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35期)
2020年第1期
PUA犯罪亚文化探析
张家源
青少年学刊 No.1ꎬ2020 GeneralꎬNo.135
[摘要]欧洲的PUA亚文化ꎬ传入我国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ꎬ已经具有犯罪亚文化的特征ꎮ其以婚恋服务行业为中介ꎬ利用社交软件ꎬ通过设计好的套路诱骗女性ꎬ达到其发生两性关系的目的ꎮ该犯罪亚文化蕴含着“男尊女卑”“物化女性”的消极腐朽思想ꎮPUA犯罪亚文化之所以盛行ꎬ与当前社会单身群体增加、性别不平衡、“男高女低”婚恋模式广为接受以及相关法律规范欠缺不无关系ꎮ通过互联网管控遏制PUA理论传播ꎬ提高婚恋服务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PUA的犯罪行为ꎮ
[关键词]PUAꎻ犯罪亚文化ꎻ犯罪特征ꎻ管控
[作者简介]张家源ꎬ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刑法学、犯罪学(青海西宁 810001)
涌现出了大量有关PUA理论的文章和一大批PUAꎮ2005年ꎬ前文所提到的尼尔施特劳斯(NeilStrauss)所著«游戏»在亚马逊销售一周后荣登销售榜首ꎬ并在2005年底连续两个月登上纽约时代周刊最佳销售名单ꎮ同时ꎬ随着PUA的不断商业化ꎬ其通过电视访谈节目的形式得以被更多人知晓ꎮ
2.PUA亚文化在国内的发展与转变
PUA在国内的发展源自于21世纪初期ꎬ通过海外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对PUA相关文章的翻译ꎬ以及有关PUA理论书籍的引进ꎬ中国国内开始真正意义上接触到了欧洲PUA亚文化ꎮ起初ꎬ国内PUA以传统的聚会方式相互交流ꎬ并于2010年和2012年先后两次在北京召开了PUA峰会ꎮ[2]但随着PUA在国内的不断商业化ꎬ本土PUA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ꎬ原欧洲PUA理论在国内也演化出了多个派系ꎮ为了达到商业利益的最大化ꎬ部分PUA开始采取“极端”的授课方式ꎬ例如ꎬ提出一些虽短时间能够见效ꎬ但极具“破坏性”的PUA理论ꎬ从而达到大量招生、占据市场份额的目的ꎮ现如今的PUA课程销售模式多种多样ꎬ除一、二线人口基数较大的城市以线下开设培训“公司”的方式招收学员外ꎬ多数PUA都是通过网络授课的方式聚敛钱财ꎮ网络上的PUA课程售卖多以网盘资源分享群为媒介ꎬ价格从30元到200元不等ꎬ而网盘
—7—
一、欧洲PUA亚文化发展历程
1.欧洲PUA亚文化起源与发展
PickupArtistꎬ英文缩写PUAꎬ中文译为“撩妹达人”ꎮ这是一套融合哲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多学科产生的新兴理论ꎮ早期在欧洲国家ꎬPUA主要用于帮助社交能力欠缺的社会群体能够更好地与异性展开交流并提升好感ꎮ1970年ꎬ随着欧洲各国第二波“女权主义”思想的兴起ꎬ西方社会对于性取向的、婚前性行为的广泛接受、X级电影的解除ꎬ以及大量有关性爱技巧书籍的出版[1]ꎬ为PUA的萌生提供了丰富的土壤ꎮ韦伯(Weber)的«如何搭讪女孩»(Howtopickupgirls)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PUA书籍ꎬ为后期PUA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ꎮ最早的PUA网络互动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ꎬ在此之前ꎬ欧洲各国的PUA仅仅以俱乐部的形式在欧洲各地局部发展ꎮ而在大卫德安杰洛(DavidDeAngelo)的学生刘易斯德帕伊(LewisDePay)创立了名为“alt.seduction.fast”PUA论坛之后ꎬ全球PUA不仅可以通过网络相互交流ꎬ同时PUA的商业化得以起步ꎮ
20世纪90年代末ꎬ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ꎬ网上
