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用药常见差错原因分析
来源:99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年12月第9卷第23期Chin JModDrugApD1.Dec 2015,V01.9。No.23 ・291・ 规范:在进行生物毒性药物配置过程中未严格按照相关规范 医嘱要求医师坚决修改,否则不给予药物的配置。有些药师 和标准进行操作,并且有很多种类的药物均属于粉针剂,当 综合素质较低,对新品种药物无法及时掌握,此时就需要对 加入溶媒后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震荡,但是个别药剂人员未 其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使其更好的了解国内外最新 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完全依靠自我经验进行操作,从而导致 药物的进展,提高其综合素质 J。 配药不当现象严重。例如在配置过程中,多西他赛严禁摇动, 3.2.3提高药品的管理水平中心药品最好按类进行分区 仅需反复倒置混合即可。③药物污染: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 摆放,储药盒及药架标签要标志清楚,并标明药品通用名、 相关药物进行集中配置,这样可以提高医用资源的使用率, 单位、商品名、规格等信息,对于比较常用的化疗药物和高 如注射器、医用手套等。但是在配置过程中,紧张繁忙的工 危药物最好用红色标识,并将其置于专柜中。同时对所有药 作很容易导致注射器拿错现象,从而造成药物污染。例如氯 品进行定期盘点,而且随着药品规格、单位的变化要对其进 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注射液的注射器不能混淆。 ’ 行合理的调整,从而确保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发生率降 3.2预防差错发生的措施 到最低。 3.2.1进一步落实差错上报机制对已有的差错报告制度 进行改进和完善,对各类差错要如实上报。对于内部差错, 参考文献 最好集体讨论,及时总结。对于外部差错要本着安全用药 [1]史秋晨,刘丽萍,胡伟,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原因分析 的原则,制定出相应的补救措施,并将处理结果在病区内 与防范.安徽医药,201 1,15(3):385—386. 通报。 [2]王金菊.差错分析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重要性.中国医药指 3.2.2提高审方药师的综合素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每天 南,2012,1(3o):1 12—1 13. 都要委派责任心强、专业知识丰富的药师来完成审核工作, [收稿日期:2015—07—23] 一旦发现不合理医嘱要立即与其进行沟通,对于存在问题的 静脉用药常见差错原因分析 薛冬霞 【摘要】目的分析静脉用药常见的差错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静脉用药 198756袋,进行了差错检测,分析差错原因。结果抽取的静脉用药198756袋中,有254袋出现差错 事故,差错率为0.13%。结论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有利于保证准确、安全、高效的药物配置,减 少静脉用药差错率。 【关键词】静脉用药;差错原因 DOI:10.14164 ̄.cnki.cnl1—5581/r.2015.23.227 静脉用药已经成为临床治疗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给药方 3讨论 式,相关调查统计发现,有80%以上的住院患者选择了静脉 3.1差错原因分析 输液的给药方式。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进行集中配置,这样不 3.1.1打印、审方差错①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审方药师并 仅可以避免药品的浪费,而且还能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 未严格按照药品性质和医嘱要求进行审方,例如:q.12 h.的 理念,加强职业的防护。为了提高输液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药品批次按照规则可以划分为4u(u为不冲配)、1#(#为冲配)。 将医疗差错发生率降到最低,需要对其差错原因进行分析。 如果将该类药品批次划分成了甜、1#,将会导致药品配置时 1临床资料 间过长,影响其药效,从而出现药品浪费的现象;此外,泮 本院是三级甲等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0年12月 托拉唑需要在3 h内输注完毕,奥美拉唑通常情况下需要在 开始运行,现有药师10名,护师33名,其中中级职称8名, 4 h内输注完毕,而青霉素等抗生素通常现配现用。配伍禁 副高级职称2名。2014年3月一2015年3月随机抽取了本 忌未审核出,例如:维生素K 和维生素C的配伍禁忌,通常 院静脉用药198756袋,对其进行了差错检测,并制定了相应 情况下,维生素K,和维生素C共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 的预防措施。 由于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会与维生素K,发生氧化 2结果 还原反应,从而导致维生素K 失效。