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来源:99网


单元主题简析

单元 单元主题 计划 课时 集 体 研 磨 本单元以“花鸟”为主题,包含《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单元主要内容 珠鸟》 4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习作:我的心爱之物”和“语文园地”。 1.会认24个生字,读准“便、待”2个多 音字,会写2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单元重难点 要内容。 3.能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4.能写出自己对一种事物的情感或感受。 白鹭2课时 落花生2课时 桂花雨2课时 珍珠鸟2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习作2课时 课时划分 语文园地2课时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所选的 4篇课文通过描述不同的事物,寄寓了不同的情感。教学时以读为主,边读边理解,感受并积累具单元知识梳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和句子。“口语交际”教学要关注“讨论”和“汇报”,培养听众意识。习作是围绕自己的心爱之物,写写它的理 样子,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成为心爱之物等,写出自己对这一事物独有的感受。“语文园地”可以通过朗读、比较、背诵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学习描写事物的方法,积累古诗词。 1.交流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所抒发的感情或引发的思考。 2.体会部分语句在描写事物方法上的相似 之处;学习联系语境理解一词多义的方法。 3. 正确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感受诗人借蝉自喻的写法。 拓展延伸 个 人 思 考

1 白鹭

课题 白鹭 课型 讲读课文 课时 2课时 1.认识“鹭、嫌”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 等11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18个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课时目标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鹭、嫌”8个生字,会写“素、宜” 11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白鹭的图片 集体研磨 导入明标二次备课 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出示课件2)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段 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 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出示课件3)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 学习探究(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 (3)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 段 (4)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四、交流自学成果,解决问题。 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希望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总结出来。 (板书:白鹭-----外形美) 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 (板书:清田独钓图。(出示课件7)

清晨望哨图(出示课件8) 黄昏低飞图。(出示课件9) 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几部分? 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拓展提升五、课堂小结。 段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白鹭,明白了白鹭的美,体会到了作者对白 鹭的喜爱之情。可以说,这一课是很有收获的。 1.掌握课后生字词。 练习设计 2.背诵课文。 色素美:雪白 铁色 青色 外形美 白鹭(精巧的诗) 身段美:流线型结构、 板书设计 长喙、脚 (韵在骨子里的散 图画美---清田独钓图 文诗)---喜爱 悠然美---清晨望哨图 赞美 清澄美---黄昏低飞图 教后反思 学后反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生字,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明白作者的情感。 3.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课件 教学准备 集体研磨 二次备课

导入明标段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白鹭》这篇文章。(板书:白鹭) 2.听写词语,订正。 3.抽查背诵。 二、深读课文,体会情感。 师:在上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已经知道这篇文章描写了白鹭的美,那么,作者是如何体现白鹭的美的?就让我们深入阅读课文,去感受一下。 重点句子解析。 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 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 ④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学习探究白鹤:太大而嫌生硬。 朱鹭、苍鹭: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段 ⑤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⑥现在我们认真品味描绘白鹭的三幅图,看看作者是怎样直接描绘白鹭的美的。(出示课件18-20) 图画之美:清田独钓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图画美”的? 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1.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同? 2.通读课文。 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从这个感悟中,你在生活中能发现常见的美吗? 拓展 提升段 四、小结。 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文章清纯自然,富有情趣。 运用本课学习的对比的手法,写一写你熟悉的事物。 练习设计 色素美:雪白 铁色 青色 外形美 板书设计 白鹭(精巧的诗) 身段美:流线型结构、 长喙、脚 (韵在骨子里的散

图画美---清田独钓图 文诗)---喜爱 悠然美---清晨望哨图 赞美 清澄美---黄昏低飞图 教后反思 学后反馈 2 落花生

课题 落花生 课型 讲读课文 课时 2课时 1.认识“榴”等·6个生字,会写“亩、播”等8个生字;掌握“便”这个多音字,理解“便宜、爱慕”等词语的意思。 课时目标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把握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榴”等6个生字,掌握“便”这个多音字;会写“亩、播”等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 集体研磨 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 1.谜语导入: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打一物) 导入明标 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猜谜语 段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落花生) 3.作者简介:许地山 4.“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