中有多达上千G有关PUA的课程ꎻ线下课程ꎬ按照不同周期ꎬ收费从5000到2万不等ꎻ门徒项目ꎬ7天到30天收费从一万到6万不等ꎮ[3]截止2018年5月ꎬ统计显示ꎬ在国内多家知名网站中PUA发展会员超过了182万人ꎮ[4]
回顾最初传入国内的欧洲PUA亚文化ꎬ其在我国特定社会环境下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ꎮ现如今的国内PUA已经初具犯罪亚文化特征ꎬ接下来笔者将以犯罪亚文化为研究背景ꎬ对国内PUA犯罪亚文化进行更进一步地探析ꎮ
倡导基本价值的直接否定ꎬ现如今PUA“成功者”都号称“百人斩”、“千人斩”ꎮ[9]其次ꎬPUA犯罪亚群体的“同类意识”表现为对于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具有极强的自我认同感和团体归属感ꎮPUA之间的交流多以网络为媒介ꎬ利用社交软件的建立群组功能ꎬ将其与女性的聊天记录和淫秽照片、视频分享到群组内ꎮ其目的一方面是对自己犯罪行为的自我认同ꎬ另一方面便是为了得到其他PUA对其犯罪行为的认可ꎬ获得团体归属感ꎮ
2.PUA犯罪亚文化的犯罪技巧
从现已曝光的国内PUA课程中可以发现ꎬ其二、PUA的犯罪亚文化特征
犯罪亚文化是指犯罪亚群体在犯罪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一体信奉和遵循的ꎬ与主文化相对的价值标准、行为方式及其现象的综合体ꎮ[5]起初ꎬ犯罪亚文化一词就是亚文化ꎮ但随着对亚文化的深入研究ꎬ直至今日ꎬ亚文化已经不再专指犯罪亚文化ꎬ而成为了包括犯罪亚文化在内的各种亚文化的总称ꎮ[6]既然现今学界理论认为亚文化与犯罪亚文化是属种关系PUAꎬ那么笔者将以已经定义的欧洲犯罪亚群体特征亚文化为背景ꎬ以此证明国内ꎬ揭示国内PUAPUA犯罪亚文化中犯罪亚文化的客观存在性1.PUA犯罪亚文化的意识是指犯罪人在价值犯罪亚文化的意识
ꎮ
上对于现存社会合理性或者主流文化所倡导的基本价值或隐或显的根本否定ꎬ同时包括在行为规则与行为方式上对于普遍常规的叛逆ꎬ对于犯罪行为及其成员的自我认同和社会归属感PUAꎮ[7]首先ꎬ国内倡导的婚恋观以及男女性关系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犯罪亚文化中ꎬPUA理论与我国传统文化所的冲突与对抗ꎮ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婚恋观采取一种较为保守的态度ꎬ且关于男女性关系的问题更为隐秘ꎮ通过2014年一份有关全国大学生性观念的调查数据可以发现ꎬ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性行为必须要和爱情结合才能被接受ꎬ仅仅将其作为人们一种合法追求的想法ꎬ是无法被认可的ꎮ[8]由此可以看出ꎬ即便我国文化中对于两性关系的传统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有所改变ꎬ但不能否认的是ꎬ时至今日普遍大众对于两性关系发生的基础还是持有一种相对保守的观念ꎮ而国内PUA理论意识的表现就是在于其宣扬的是一种不为爱情只为发生性关系的理念ꎬ这种理念是对我国主流文化所—8—
课程中推广的PUA理论就是PUA犯罪亚群体在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所遵循的逻辑规则ꎮ以“五步陷阱法”为例ꎬ“好奇陷阱”又称为“人偶设定”ꎬ根据目标对象的不同ꎬPUA将自己“设定”为总裁、诗人、浪子等不同形象ꎮ根据不同的“人设”乔装打扮“、编造人物背景故事ꎬ吸引女性对其产生兴趣ꎮ向女性展示其弱点探索陷阱”是指在成功吸引女性的好奇心之后ꎬ博取女性的同情ꎮ“着迷陷ꎬ阱”是在博得女性同情之后ꎬPUA让女性产生能够治愈自己创伤的幻觉ꎬ从而对自己着迷ꎮ“摧毁陷阱”是与女性建立“契约”ꎬ再将“契约”打破ꎬ将错误全部推向对方“ꎬ让女性自我否定并产生负罪感ꎮ此感情虐待陷阱PUAꎬ为了巩固这种依赖并榨取钱财”ꎬ上述四步之后ꎬ女性将极度依赖ꎬPUA通过各种手段在感情上虐待女性ꎮ在一访谈类节目中ꎬ被采访的一名PUA也曾感言ꎬ按照课程所讲一一实践ꎬ发现所有的PUA受害者就像剧本设计好的一样ꎬ3.PUA完全按照所设计的套路一步步踏入陷阱ꎮ[10]