其次地塞米松与维生 本次随机抽取静脉用药198756袋,发现有254袋出现 素 }昆合,会降低药效、产生浑浊沉淀等,同时还会诱发一 差错事故,差错率为O.13%。详细分析差错原因,排药差错 系列副作用。②打印前未手工刷新电脑界面、未调整机器, 102例(40.16%),核对差错43例(16.93%),打印处方差错35 容易导致瓶签漏打印、重复打印等,会造成给药浪费,同时 例(13.78%),配置差错29例(11.42%),审核处方差错24例 影响了工作效率。 (9.45%),打包及药品装箱差错16例(6.3O%),临床发放差错5 3.1.2排药、贴签、核对差错①多排或少排。瓶签上药 例(1.97%)。 品的数量与药篮中药品的数量存在差别,或多或少。②贴错 输液的规格、品种。例如将100 ml O.9%氯化钠注射液贴成 作者单位:473000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500 ml,将250 ml葡萄糖氯化钠贴成复方甘露醇注射液。③误 ・292・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年12月第9卷第23期Chin J Mod Drug Appl, ec O15,Y01. . 堡 排、错排。对于外包装比较相似的药品很容易出现误排、错 排现象,例如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和左卡尼汀注射液,纳 配置质量,降低差错发生率。 3.2.2提高审方药师综合素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最好委 洛酮(0.4ms)和马来酸桂哌齐特(克林澳)。对于通用名比较 派责任心强、专业知识丰富的药师进行医嘱的审核工作,对 相似的药品:例如头孢西丁(0.5 g和1.0 、马来酸桂哌齐特 于审查出的不合理医嘱应立即与医师沟通,只有医嘱合格之 (安捷利和克林澳)、炎琥宁(80 mg和200 ms)这几类药物很 后才给予配置。由于部分药师人员综合素质有限,并且新药 容易出现混淆。上药、拆药或退药过程中将药品放进错误药 品种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审方药师不断了解国内外新药发展 盒¨ ④错核、漏核。在核对时,药师对于排药、贴签中存 情况,学习专业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 在的错误未核对出,摆药车上未核对的药品与已核对的药品 3.2.3建立错应急预案通过差错登记制度的建立,每周 出现混淆,从而造成部分药品未核对。 都要对差错事故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差错原因,并提出合 理的解决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同时还要端正员工 3.1.3配置差错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人员责任心不强、 未遵循“四查十对”制度,大部分差错由复核人员发现,其 工作态度,全方位认识差错事故,倡导及时汇报和反映真实 中少加、多加、重复加入、漏加某种药品占大多数,而加错 药品仅占一小部分,非整支药品的配置很容易出现差错,通 过辅助配置及复核、“一对一”式配置可以有效发现差错并 及时给予纠正。另外,因配置方法不标准、液体或药品质 量问题导致部分异物进入药液内,这样可能造成较大的安 全隐患。 3.1.4打包及药品装箱差错在进行药品打包、装箱过程 中,未对药品的科室名称进行严格审查,从而造成药品所属 科室混淆,最终将药物送错科室,例如科二病房打包药送至 科一病房,为患者的治疗造成了较大的差错隐患。 3.2差错防范措施 3.2.1健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通过对已有的规章制度 进行改革和完善,明确相关职责及奖罚措施和质量监控措施, 强化医务人员的用药安全意识,以确保工作人员从每个细节 遵从“以患者利益为中心”的工作理念。通过严格的质量监控, 可以及时发现各类差错,纠正各种违规操作,从而保障药品 情况。此外,还要完善差错应急预案,一旦出现差错要进行 及时补救,以保证各类差错有效地得到解决,提高患者治疗 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医疗机构来说,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承担 着各个科室静脉输液的调配工作,其工作质量将会直接决定 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更好的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本院对静 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了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尽可能将各类 静脉用药差错消灭在萌芽中,保证准确、安全、高效的药物 配置,为我国医疗行业发展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皮淼.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护理差错分析及防范措施.中国 农村卫生,2014(z2):89—90. [2]盂燕,李根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差错事故分析及防范措 施.当代医学,2014,11(6):115—116. [收稿日期:201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