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国防军事教育的独特作用与发展策略
来源:99网
高职专论 200912 论高职国防军事教育的独特作用与发展策略 金肖良 叶映天 陈国峰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台州318000) 严格地说,军事教育也是一种 摘要:高职院校应从国防军事教育与职业 大学教育与技术研究所所长费利 职业教育。尽管在我国职业教育先 教育的联系着手.探讨国防军事教育在高职院 克斯・劳纳教授在分析欧洲的劳动 驱黄炎培先生看来,职业教育 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独特作用和发展策略通 力市场时认为:“劳动力市场对 。职业教育.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军 道德为核心、以关键能力为主轴、以终极价值 主 囊龛 重视职业态度与职业道德的 成赫 。 人是一种职业.黄炎培称之为t 为 为归依的具有高职特色的国防军事教育体系, 这在某种程度上或许也构成了职 某国家之安宁与秩序故,从事于水 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国防军事教育工作的目标。 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如有的 陆或空中各项军事以为业者”。因 关键词:高职;国防军事教育;作用;发展策略 调查表明,一些雇主抱怨从高中毕 此,军事教育属于职业教育也就顺 业生中聘来的雇员,其数学、英语 国以及我国的近代职业教育都是从军事技术教育起步的 作习惯、基本的职业态度和成熟度.这使得此类毕业生难以顺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军事教育的概念是在更为宽泛的意义 利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 劳纳教授将职业道德视为在完成 上(即国防教育)使用的。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的朱艾华指出:“军 工作任务时遵守规则和自我约束的责任心 这种精神显然集中 事教育是主体性的军校教育.它以提高军人的个体素质为目 体现在军人职业上,更为突出地表现在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 标.广义上包括全防教育 ”可见军事教育与国防教育二者 勇善战的人民身上。即使仅通过对《共同条令》的学习.也 在广义上是通用的、因此、笔者使用了“国防军事教育”的概念 可以使接受军训的学生得到一次生动的纪律教育的洗礼,培养 其目的并不是培养职业军人.更多地是一种普及教育.旨在使 准时守纪、严格要求自己的学习精神和工作精神;在军事技能 受教育的学生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 训练期间,学生与战士朝夕相处,在耳濡目染中可以学 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从高职教育与 习他们百折不挠的钢铁意志和高度的组织纪律性 这也是为什 军事教育的亲缘关系人手.探讨国防军事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 么许多民营企业一般会安排新进员工军训的原因。不仅如此. 特殊作用.可以看出.接受国防军事教育不仅是公民的义务.更 军人职业最突出的就是牺牲精神。所谓牺牲,宽而言之.就是忠 重要的是现代高职人才自身成长的内在需求 显然,对于理清 诚于自己的职业岗位,不惜奉献个人的利益,直至个人的生命。 高职院校国防军事教育的思路.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无疑会提 因此.军人的牺牲精神可以说是职业道德的极致 劳纳教授认 供一个新的视角 为:“职业忠诚心和责任感及质量意识是与现代职业紧密相连 国防军事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的 ”在国防军事教育中,有意识地加大对军人牺牲、献身等事 国外学者根据从学校到社会过渡的不同模式.把世界职业 迹的宣传,可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职业的关系、思考“为己谋 教育体系分为四类 我国的高职教育属于“更替式过渡”模式, 生”与“为群服务”的关系.进而从更深的层次理解集体主义和 即在普通教育完成后.通过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实现从学校到 爱国主义,树立“利居众后”、“责在人先”的意识,这对增强学生 工作的过渡(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尽管从普通教育 的职业认同、职业追求和职业忠诚.顺利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 到职业教育门槛(阈限)较低.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但从学校 过渡显然具有促进作用 到工作的过渡推迟到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之后.亦即学生通过 国防军事教育在培养关键能力方面的作用 关键能力或 在校进行与职业相关或以职业为导向的教育之后.再到就业市 核心能力是国际职业教育界特别关注的问题.是指劳动者从事 场寻求工作.由于学校与工作单位在机构形式上是分离的.就 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超越 使得从职业教育到工作的门槛(阈限)可能较高 因此.能否顺 了某种具体的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按照德国学者的理解.关 利完成过渡成为衡量职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高职教育的改 键能力既包括从事各专业都必须具有的基础能力(‘‘专业关键 革在某种程度上即是为了降低此阈限.衡量国防军事教育在高 能力”),如外语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等.也包括从事职业活动所 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同样应从此处着手 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方法关键能力”),如制定工作计 划的步骤、鹪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等,还包括诸如社会责任感、参 与能力、合作能力等在内的社会行动能力(‘‘社会关键能力”)。 