国内PUA犯罪亚文化的非语言符号
犯罪亚文化发展至今ꎬ已经形成了多个流派ꎬ但其在非语言符号方面ꎬ依然存在很多共性ꎮ“TD”来源于汉语拼音缩写ꎬ意为“推到”ꎬ指与女性发生性关系的行为ꎮ“僚机”是指在社交场合中ꎬ让自己的朋友为追求女性“助力”ꎻ“DHV”指展示“高价值”ꎬ向女性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ꎬ而此处所谓“优秀的一面”可以是虚假的也可以是真实的ꎻ“KINO”表示在适当的时机对女性进行肢体触摸ꎻ“ASD”反荡妇机制ꎬ特指女性在与男性发生性关系前“处于上下起伏的行为推拉”间歇性地让女性开心ꎬ进行的一种合理范围内的ꎻ“打压、”难过以一种ꎬ让其情绪不停“反抗”ꎻ“无意”的方式贬低女性ꎬ降低其自信心......类似的非语言符号不胜枚举ꎬ而这种非PUA所不能理解的“词汇”也就成为了其犯罪亚文化的特征之一ꎮ
4.PUA犯罪亚文化的犯罪特征
从主流媒体现已曝光的有关PUA犯罪亚文化的报道中可以发现ꎬPUA犯罪亚群体主要集中在男性ꎬ受害者以女性为主ꎮ笔者认为ꎬ这一犯罪亚群体性别特征是造就国内PUA犯罪亚文化重要原因之一ꎮ中国封建社会时期ꎬ由于传统礼教文化影响ꎬ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市井小民ꎬ“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ꎮ时至今日ꎬ虽然社会经济发展给予我国封建思想以巨大冲击ꎬ但这种“冲击”并未完全打破人们“男尊女卑”思想的枷锁ꎮ现代社会中ꎬ人们虽不敢高举“男尊女卑”旗帜ꎬ或公开宣扬这种代的进步而消失ꎮ在我国村落文化中ꎬ男性作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ꎬ其价值远远高于女性ꎬ这也就导致在农村“重男轻女”思想依然盛行ꎮ进入21世纪以后ꎬ男女比例失调问题不断加剧ꎬ同时现今社会婚恋价值观中也普遍存在着“男高女低”思想ꎮ这就导致社会中的“低价值男”以自身心理特质和社会地位ꎬ难以受到女性青睐ꎮ面对这一社会现状ꎬPUA成为了这群急于摆脱单身的“低价值男”群体实现迅速脱单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ꎮ
3.我国教育转型对适婚年龄群体个性塑造的影响
封建思想ꎬ但在新闻与社会中依然能够感受到物化女性、认为女性是男性附属品思想的存在ꎬ而国内PUA犯罪亚群体正是将这种封建思想发挥到了极致ꎮ在现已披露的PUA课程中ꎬ充斥着对女性的歧视和女性物化思想ꎬ而PUA也将其成功“拿下”的女性作为资本四处炫耀ꎮ
三、国内PUA犯罪亚文化盛行原因
1.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式催婚下焦虑的单身群体
ꎬ婚姻作为家族得以延续的重要组成部分ꎬ时至今日仍是每个中国家庭所关注的重要问题ꎮ当子女到达国家法定结婚年龄后ꎬ大部分中国家长都会开始为子女的婚姻大事做起打算ꎮ然而现如今ꎬ因我国男女比例失调加剧、婚姻成本过高、社会工作压力大等多方面因素的存在ꎬ我国适婚年龄单身群体不断扩大ꎬ中国式催婚应运而生ꎮ2018年某婚恋网站公布的«2018年单身人群调查报告»[11]显示ꎬ近84.78%的单身人群都有过被催婚的经历ꎮ在这种“林弹雨”般的中国式催婚下ꎬ无论是保持积极心态勇敢面对ꎬ亦或是消极应付ꎬ大部分单身男女都会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寻求摆脱单身的现状ꎮ然而正是这样一个焦虑群体的存在PUAꎬ也就催生了我国婚恋咨询服务产业的发展ꎮ焦虑的单身男女灌输一种理念产业正是打着婚恋咨询公司的旗号:两性之间的契合ꎬ向这群ꎬ可通过套路来完成ꎮ对于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的单身群体而言ꎬ这种“低成本、高回报”的婚恋宣传ꎬ使PUA同作用
2.社会性别不平衡与婚恋势必会成为其摆脱单身的一大选择“男高女低”ꎮ
模式共我国自封建社会时期起“重男轻女”思想便根深蒂固ꎬ而在现今社会中这一思想也并没有随着时
