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抽象出连加的数学问题。 2.理解连加的算理,掌握算法。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连加算式的含义和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连加》,想学吗? 师:上课之前我们要先试一试口算 出示
4+2 6+2 5+3 8+27+1 5+2 7+0 1+9 师评价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都是几个数相加的算式呢? 二、学习新知
师:今天,小鸟也走进了我们课堂。同学们请看图,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
(草地上有4只小鸟,树上有2只小鸟,天上又飞来了3只小鸟。) 师:你说的真好,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师: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鸟?怎样列式呢?(4+2=6) 师:还可以怎样列式呢?(2+4=6)
师:说的特别好。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就是要把草地上的小鸟和树上的小鸟合起来就可以了。
师:大家仔细看喔,又怎么了?(又飞来了3只小鸟)
谁能把这些信息用3句话说一说呢? 根据这些谁能提一个问题呢?(一共…) 怎样列式呢?(4+2+3)
在计算之前同桌的两人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互学,学生汇报。要求学生一边说算法,一边说算理。4表示草地上的4只小鸟,2表示树上的2只小鸟,3表示又飞来的3只小鸟。)
师板书先算2+4=6 再算6+3=9 师:还可以怎样列式呢?(2+3+4)
师:2+3+4等于几呢?怎么算出来的呢?(2+3=5 5+4=9) 师:还能列出其它算式吗?师板书。(4+3+2) 师:4+3+2等于几呢?怎么算出来的呢?
同学们在计算的时候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来算,不过一般我们可以把前两个数相加,用得数加上第三个数就可以了。我们来读一读,4+2+3=9。2+3+4=9 4+3+2=9
师:想一想今天学的算式和以前学的算式,哪里不一样呢?(以前的只有一个加号,今天的有两个加号,我们以前计算的都是两个数相加,
今天计算的是三个数相加。)
师:说得特别好!像这样几个数相加的算式就叫做连加。在计算连加时,我们可以用线把前两个数连起来,得数记在心里,再用得数加上第三个数就可以了。 三、巩固练习
师:现在,老师要看看同学们学会连加没有我们来试一试。 练习1 3+1+5 练习23+4+2 练习3 4+2+1
学生活动横行,竖行上的数相加,各得多少? 练习4 7+1+2 4+4+1 3+2+5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计算连加?
(先把前两个数加起来得数记在心里,再用得数加上第三个数就可以了。)
师:生活中有很多连加的事例,同学们下来找一找,能完成吗?好的,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