然而.如何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关键能力.似乎仍是各国在努力 有困难群体 探索的问题 如在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培训框架中.由于缺乏各 行业对关键能力特殊要求的说明等原因.关键能力的培养实施 困难 相反.正规军事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关键能力超常的 人,所谓练兵先练心。《孙子兵法》上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 图1 从学校到工作的“更替式过渡”模式示意图 之地,存亡之道。”因此,一个合格的军事人才,不仅具有沉着勇 注:引自费利克斯・劳纳《在实践性团体中学习:现代学徒制》 毅的品格,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而且,必须具有兵来将挡、水 国防军事教育在培养职业道德方面的作用 德国不来梅 来土掩的智慧.以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艺术.周密利用各种资 2O09.12 高职专论 源。妥善解决实际问题。在古代,为将者须具备“智、信、仁、勇、 课程整合根据国内学者的调查.一般高校从事国防军事 严”五种素质,要分析权衡道、天、地、将、法等五事;现代信息化 教育或归属于武装部,或划归思政、体育系列(见表1)。这恰好 条件下的战争以诸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为基本形式.参战力 说明国防军事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借助多门学科教学 量、作战空间、物资消耗远超常人想象,对军事人才协调能力、 的整体力量。形成多学科联动,包括必修、选修和讲座多形式在 组织能力的要求更高。通过经典战争的案例解剖.明确战争双 内的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如在体育课教学中。可穿插攀登、定 方在计划、组织、决定、执行、控制等环节的优劣得失,甚至通过 向越野、野外生存、军体拳等国防体育活动。引入素质拓展训 沙盘推演等形式参与战争模拟.对学生关键方法能力的形成与 练:在“两课”教学中,可加强国防形势与任务以及国防法规等 锻炼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在社会关键能力培养上.国防军事教 内容;在专业课教学中,理工科可以渗透国防军事技术的学习 育强调团队协作战胜困难的重要性.强调在小组工作中步调一 以及业余无线电通信、航模等内容的制作。经管类可以加入国 致、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在学生军训工作中,最明显的 防经济知识的讲授内容等 成效是团队凝聚力的加强.军训结束与教官离别的场面往往是 校园里最令人感动和难以忘怀的时刻 表1 20o5年96所普通高等院校国防军事教育的隶属关系表 国防军事教育在培养终极价值方面的作用 现代战争是 隶属情况 单位数 百分比(%) 植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 与现代科技迅速提高人类福祉一 武装部、军事教研室一个单位两个牌子 27 28.1 样.现代军事技术手段迅速提高了战争打击效能。正如100年 武装部与学工部合并 39 40.7 以前章炳膦所说的“善亦进化.恶亦进化”.现代科技与现代战 武装部与保卫处合并 18 18.7 争对人类的生存与世界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威胁.促使人 国防军事教育划归思政、体育系列 5 5.2 们对战争和技术的本质进行思考。毫无疑问.战争不是目的,战 其他 7 7.3 争从根本上应该是为了维护国家领土与人民生命的安全 因 合计 96 10o.0 此.国防军事教育的实质不是培养战争狂人,而是应该激起人 注:引自郇际,李美平:《从“名正言顺”论普通高等院校国防教育的发展 们对生命和生态环境的尊重以及对人类终极价值的信仰 不仅 模式》(转引自毛美力(21世纪初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国防教育转型的构想》) 如此.由于国际恐怖活动的泛滥.传统的观受到了冲 内外配合 国防军事教育需要课堂内外的配合。《全 击.新的观应运而生,要求人们从全球安全的视角看 防教育大纲》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当经常在学生中开展主题 待人类面临的共同威胁。建设和谐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 鲜明、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因此。在国防军事教育进课 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2001)》指出:技术与职业教 堂的基础上,还应大力推进其进网络、进社团、进公寓。如可在 育尤其应该“促进对当代文明的科学和技术方面的了解.要使 军事技能训练期间,通过开展内务比赛、合唱比赛等活动,强化 人们认识他们的环境.并有能力对环境采取行动.同时对科学 训练效果.使学生保持乐观主义精神;可利用全防教 技术变革对社会、政治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具有批判的观点; 育日和征兵宣传等载体.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营造关心国防、支 使人们有能力通过自己的职业及其他生活领域.为有利于保护 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可通过组建国防教育类社团、建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因此.通过国防军事教育在高职 设国防教育阵地等途径.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国防意识.强化国 学生中贯彻技术伦理意识与终极价值意识.是一条较为有效的 防观念。 途径。 虚实结合现代教育手段的丰富为国防军事教育提供了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国防军事教育对于高职院校人才 更为便利、更为有效的媒介。不仅可以通过实物模型和教师现 培养工作具有积极、独特的作用。有利于降低从职业教育到工作 场讲授等形式传授相关信息.而且.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和信 的门槛(阈限).