我国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型是从进入21世纪初开始决策、实施的ꎮ按照年龄推算ꎬ我国“素质教育”从开始推行到全面覆盖真正惠及到的只有9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群体ꎬ而作为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且已进入适婚年龄的群体而言ꎬ曾经所经历的教育导致其在择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ꎮ作为“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ꎬ因成长过程中过分关注学业、成绩而忽视对于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ꎬ导致该群体部分成员存在缺乏社交能力、有自卑感、恋爱经历少、初恋晚等问题ꎮ也正是因为此类问题的存在ꎬ使得该群体在面对婚恋及两性关系问题上极度缺乏经验PUA诱饵ꎬ抓住此商机招收了大量学员ꎬ以“套路能够解决感情问题ꎮPUA“导师”不但不会教”为ꎮ授正确的婚恋观ꎬ反而教导学员把女生当猎物ꎬ以捕食者的姿态来获取成就感4.ꎮ
我国对于情感咨询服务行业尚未设立专门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监管部门ꎬ更不必提及是否存在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规制的问题ꎮ再论PUA对于女性造成的精神层面的伤害和虐待ꎬ无论是刑法还是其他相关法律法规ꎬ都无法将PUA对女性造成的此类伤害行为纳入到法律规制范围内ꎮ若以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赔偿ꎬ抛开精神控制、情感虐待取证的困难性不谈ꎬ即使取得了精神损害赔偿ꎬ对于PUA也未能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惩戒作用ꎮ因此可以说ꎬ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下ꎬ大部分PUA的精神控制、情感虐待行为并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制裁ꎮ
四、PUA亚文化的管控建议
且已表现出其亚文化背景下独有的犯罪特征PUA亚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存在极大冲突ꎬ因此
ꎬ—9—
笔者认为ꎬ在PUA犯罪亚文化尚未造成更大范围的破坏前ꎬ有必要对其实施必要的管控措施ꎮ
1.加强互联网管控
介于PUA犯罪亚群体多数是通过互联网进行PUA理论传播和招收学员ꎬ因此加强互联网管控是遏制其理论传播和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ꎮ提高对网络交易平台中店铺的审核力度ꎬ对涉及PUA课程售卖的商家进行及时关店处理ꎻ加强对社交软件中聊天群组的审查ꎬ对于涉及宣传PUA理论及传播淫秽物品的个人及群主给予相应处罚ꎻ对以“婚恋培训”为名ꎬ实则宣传PUA理论的网站、博完善的重要转型时期ꎮ国识形态的健康、稳定作为国家得以全方位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ꎬ其意义不言而喻ꎮPUA犯罪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ꎬ在破坏我国相应市场建立健全的同时ꎬ更为严重的是ꎬ其也在扭曲我国国民健康的意识形态ꎮ笔者认为ꎬ在PUA犯罪亚文化尚未造成严重破坏前ꎬ我国相关部门应当适时介入干预和管控ꎬ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ꎮ
参考文献:
[1]KINGAS.Feminism'sFlipSide:ACultural客以及视频直播平台中的主播及时进行查处2.因婚恋咨询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ꎮ
