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VL-BOOST的无节气门发动机进气过程泵气损失
来源:99网
第20卷第2期 大 津 工 程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Vo1.20 No.2 2010年6月 Jun.2010 基于AVL—BOOST的无节气门发动机进气过程泵气损失 孔超 ,王岩2,顾珂韬2刘春晖 300222;2.山东大学机械丁程学院,济南250061) (1.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天津摘要:基于AVL—BOOST软件,建立了发动机的倒拖计算模型,将模型与原机充气效率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 确性;采用直接控制气门运动达到取消节气门的目的,通过计算无节气门发动机缸内压力,得出了进气过程泵气损 失的变化;与传统节气门发动机对比,证实取消节气门能够有效地降低泵气损失。 关键词:计算模型:无节气门:泵气损失 中图分类号:U4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018(2010)02—0029—04 Study on intake pumping losses of no-throttle SI engine based on AVL——BOOST KONG Chao ,WANG Yan ,GU Ke—tao ,LIU Chun—hui (1.School of Automobile and Transportation,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Tianjin 300222,China; 2.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06 1,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VL—BOOST,a computation model of a single no-throttle cylinder engine is estab— lished.The comparison between model and prototype indicate the model s right,cancel the throttle is feasible by directly control of intake valve,getting the intake pumping losses through the computation.The comparison be— tween simulate and prototype indicates that cancel the throttle can lower pumping losses of SI engine. Key words:computation model;no—throttle;pumping losses 泵气损失指与理论循环相比,活塞在泵气过程所 造成的功的损失。泵气损失占总机械损失的10%~ 20%j・1。无节气门发动机由于取消了节气门,理论上能 够降低进气过程的流动阻力,对于降低发动机的泵气 一 × + 一∑ 一 (1) 式中:d( 为气缸内内能的变化;一 × 为活 损失、提高发动机的有效做功有很大作用_2_51。本文利 用AVL—BOOST软件根据边界条件建立单缸发动机倒 塞对外做的机械功; 为燃料释放的内能(倒拖时 拖模型,依据一维非定常流动计算发动机内流体,得 出无节气门发动机倒拖进气过程的缸内压力变化,与 有节气门发动机相比较得出进气过程泵气损失的变 化规律 为0);∑ 为壁面传热损失(壁面无导热);h船× 为进出气缸的焓流; 为曲轴转角;m 为缸内气 体质量;“为内能属性。 2)气体状态方程 1模型建立 1.1数学模型 Pc= 1 x m ×R0× (2) 式中: 为缸内压力;V为气缸容积。 1.2计算模型 基于发动机一维非定常流动理论建立数学模型 。 主要根据以下方程: 本计算根据轻骑集团K157FMI发动机为原型建 立相应模型。根据实际发动机的布置,该模型主要分 1)能量守恒方程 收稿日期:2010—01—14 为3个部分:进气、气缸及排气部分,如图1所示。SB1 作者简介:孑L超(1983一),男,助教,丁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车用发动机配气定时 ・30・ 天 津 工 程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第20卷 图1 K157发动机BOoST模型 为进气道入口,SB2为排气道出口;元件1、2、3、4、5为 进气过程中的管道,CL1为空气滤清器,R1、R2及L1 为汽油混合组件,因本模型为倒拖模型,因此此处设 置为管道属性;C1为气缸模块;元件6、7及空间PL1 组成发动机的排气系统,排气部分主要包括排气管 (在建立模型时将其简化为一个排气道和一个空间模 型);MP1、MP2、MP3、MP4为四个测量点,测量该处的 气体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模拟过程中,新鲜空气 从SB1进入系统,流经测量点MP1、空气滤清器CL1 及管道系统进入发动机气缸c1中,然后流经排气管 道及测量点4经管道口SB2排出。 1.3边界条件的确定 边界条件主要包括两类:管道模型参数和发动机 模型参数。具体的参数设定如下。 (1)气缸模型C1参数气缸中参数是复杂的,也 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包括:气缸缸径、活塞行程、平均 曲轴箱压力、气门座直径、配气相位等,根据发动机实 际参数设定;本文中采用直接控制进气门运动规律的 方式代替节气门,因此其参数设置为多组气门运动规 律,如图2所示。 曲轴转角p,。CA 图2不同气门运动规律的设定 图2中,曲线3为原机气门运动曲线,通过改变 图1中L1处进气流动阻力系数模拟节气门开度;曲 线1、2.4为设定气门运动规律,计算时L1处阻力系 数不变,根据需要改变气门运动规律。 (2)管道参数SB1、SB2参数主要包括入口处空 气压力、空气温度及该处的流量系数等参数;流动管 道参数包括管道长度、直径、壁温、热传导参数等,根 据AVL公司的相关经验参数确定。 (3)流量系数的确定具体参数根据AVL公司 推荐经验及实验确定流量系数。 1.4模型的验证 模型建立过程中较多参数为经验及推荐值,因此 需要对计算模型进行验证。