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因此,将国防军 息技术,使各种优质教学资源为我所用.提高教学效果。“80 事教育纳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总体框架之中.构建以职业道德 后”、“9o后”的大学生从小伴随电脑成长,对电子游戏、网络游 为核心、以关键能力为主轴、以终极价值为归依的具有高职特色 戏驾轻就熟.中国文化大学的军训教官秦昱华因材施教. 的国防教育体系.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国防军事教育工作的目标。 让学生从网络游戏“星海争霸”中学习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战术. 高职院校国防军事教育的“四合”策略 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因此。利用虚拟世界提供的战争情境, 高职院校的国防军事教育一般安排在新生开学时进行 这 让学生从中学习指挥与决策的知识.不仅可使国防军事教育更 种安排结合始业教育.便于加深高职学生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及 加贴近现代青年.增加感性认识.而且也可使学生对网络游戏 国防军事教育目的的实现。在实际工作中,国防军事教育在高 的理解产生理性的飞跃 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功能的发挥.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古今融合现代军事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世界新军事 究其原因.首先,是学校对高职院校国防军事教育的认识不够。 变革,不对称战争需要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能力 由于人 将其等同于一般的军事技能训练。其次.高职院校学制较短(目 类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战争的历史.在国防军事教育中。 前只有三年),专业理论与实践实训课程学习压力大,课时安排 不仅需要学生掌握防空袭、反恐、核生化武器防护、战场救护等 紧张 如某高职院校非专业课程已占全部课程的三分之一.按 应对现代战争的军事技能,同时。还要通过学习古代、近代和现 照《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再用36学时安排 代国防与战争的历史.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如笔者学校所在 军事理论教学、两周时间安排军事技能训练已很困难.更何况 的台州,既是抗倭名将戚继光克敌制胜、编撰《纪效新书》之地, 国防军事教育必须采取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再 也是我军历史上唯一一次海陆空联合渡海登陆作战之所.还有 次.具有高职特色的军事理论教材与胜任高职国防军事教育的 无数为国为民舍身成仁的民族英雄(如陈安宝将军、王禹九将 复合型教师缺乏 高职教育的特色之一在于课程建设上采取基 军等)。引入当地资源,品评战争案例,缅怀先烈遗志,在提高国 于能力本位的模块课程模式.每个教学模块又对应若干教学单 防意识。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精神的同时. 元,进而逐级分解每个教学单元里的知识点、能力点。而目前的 思接古人。“可以舒郁结之气,可以敛放纵之习”,还可以增强生 军事理论教材更多注重的是知识性和系统性.所以高职院校国 命体验。 防军事教育可谓任重而道远 在妥善做好学科长远建设与校内 要打造具有高职特色的国防军事教育体系.还有许多事情 教育三年规划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应该采取“四合”策略,以使 要做。需要大力深化对高职教育理念、对国防军事教育特性以 国防军事教育工作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取得成效 及对高职学生特点的认识和理解。对在校大学生而言.国防军 高职专论 提高高职院校专业实践性教学水平的探索 黄 友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四J11成都610101 近十年来,我国的商职教育取 摘要:高职院校专业实践性教学水平的提 高职教育的课程内涵在于为实现 得了长足的发展。仅就高职高专的 升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 究其根源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即社会需要 .在于对 数量 校生来看,的高级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其工 的 量 到 曼6t 。 要 职 璧 篓 ,到 高职教育类型与层次定位的认识。因此,专业课程建设,学校、企业与行 在实 性教 应从 作岗位定向于某个职业岗位或职 业群,课程体现职业化、应用型的 4%;高职在校生 吐 7高 96 万,占 辜苇 茬菱袅 泵 寸。凸。 从 卞 叫 仅:, 网 ., 特点 因此.无论在课程结构的调 全国高辱学校在校生总数’的 职教育实践性教学水平提升的途径加以探讨。 整和课程内容的变革上.建设周期 45.7%:2005年高职高专院校招生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践课程;三位一体; 相对较短.具有动态性的特征;而 人数为290.7万.占当年普通高等 评价 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 具有理论基础与研究准备.进入高 高职教育规模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是. 技术、专门化部门的综合型人才,课程体系注重知识储备.具有 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相对静态性。 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认可和提升。有人曾经做过比喻,认为我国 从高职教育的层次定位来看,与中职教育相比.突出表现 的高职教育实际上是普通本科教育的“压缩版”.是中职教育的 在一个“高”字.体现在教育功能与教育内容的差别上。在教育 “泡沫版”.可见高职教育仍然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 功能上.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使得教育培养目标与社会分工存在 究其原因.