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新课标第二课堂方案
新课标学习与一般的学科教学目标不同,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更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为此,我们特意开展数学第二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通过“数学故事和游戏”,使学生在既学又玩的过程中,一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二来锻练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 实施过程:
(1) 数学故事: 学生往往一听到老师讲故事就很感兴趣,所以一开始教师会借下面几个数学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理发师的故事
在某个城市中有一位理发师,他的广告词是这样写的:
“本人的理发技艺十分高超,誉满全城。我将为本城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我也只给这些人刮脸。我对各位表示热诚欢迎!”
来找他刮脸的人络绎不绝,自然都是那些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可是,有一天,这位理发师从镜子里看见自己的胡子长了,他本能地抓起了剃刀,你们看他能不能给他自己
刮脸呢?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脸,他就属于“不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就要给自己刮脸,而如果他给自己刮脸呢?他又属于“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就不该给自己刮脸。
罗素的这条悖论使集合理论产生了危机。德国的著名逻辑学家弗里兹在他的关于集合的基础理论完稿付印时,收到了罗素关于这一悖论的信。他立刻发现,自己忙了很久得出的一系列结果却被这条悖论搅得一团糟。他只能在自己著作的末尾写道:“一个科学家所碰到的最倒霉的事,莫过于是在他的工作即将完成时却发现所干的工作的基础崩溃了。”
由于形形色色的悖论的研究,促进了数学理论基础的研究,使数学更进一步发展,更坚实地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之上。 说谎岛的传说
在大西洋的“说谎岛”上,住着X,Y两个部落。X部落总是说真话,Y部落总是说假话。
有一天,一个旅游者来到这里迷路了。这时,恰巧遇见一个土著人A。 旅游者问:“你是哪个部落的人?” A回答说:“我是X部落的人。” 旅游者相信了A的回答,就请他做向导。
他们在路途中,看到远处的另一位土著人B,旅游者请A去问B是属于哪一个部落的?A回来说:“他说他是X部落的人。”旅游者糊涂了。他问同行的逻辑博士:A是X部落的人,还是Y部落的人呢?
如果你是逻辑博士,你该怎样回答他? (2) 数学游戏和谜语
1、将班级分为五组,由教师参与指导,五个组之间进行比赛。由教师提问,抢答问题等环节,并制定不同分数。
2、统计分数,选出优胜组给予奖励并选出优秀队员(即答对题数最多的同学),奖品可采用数学实用文具或者数学趣味书一类。同时也给予其他组队员鼓励奖。
游戏内容如下: 到底是谁的错
父亲打电话给女儿,要她替自己买一些生活用品,同时告诉她,钱放在书桌上的一个信封里。女儿找到信封,看见上面写着98,以为信封内有98元,就把钱拿出来,数也没数放进书包里。
在商店里,她买了90元的东西,付款时才发现,她不仅没有剩下8元,反而差了4元。
回到家里,她把这事告诉了父亲,怀疑父亲把钱点错了。父亲笑着说,他并没有数错,错在女儿身上。
问:女儿错在什么地方? 答案:错把“86”看成“98” 这块石头究竟有多重
有4个小孩看见一块石头正沿着山坡滚下来,便议论开了。 “我看这块石头有17公斤重,”第一个孩子说。 “我说它有26公斤,”第二个孩子不同意地说。
“我看它重21公斤”,第三个孩子说。
“你们都说得不对,我看它的正确重量是20公斤,”第四个孩子争着说。 他们四人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服谁。最后他们把石头拿去称了一下,结果谁也没猜准。其中一个人所猜的重量与石头的正确重量相差2公斤,另外两个人所猜的重量与石头的正确重量之差相同。当然,这里所指的差,不考虑正负号,取绝对值。请问这块石头究竟有多重? 答案:23公斤 巧移火柴棒
小朋友,请你动脑筋想一想,在下面用火柴摆成的自然数“1995”中,任意移动一根火柴而得到的所有四位数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分别是几?
答案:最大数7955,最小数1095。 谜语内容如下:
1、以数学用语为谜底的谜语
(1)垂钓─── 等于(鱼)/取余(鱼) (2)考试作弊───假分数 (3)大甩卖───绝对值 (4) 两羊打架——对顶角 (5) 勤点钞票——常数 (6) 诊断以后——开方 (7) 搬来数一数——运算 (8) 一笔债务—— 负数 (9) 搞错帐目—— 误差 (10) 人民的力量—— 无穷大 (11) 并肩前进——平行 (12) 剃头——除法
(13) 一网打尽 ---整除 (14) 马路没弯儿 ---直径 (15) 五四三二一 ---倒数 (16) 招收演员——补角 (17) 再见吧,妈妈----分母
(18) 一模一样————全等 (19) 你盼着我,我盼着你------相等 (20) 双杠 ————等号 2、以数学家为谜底的谜语 (1)东坡游春——苏步青
(2)老爷爷参加跑步比赛 ---祖冲之 象个蛋,不是蛋, 说它圆,不大圆, 说它没有它又有,
成千上万连成串(打一数字) --- 0 1,2,5(猜一成语)——丢三落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