、服务行业多以与婚恋有关的心理咨询、心理开导为其主要业务ꎬ那么此行业对于心理咨询师的需求量也会随着行业市场不断扩大而增加ꎮ笔者认为ꎬ为防止PUA犯罪亚文化对婚恋咨询服务行业的侵蚀ꎬ应将心理咨询师作为此行业的主体ꎬ同时建立行业内心理咨询师定期考核与审查制度ꎻ对从事婚恋咨询服务行业的心理咨询师设立行业从业资格证考取制度ꎻ在有关婚恋咨询服务类公司设立方面ꎬ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ꎬ提高市场准入门槛3.ꎮ
加强与加强法制宣传PUA犯罪亚文化犯罪行为有关的法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宣传ꎬ提高群众对PUA防范意识的同时ꎬ增强其法律维权意识ꎮ面对PUA的侵权行为时ꎬ涉及刑事犯罪的行为ꎬ及时向门报案ꎻ涉及虚假广告、虚假宣传、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的ꎬ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ꎻ涉及民事侵权的行为ꎬ及时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ꎮ
鉴于PUA犯罪亚文化中犯罪亚群体对女性精神控制、情感虐待行为的特点及危害程度ꎬ笔者认为我国可以借鉴爱尔兰«2018家暴法»中有关“亲密关系中的心理或情感虐待也成为一种犯罪行为”的认定[12]成员以及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ꎬ将我国反家暴法保护范围从”“家庭扩展到“亲密关系”ꎮ如此便可以有效保护恋爱关系中男女双方的合法权益ꎬ使PUA对女性实施的精神控制、情感虐待行为得到法律有效的制裁ꎮ
五、结语
我国现今正处于一个经济飞速发展、法律不断—10—
History2017[2]刘星驰(5):of1the-.17.
PickupArtist[J].Sexuality&CultureꎬPickupArtist亚文化批判[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ꎬ2015.
[3]钟轩.“PUA学”里的情感[N].民主与法制时报ꎬ2019-01-13(7).
[104]梁婷.被反噬的PUA中毒者[N/OL].(2018-GtwGgXeUVQZA.
-11).https://mp.weixin.qq.com/s/dENmPlHvc9[204.
5]许章润.犯罪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ꎬ2015:[19896]吴宗宪.犯罪亚文化理论概述[J].[206.
7]许章润(Z1):80.犯罪学-85.
比较法研究ꎬ[M].北京:法律出版社ꎬ2015:[8]程化琴ꎬ等.中国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现状及影响机制分析———基于2014年全国大学生性观念调查数据[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ꎬ2016(1):96.
[9]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不良PUA调查:求偶女性你31们被“套路”了吗?[EB/[).http://www.centv.cn/p/330607.html.
OL].(2018-10-OL10guid]].央视网(2018-.和陌生人说话09-13).m.cctv.com第二季之猎艳者/[EB/undefined.
=10329c18eb9d4ec5a6a011d03ebc1887&codedc/v/index.shtml=?[11]陈琳.珍爱网发布«2018单身人群调查报告»揭结婚新趋势[N].北京晨报ꎬ2018-08-16(A09).[12]新京报.爱尔兰通过新«家暴法»ꎬ心理和情感虐待也是犯罪bjnews.com.cn[/worldN/OL/]2019.(2019/01/-0301/-536091.html.
03).http://www.[责任编辑:宫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