高职教育尴尬境地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社会 着必然的联系.分工的层次性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功能在于培养 对职业教育认识上的偏见.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长期处 能从事综合全面岗位工作的高技能、高责任等相关素质;在教 于一种不被重视的次要地位 另一方面是由于高职教育内部的 育内容上,因分工不同。导致了高职教育要培养综合全面素质. 问题.与学术型的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差距太大.而与 决定了其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岗位需要上.中职教育从 技能型的中职教育相比.专业动手能力又显得极端不足 高职 事的主要是“点”和“线”等经验层面的工作:而高职教育主要从 教育存在的问题是优势与特色不明显.专业实践性教学水平没 事的是“面”和“体”等策略层面的工作 高职教育教育类型与层 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次的定位.都体现出了职业性、实践性这一根本特点。 首先.高职教育类型与层次的定位认识问题.影响和制约 其次.专业实践性教学水平的提升要以专业实践性课程体 着高职院校教学的出发点.成为解决专业实践性教学水平提升 系的改革与完善为基础.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突出专业实践性 的根源性问题 教学的职业教育特色 高职教育实践性教学水平优势与特色不明显的根源仍然 关于“课程”一词,李秉德主编的《教学论》一书认为:课程 在于对高职教育的定位认识问题上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 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 不同的标志.一是在培养目标七。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其培 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 这里重点突 养目标是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其教育规律应考虑职业的 出了课程是“内容的规划及实施过程”这一特点 而教学是为了 属性.融职业性的社会需求与教育性的个性需求于一体 这样 实现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达到培养目标而进行的有计划、有 的教育类型决定了高职教育需要接触行业.进行与社会相适应 目的的一种师生双向活动过程.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是以课程 的专业教育课程改革.在实践性方面要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 为基础的 教材则是知识的载体.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保 作.教学实施要体现教育规律与职业情境 二是在课程内涵上 证.教材的编写应以学科课程为前提.教材是连接课程与教学 事教育的现实目的是要把国防观念转化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 f6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 的实际行动 通过“四合”策略.充分发挥国防军事教育在高职 实践与创新『M1.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97—98. 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能够更有利于高职人才的成长. f71刘来泉.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概览——来自联合国教科 最终使高职学生成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强大的生力军 文组织的4K ̄[MI.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9. 参考文献: 『81想要军训PASS?宁可坐地板,也要学会“星海争霸”f0L1. [1】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文萃[M】.北京:红 http://epaper.pccu.edu.tw/index.asp?NewsNo=10144. 旗出版社.2006:18.23,52. f9l朱艾华.对军事教育训练技术的哲学思4-tOL1.http:,/218. 『2]z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fM1.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22.0.27/1wk/Im2.HTM L. 社.2001:9. 作者简介: 【3]费利克斯・劳纳.在实践性嘲体中学习:现代学徒制【M1.上 金肖良(1966一),男,浙江临海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讲 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30—333,334. 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管理、军事理论。 石伟平.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M】.上海:上海教育出 叶映天(1979一),男,浙江临海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助理 版社。2()o6:3¨. 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军事理论。 『5】昊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i:浙江大学出版 陈国峰(1970一),男.重庆市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 社.20()4. 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高职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