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何给西医学生讲好中医第一课

如何给西医学生讲好中医第一课

来源:99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连旅教育 Di5懈H 毛di|cdf H ofC/d ̄1,t 第6卷第o4期"2008年O4月 如何给西医学生讲好中医第 课 李 慧 徐州医学院连云港I临床学院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222002.) 关键词:中医教学;西医院校 中、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在学过西医理论课之后, 体内五大类功能活动,即心、 肝、脾、肺、肾五脏功能活动及 由于先入为主及中医理论的抽象,对学习中医课程难免会增加难度, 甚至有的学生对中医课产生排斥情绪,因此,如何讲好中医的第一课 至关重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中,西医理论体系间的差异,对 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认识中医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 其相互关系,所以说中医的五脏是抽象的,是虚拟的功能“内 脏 ,而不是实在的脏器 不清楚这点,则在刚接触到中医时, 往往会将中医的脏腑与西医解剖组织相对照,如将中医的心看成心 脏,=中医的脾胃看成是消化系统的器官等等,当两者不能对号入座 时,甚至会感到疑惑。因此,在讲授中医时, 要让学生了解中医 理论形成的过程,j知道中医脏腑的概念是物质运动观派生的概念, 是对关系实在的描述 而不是对物质实体的描述 如果从物质结构 上来理解,则无法求得中医理论体系内部的逻辑一致性 1 研究方法上的‘“黑”“ 白”之别 l在对人体的认识及研究上,中、西医采用的是不同的方法。中 医选择的是思维模型,认为人体具有整体的不可分解性,即人体自身 是整体不可分解的,与客观环境是统一不可分割的,人体是“形神 合一”的箱体,体内的各种物质成分随时都在发生运动和变化,一 3 疾病的“ 标” 本”之别 多数人都知道西医治标、中医治本,但什么是标,什么是本就 但箱体被打开,研究的主体对象 动态”就消失了,这就是所谓 的黑箱方法。西医在研究上选择的是物质模型 按组合观点理解人的 整体,认为人体是可分解的,采用纵深解剖分析的方法,也就是所 不■定能说的清楚, 而标、本正是中、西医在治疗观念上的不同反 映。通过对同・病例的.临床诊治,可以看出中、西医之间对标本 的认识及治疗角度的不同思考。例如:一位4 0多岁的妇女白带增 多,西医检查为霉菌感染,治疗上杀霉菌是唯一的方法,治疗效 谓打开黑箱的方法,又称白箱方法。无论是黑箱还是自箱方法,都 是研究生命科学这一难题的重要手段,西医是以分解方法为主,中医 是以整体方法为主,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互补。如一位同时患有失 眠、胃炎、痔疮出血的病人,看西医则要到神经、消化、肛肠三 果虽然很好.,但停药即发,如此反复治疗半年未能治愈。中医认 为正常人是不应得霉菌的,霉菌反复感染则说明患者身体环境处于 适合霉菌生长的状态 所以治疗时不是去直接杀霉菌,而是用辨证 的方法来分析该患者身体的环境是处于什么状态,当处于“脾肾两 虚”的状态时,用健脾益肾的方法来调理,使身体恢复到霉菌无 法生存的正常状态,故当霉菌进入体内后,人体就会自动就将其杀 灭从而不再复发,这位女患者在服用1 5剂中药后获得了治愈。对 个科分别就诊,因为西医用分解的方法来研究,故结果是它们为三个 的疾病。而从中医就诊,经辨证分析病人为“阴虚火旺”的 状态,治疗拟“滋阴降火”,虚火一去则三病都除 中医认为人 是一个整体,治疗的结果也显示了三者存在的关联性,这一关联的交 叉点就是“阴虚火旺”,“阴虚火旺”的实质是什么?则有待西医 的学者去进一步研究。相同的疾病,两者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 思维方式,则得出不同的结论。 此病人来说,霉菌为标,机体环境为本,西医杀霉菌为治标,中 医调身体为治本。中医“治病必求于本”,“本”是指人的生命 过程这个根本,而不是指疾病本身或作为其载体的人体结构。 通过对中 西医以上三个不同层面的分析,. 让初涉中医的西医 2 脏腑的“实 “虚”之别 西医的脏腑在解剖学中是实实在在的器官,能够看得见、摸得 着,属于 实”的。而中医的脏腑并不是解剖学上的概念,而是 对脏腑功能的概括,属于“虚”的。为什么中医的脏腑概念不是 学生认识到,。中医学是将 人”作为整体来研究,而这种“整 体性”恰恰是 还原论”方法的 盲区”。中医的优势体现在 对生命的精神 :整体、动态层面的总体认识以及功能调整上,而 解剖学中的器官?这还要从中医理论的产生说起,中医把人体视为整 体即“黑箱”,内部发生着运动和联系外,箱体内部还不停地与外 界《自然和社会)进行着物质、信|息的交换。通过对输入和输出 信息无数次反复观察、分析,得出一定的规律和特性,从而归纳出 最后,在带教过程中,老师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掌 握新技术,才能把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只有过硬的技术本 领,才能正确的把临床技术操作示范给学生,才能胜任对学生 西医的优势则体现在生命的物质、个体、静态层面的具体分析以及 实质治疗上, 学生在了解中、西医思维方式差异的同时,用中医 学的思辨方式来学习中医,这样就会觉得学习中医并不是很复杂的 事情 从而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收稿日期;2008-01-15) 临床带教是理论联系实际,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平台, 是医学院校学生转化成一名合格医师的桥梁。其目的在于使学 生获得知识与品德的凝炼与升华,学生通过临床见习,将基 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为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 的理论、操作的考核。老师在注意业务教育的同时应加强自身 修养,带教既是带业务、带技术,也是带思想、带品德,身 教重于言教,做出榜样,老师良好的职业形象、职业情感、职 业行为是学生的楷模,如态度谦和、动作轻柔,关爱患者,耐 心解答,善于沟通等,老师的言行举止不仅会给学生留下深刻 印象,而且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甚至影响学生一辈 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带教老师营造了温馨、和谐、轻松、平 等的沟通环境,有了良好的医患沟通,师生沟通,激发了同 学的学习热情,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摄取知识,这就是 一堂成功的临床见习课! 参考文献 [1] 李赛美.从中医“本于神”看临床带教技巧与方法[J].中医药 通报,2006(5)5:52-55. (收稿日期:2008一O卜09) 子,成为从医之道的榜样。因此对亦医亦师者言,不要不拘小 节,尤其不要忘记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的灌输与培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