛 (2)B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参:

A为丙醛,B为丁醛。B的质量分数为34.7%。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