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出示课件2) 5.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课件3)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借助多媒体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 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事? (①种花生、收花生。②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 学习探究做了准备。③吃花生时的议论。) 段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出示课件5)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出示课件6) (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质疑、解疑。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 ②“居然”一词怎么理解?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拓展提升 1.会写课后10个生字。 段 2.熟读课文。 3.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第二课时 1.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手法在表达中的作用。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课件 二次备课 课时目标 教学准备 集体研磨 一、复习引入,交代探究目标 导入明标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段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 清作者对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

思想感情的方法。 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出示课件7)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2.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l)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①出示父亲的话。 ②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一见就学习探究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还是_______最可贵。 段 ③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 (2)体会第二层意思 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 三、分清课文的主次 思考: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四、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五、延伸拓展 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 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 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思考练习2) 种花生→()→()→() 【板书设计】 收花生 落花生 品花生 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可贵 评花生——对比(桃子、石榴等) 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学后反馈 3 桂花雨

课题 桂花雨 课型 讲读课文 课时 2课时 1.认识“箩、杭”这两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生字,理解“至少、完整”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课时目标 情感。 3.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趣。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第一课时 1.认识“箩、杭”这两个生字,会写“懂、兰”等8个生字,理解“至少、完整”等词语的意思。 课时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 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集体研磨 二次备课 导入明标 一、激趣导入。 段 人们往往把思乡之情寄托于一件事物,今天,我们就看看作者琦 君是怎样把思乡之情寄托于“桂花雨”的吧! 二、初读课文(出示课件4) 1.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通过“桂花雨”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事?主要写了一件什么 学习探究事?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 段 四、从具体事件入手,详细把握课文内容。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课文。 1.作者写爱桂花,喜爱它的什么? 2.作者写摇桂花过程中,主要介绍了什么?里面包含了怎样的感情? 3.作者又是通过哪几件事体现思桂花的? 四、作业布置。 拓展提升1.听写本课生字。 段 2.收集有关“乡愁”的句子。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教学准备 集体研磨 导入 明标段 一、复习导入 1.《桂花雨》这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这篇课文承载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听写生字词。 1.通过阅读和同学交流的方式,把握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2.通过把握语言描写,体会人们思乡的情怀。 课件。 二次备课 三、精读课文,深入领悟。(出示课件12)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并画出有关的词句。 2、将你找出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 3、重点品味摇桂花的乐趣。(出示课件13) 思考: (1)为什么说“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2)理解 “总是”。 四、对比阅读,反复体会 学习探究 1、反复读读“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段 乡院子里的桂花。”和同桌讨论一下对这句话的理解。 2、浏览全文,找理由说说:你认为家乡桂花香还是杭州桂花香?品读,体会家乡桂花的香。 (1)哪个字突出地说明桂花的香气呢? (2)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 3、 杭州的桂花香,找出相关的句子。 4、 事实上,桂花的香气是一样的,甚至,杭州小山因为桂树多,更显得香气浓郁些。而母亲为什么还要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课堂小结五、小结 及拓展延这节课,我们通过把握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体会了作者 伸 浓浓的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令我们感动。 练习设计 1.把喜欢的句子、段落背一背,并抄下来。 2.写一写,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记录下难以忘怀的人或事。 爱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 桂花盛开,香气四溢 摇桂花 摇落桂花,如雨飘下 充满欢乐 一年四季,香甜生活 点点桂花雨 板书设计

桂花雨 片片思乡情 杭州赏桂花 思桂花 给母亲带桂花 深埋心中 又现故乡桂花情 教后反思 学后反馈 4 珍珠鸟

课题 珍珠鸟 课型 略读课文 课时 1课时 1.认识“蔓、幽”等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目标 3.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蔓、幽”等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集体研磨 导入明标 一、激趣导入。 段 二次备课 哪些同学家里养了小动物? 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 处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正确认读10个生字。 2.浏览课文,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怕人的珍珠鸟后来会一点都不害怕人,而且和作者相处得非常好?这些变化是怎么来的?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三、品读课文,尝试回答前面3个问题。 1.读课文,说一说: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珍珠鸟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2.找出文中重点句子,深入体会“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学习探究 四、合作,探究。 1.教师提出参考方向,学生们通过分组合作,讨论探究某一方段 面,解决文中的难点、疑点。 (1)为什么文章在起始部分用单独一段强调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 (2)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 (3)为什么写小珍珠鸟啄那些大文豪的名字?这有何用意? (4)珍珠鸟开始怕人后来不怕人,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5)“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五、回顾全文,有感情地朗读令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体会语言特色。 拓展 提升段 联系生活实际,再次理解课文重点句。 作者仅仅是为了给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吗?他想告诉我们什 么?师生交流 结合生活实际,把你对“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的理解写下来。 练习设计 珍珠鸟 怕 喜 近 亲 爱 板书设计 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 教后反思 学后反馈 口语交际 制定班级公约

