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十所名校2013届高三4月第三次联考理综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16 S 32 Fe 56 Cu
第Ⅰ卷 (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钠、钾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应该在水中密封保存 B.某气体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2 C.Al(OH)3、NaHCO3和CaCO3均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D.为了延长钢闸门的使用寿命,可将其与电源正极相连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用冰糖和植物油的主要成分分别是蔗糖和甘油 B.纤维素和光导纤维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苯与液溴反应、苯与氢气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D.鉴别甲烷和乙烯,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含碳2.4 g的CO2和CO混合气体中,分子总数为0.2NA
-
B.1 L0.1 mol·L1NH4Cl溶液中,阴离子的个数为0.1NA C.标准状况下,33.6 L N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
D.35.0 g CH2=CH2和环丙烷(C3H6)的混合气体中,氢原子数为5NA
10.分子式为C4H8且含一个支链的链状有机物的二氯代物可能有(不考虑顺反异构)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
11.已知0.1 mol·L1CH3COOH溶液的pH=3,溶液中存在CH3COOHCH3COO
+
+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CH3COO-) A.加水稀释,溶液中将减小
c(OH-) B.加水稀释100倍时,溶液的pH=5
C.升温或加入少量NaOH(s)均促进电离,其电离常数不变
+-
D.加NaOH溶液,当混合液的pH=7时,溶液中c(Na)>c(CH3COO)
12.下图为CO2电催化还原为碳氢化合物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用一种钾盐水溶液作电解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作时,铜片作阴极
第 1 页 共 7 页
B.工作时,K向铜片电极移动
C.工作时,铂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
-
-
+
O2↑+2H2O
D.若CxHy为C2H4,则生成1 mol C2H4的同时生成2 molO2
13.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和Z处于同一主族,且Z的单
质可与冷水反应生成X的单质。Y元素可分别与X、Z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 :1和1 :2的化合物,而W最外层电子比Y最外层电子多1个。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Y在地壳中的含量最高
B.由X、Y和W三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有2种
C.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与W2反应,产物是盐和水 D.在Y与Z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
26.(15分)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被广泛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和国防工业等。
Cu2O与H2SO4能发生反应:Cu2O+H2SO4
Cu+CuSO4+H2O。
(1)用实验法确定某温度下Cu(OH)2固体的分解产物。实验时称取9.8 g
Cu(OH)2样品,将该样品在坩埚中加热分解,冷却至室温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 7.6 g,该固体的成分及质量为______________,若将所得固体溶于足量稀硫酸,所得 固体质量为____________g。
(2)冰铜(主要含Cu2S和FeS等)是冶炼铜的理想原料。高温下利用冰铜冶炼金属铜
的反应主要有 ①2Cu2S+3O2
高温 2Cu2O+2SO2和②2Cu2O+Cu2S
高温 Cu+SO2↑。
若得到1 mol单质铜,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反应②中氧化剂为______。 (3)Cu可以溶于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用惰性电极电解200 mL 1 mol·L1的CuSO4溶液(电解过程中溶液体积变化忽略
不计),阳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阳极收集到标准状况下112 mL气体,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4分)甲醇是一种理想的液体燃料,工业上可以利用CO与H2反应合成甲醇,即
-
CO(g)+2H2(g)CH3OH(1) △H=-129 kJ·mol1。 (1)已知:①CO(g)+
1O2(g) 2CO2(g) △H=-283 kJ·mol1
-
②H2(g)+O2(g)
2H2O(1) △H=-571.6 kJ·mol1
-
则CH3OH(1)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H2和一定量的CO后,CO和CH3OH(g)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第 2 页 共 7 页
①该反应在0~3 min内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10 min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平衡时CH3OH(g)
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
③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b.H2的生成速率是CH3OH(g)生成速率的2倍 c.CO浓度是CH3OH(g)浓度的1/3
d.CO、H2和CH3OH(g)的分子数之比为1 :2 :1
④不改变投料量,要增大反应速率且增大混合气体中CH3OH(g)的体积分数,可采取
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4分)1,2-二溴乙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中可通过乙烯和溴制备1,2
-二溴乙烷。其反应原理为CH3CH2OH
浓硫酸 170℃ CH2=CH2↑+H2O、
BrCH2CH2Br。 CH2=CH2+Br2 已知:①乙醇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140℃时脱水生成乙醚,乙醚的熔、沸点分别为
-116℃和34.6℃。
②1,2-二溴乙烷的熔、沸点分别为9℃和132℃。
实验室用少量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实验中,为了减少副产物乙醚的生成,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并除去装置A中的酸性气体,C、D、E中分别装有品红溶液、澄清石灰
