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旅游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2005 07 26 10 : 06 扬州日报
“旅游城市”的宣传还不到位。有一市民说,身在扬州,很少能感觉到旅游城市所具有的那种浓烈氛围,走在大街小巷,甚至连“旅游”两字也很少看到。不少外地来扬的游客反映,进扬州城甚至连旅游景点的指路牌都不易寻找。其次,某些行业为游客服务的意识淡薄。如今年“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期间,不少来扬观光的客人投诉扬州服务业的质量问题。有的饭店宾馆让客人坐冷板凳、老城区住宿用餐交通不方便、出租车到不了风景区、风景区停车难等等。其三,缺乏齐心协力办旅游的整体氛围。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部门有意无意地忽视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研究问题时很少主动征求旅游部门的意见,有的在涉及旅游的相关决策时无视旅游部门的存在,有的在遇到旅游投诉时推诿扯皮,
有的在涉及旅游的工作上不主动作为,甚至人为设置障碍等等。 缺乏对扬州城市旅游的深入研究,目标定位不够明确,旅游市场引导不够 目前我市旅游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深入地思考一下,无论从游客量,还是从旅游经济所占的比重来看,扬州旅游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有了火车并不代表扬州就走向了全国,
跨过长江也并不表示扬州就已融入了苏南,扬州旅游业发展仍任重道远。 扬州旅游的目标定位不很明确。我们的城市旅游定位于什么旅游、发展方向是什么一直不够明晰,如扬州旅游出去促销该吆喝什么?游客到扬州来主要玩什么?今后的发展方向主要在哪里?等等。由于没有能够找准自己的定位,一直未能打出自己的品牌,叫响
我们的口号。
缺乏对旅游市场的组织与引导。据业内人士介绍,衡量一座城市旅游的繁荣程度,地接市场是重要标志。而我市目前的地接市场冷冷清清,多数旅行社都把精力用在组织本
地人出游上了,很少主动为扬州旅游“吆喝”。
旅游产品、旅游资源开发不力,旅游业仍然停留在“门票经济”时代,整体效益不
高
旅游商品缺乏。由于缺乏有效引导,旅游企业遍地开花,普遍缺乏品牌意识,存在“小、乱、短”现象。所谓“小”,即小打小闹,没有规模经营的实力;所谓“乱”,即恶性竞争,违规违法现象较为普遍;所谓“短”,即短期行为突出,缺乏诚实信用。
旅游资源开发(包括整合)不力,产品结构单一。我市的旅游景点虽然不少,但特色不够明显,大多以传统园林为主,且体量较小,缺少有机组合。而新景点建设的步伐虽然有所加快,但由于投入不多,总体来说缺乏大手笔,“满天星星不见月亮”,缺乏品牌
和卖点。
旅游服务及配套跟不上,游客逗留时间短。扬州旅游夜间项目,除了沐浴业和新近
开发的“瘦西湖之夜”水上休闲游外,没有其他项目。由于扬州城市的夜生活还很贫乏,
不少游客来扬“一日游”之后,常常赶往南京等周边城市住宿。 此外,观念落后、不顺、机制不活等,也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