课题

制定班级公约 课型 口语交际 课时 1课时

1.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制定班级公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设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课时目标 2. 引导学生清楚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听取别人的观点。 3. 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制定班级公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培养学生的班集体意识。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清楚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听取别人的观点。 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制定班级公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培养学生的班集体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 集体研磨 导入 明标段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2) 二次备课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是班级的小 主人。为了把我们班建设成一个学习环境良好、大家团结友爱的温馨的大家庭,今天,我们就一起制定一个班级公约,让大家一起遵守,让我们班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二、合作探究。(出示课件3) 同学们,我们分小组活动制定班级公约。 1.班级公约要根据我们班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2.制定的公约要切实可行,不能好高骛远。 3.每个同学先在纸条上写出两三条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公约内 学习 容,然后再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制定一份,进行全班交流。 探究段 4.选择最合适的班级公约,大家共同遵守。 三、小组汇报,形成公约。 四、大家总结,形成公约。 现在,我们班的公约已经形成,希望大家共同遵守,让我们班成为一个学习环境良好、大家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拓展提升总结: 段 板书 内容 师:我们齐心协力制定了班级公约,希望同学们认真遵守,把我们班变成一个文明、干净、学习氛围浓厚的班级。 学习方面 制定班级公约 纪律方面 卫生方面 习作 我的心爱之物

课题 我的心爱之物 课型 习作 课时 1课时

课时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自己的心爱之物去写习作。 2办一期“我的心爱之物”习作专栏,贴上习作和图片,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分享交流。 能写清楚心爱之物的外形,得到心爱之物的过程,以及成为自己心爱之物的原因。 能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去写习作。 教学准备 课件。 集体研磨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明标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呢?段 是生日时爸爸送的玩具熊,还是妈妈送的小白兔?是爷爷奖励你 的旱冰鞋,还是妈妈在寒冷的冬夜为你赶织的毛衣?…… 二、审题指导 1.读题目,你都了解到了什么? (板书:心爱之物) 2.你认为这次习作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 (板书:心爱之物的外形 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 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 三、组织材料。 1.想想什么是自己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原因让你对它产生这样的感情。按要求准备。 学习探究要求: 段 (1)说一说它是什么。 (2)说一说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样子的,你和它之间发生过怎样动人的故事。 2.汇报自己的选材。 四、突破难点1.刚才我们已经说过,要写好这篇文的章重点是写清心爱之物的样子、得到的过程以及你和它之间发生的故事。怎样把这些写下来,形成一篇文章呢? 2.就刚才同学们的故事,大家提出修改方案。 小组进行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这节习作课,我们学习了写“我的心爱之物”这样的文章,我拓展提升们在介绍自己的心爱之物的时候,要抓住特点,详略得当,做到 段 中心突出,感情真挚。 练习 设计 板书设计 根据你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过程写得生动具体。 心爱之物的外形 我的心爱之物 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略写) 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详写)

教后 反思 学后 反馈 语文园地一

课题 语文园地 课型 语文园地 课时 1课时 1.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描写事物。 课时目标 2.根据语境理解相同词语的不同意思,并会写句子。 3.积累古诗词。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1.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描写事物。 2.积累古诗词。 根据语境理解相同词语的不同意思,并会写句子。 教学准备 课件。 集体研磨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导入明标 同学们,这一单元学完了,现在,我们来到了语文园地这个段 版块,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一,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板书 设计:语文园地一)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 同学们,学习了这一单元,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2.词句段运用(出示课件3) (1) 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学习探究(2)比较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根据要求用“温和”写句 段 子。(出示课件5) 3.日积月累。(出示课件7) 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 (1)朗读这首诗。 (2)简介作者 (4)(板书设计: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5)测试学生背诵情况,并设情境练习。 拓展提升三、课堂小结。 段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一种写作方法,明白了相同词语

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还学习了一首古诗,希望同学们在以 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练习 设计 默写日积月累 完成填空 板书 设计 语文园地一 对比的写作手法 相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 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教后 反思 学后 反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