本验证采用K157发动机 原机倒拖循环充量与理论计算相对比的方法进行,实 验及计算结果对比如图3所示。 n/(/-・arin ) 图3原机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对比 可看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误差在4%以内, 因此认为本模型与原机是一致的。 2计算结果及分析 2.1计算过程 本计算取消节气门,进气量通过设定不同的气门 运动规律(如图2中l~4曲线),得到不同运动规律下 循环充量;有节气门发动机的调节是在原机气门运动 规律下改变节气门处气体流动系数使之与取消节气 门后的循环充量相同,从而获得气缸内压力变化曲线。 2.2结果分析 (1)对于无节气门发动机2 200 r/min下气缸内压 力变化如图4中实线所示。 xl0 2广-- 1・6 芝 1.2 ・ 酶0.8 0.4 0 50 100 150 气缸容积/ml 图4发动机转速2 200 r/arin时缸内压力变化 当活塞由下止点r向下运动进入进气冲程时,缸 内压力沿卜。一b曲线下降,外部空气进入气缸;由于模 第2期 孑L 超,等:基于AVL—BOOST的无节气门发动机进气过程泵气损失 ・31・ 型为倒拖模型,因此压缩冲程中缸内压力曲线沿b-a— C上升;传统节气门式发动机缸内压力变化如图4中 虚线所示:进气冲程中缸内压力沿曲线r—b 变化,压缩 发动机的进气过程泵气损失在2 200 r/arin时远远小 于传统节气门发动机。 (2)无节气门发动机不同气门运动规律条件下, 调节传统发动机进气阻力使二者循环充量相同,可得 出不同转速下泵气损失的对比,如图5所示。 2广__xlO5 冲程中沿b 一C 变化。图4中大气压力线以下组成的封 闭部分为泵气损失,由图4明显可以看出,无节气门 I {、 ——无 /。7 方 7 . \ 、 、 、 \ \ \ \ \、 、、、~ \\\ 5O 1oo 50 lO0 气缸容积/rilL (a)n=1 750 r/min 1 5 l 气缸容积/mL 奎、 ≤墨耳 0 5 0 2 (b)n=2 850 r/inin \ 耳 x10 l 5 1 O 5 0 \\’ ——无节气门 一一\\\\ ——无节气门 ~一有节气门 。 、 有节气门 、、 、、 \\ _——————— 、、~~~~\\ -% )) /,,一一一\\ \\ _——————— 、\、 、~~~~~一一一) /一5O 100 150 0 50 lo0 气缸容积/mL (c)n=4160 r/min 气缸容积/ 1 (d)n:5 000 r/min 图5相同循环充量不同转速下泵气损失对比 图中a~d转速自1 750 r/min逐渐升高至5 000 r/ min。由图可以看 :a由于无节气门发动机取消了节 面积求得,即: f V =气门,通过直接控制进气门运动规律控制进气量,大 大降低了进气道内空气流动阻力,从而降低了泵气损 失,可以看出泵气损失变化是明显的;b随着发动机转 J f(p)d (3) 式中: 为泵气损失;V 为开始进气时的气缸容积;V。 为进气终了时的气缸容积;f(p)为缸内压力变化。 速升高,无节气门机构的泵气损失也在逐渐增大,这 是因为气体流动阻力与气体流动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关系,发动机转速升高使得进气流速增加,从而使发 图6为无节气门发动机与传统发动机泵气损失 数值对比。 动机的泵气损失随之增大;同时,由于传统节气门发 动机转速升高,节气门开度逐渐增大,其泵气损失逐 渐减小,与无节气门发动机的泵气损失逐渐接近,但 仍大于无节气门机构泵气损失。由图5可以得出,不 同转速下无节气门机构可以大大降低发动机进气过 程泵气损失。 (3)图4中卜Ⅱ一b—c—r组成无节气门发动机泵气 面积(图中A区域),卜b 一C 一r组成了原机泵气面积 : 疆 转速/(r・min ) (图中A 区域),泵气损失的大小可以由图中A和A’ 图6有、无节气门泵气损失的对比 ・32・ 天 津 工 程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第20卷 由图中可以看出,原机的泵气损失在5 J/循环左 右,且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升高有所降低;无节气门系 统泵气损失在2 J/循环左右并随发动机转速的升高有 所增大。这是因为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升高,原机的节 气门开度逐渐增大,因此泵气损失有所减小,而无节 气门系统随着转速的升高,进气道内空气流动速度加 快,因此泵气损失有所增加。 参考文献: [1]周龙保.内燃机学[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2,53—55. [2]杨妙梁.可变排量发动机技术的发展『J].汽车与配件,2008 (18):32—35. [3]谢宗法,孔超,王建昕,等.发动机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进 气性能的研究fJ1.内燃机学报,2009,27(5):435—439. [4]蔡乐乐,王洪荣.单缸柴油机可变配气相位技术研究[J]. 科技信息,2009(17):54—55. [5] MICHAEL B R,DAVE F.Fully variable valve for SOHC engines[J].AutoTechnology,2005,5(12):52-55. 由图6可看出,无节气门机构在降低泵气损失方 面作用十分明显。 3结束语 本文建立了无节气门发动机倒拖模型并验证了 [6] 刘峥,张扬军.内燃机一维非定常流动[M】.北京:清华大学 版社,2007:1-3,19—42,70—76. [7]朱玮飞,李明海.基于GT—POWER的柴油机配气定时的 优化设计IJl_内燃机车,2008(3):18-23. 1 8 j MORO D.Thermodynamic analysis of bailable valve timing influence on SI engine eficiency[J].SAE Paper.2001—01— 0667. 模型的正确性;分别对无节气门发动机、传统节气门 式发动机在相同循环充量下的缸内压力进行了计算; 通过结果分析,得出与传统发动机相比,无节气门发 动机通过直接控制气门运动规律从而取消节气门,能 有效降低发动机进气过程中的泵气损失,这对于提高 发动机充气效率及发动机效率是有益的,对于实现连 续可变配气定时及其优势提供了理论依据。 [9]顾宏中.内燃机中的气体流动及其数值分析[M].北京:国 防T业 版社,198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