水和___________, 其中C中可以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有人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够严密,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制得的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NaOH溶液除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去所得产物中的少量乙醚,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
第 3 页 共 7 页
有酒精灯、锥形瓶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过程中需要用____________(填“冷水”或“冰水”)冷却装置F,请说明冷却的目的和选择上述冷却试剂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硫酸铁铵[aFe2(SO4)3·6(NH4)2SO4·cH2O]广泛用于城镇生活饮用水、工业循环水的净化处理等。某化工厂以硫酸亚铁(含少量钙)和硫酸铵为原料,设计了如下工艺流程制取硫酸铁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亚铁溶液加H2SO4酸化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渣A的
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氧化剂B是______________。
a.NaClO b.H2O2 c.KMnO4 d.K2Cr2O7
(3)操作甲、乙的名称分别是: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有一处不严密,请指出并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检验硫酸铁铵中
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称取14.00 g样品,将其溶于水配制成100 mL溶液,并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得到2.14 g沉淀;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0.05 mol Ba(NO3)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硫酸铁铵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叠氮化钠(NaN3)是一种无色晶体,常见的两种制备方法为2NaNH2+N2O+NaOH+NH3,3NaNH2+NaNO3
NaN3+3NaOH+NH3↑。
NaN3
回答下列问题: (1)氮所在的周期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 (2)基态氮原子的L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 (3)与
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__________(写出一种)。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
(4)氨基化钠(NaNH2)和叠氮化钠(NaN3)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叠氮
化钠的水溶液呈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4 页 共 7 页
(5)N2O沸点(-88.49℃)比NH3沸点(-33.34℃)低,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安全气囊的设计原理为6NaN3+Fe2O3
3Na2O+2Fe+9N2↑。
①氮分子中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铁晶体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铁晶体为体心立方堆积,其晶胞如图所示,晶胞边长为a cm,该铁晶
体密度为___________(用含a、NA的表达式表示,其中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以有机物X为初始原料设计了如下合成路线,其中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B的
相对分子质量为108。
已知:①X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个信号峰,其峰面积之比为2 :2 :1 :3;
②苯环上的甲基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成羧基;苯环侧链的硝基在Fe/HCl作用下被还原为氨基,且苯环侧链上的氨基易被氧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G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类型:A→B_______________,F→G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有机物B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分子式为C7H8O b.遇FeCl3溶液显紫色
c.一定条件下能与D发生酯化反应 d.能和金属钠或NaOH溶液反应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种;其中核磁
共振氢谱有5个信号峰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与E具有相同的官能团;②苯环上只有一个甲基;③苯环上的一氯代物仅有2种。
2013年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三)
理科综合·答案
第 5 页 共 7 页
7.C 8.D 9.B 10.A 11.A 12.D 13.B
26.【答案】 (1)CuO和Cu2O分别为4.0 g和3.6 g(3分,成分正确得1分) 1.6(2分)
(2)3 mol(2分) Cu2O和Cu2S(2分,只答其中一个不给分)
(3)3Cu+8H++2NO3=====3Cu2++2NO↑+4H2O(2分,未标气体符号不扣分,下同)
-
(4)2H2O-4e-=====O2↑+4H+(2分) 1(2分)
27.【答案】 (1)CH3OH(l)+3/2O2(g) =====CO2(g)+2H2O(l) ΔH=-725.6 kJ·mol-1(3分,其他合理答案可得分,未标物质状态或状态错误,不得分)
1
(2)① mol·L-1·min-1(2分) ②12(2分) 50%(2分) ③bc(3分) ④增大体系
3压强(2分,答“缩小气体体积”也给分)
28.【答案】 (1)将装置A迅速升温至170 ℃(2分)
(2)NaOH溶液(1分) 溶液褪色(1分) D中即使产生白色沉淀也不能证明该气体为CO2,因为SO2也能与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2分)
(3)Br2+2OH-=====Br-+BrO-+H2O(2分) 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器(答对2个得1分,全对得2分)
(4)冷水(1分) 是避免溴大量挥发(1分),产品1,2-二溴乙烷的熔点低,用冰水会使其过度冷却凝固而堵塞导管(2分)
2+2+36.【答案】 (1)增大溶液中SO24浓度,将Ca转化为沉淀(同时抑制Fe水解或抑制
-
Fe2+、Fe3+水解)(2分,只答出抑制水解给1分,不答不扣分) CaSO4(2分) (2)b(2分)
(3)冷却结晶(1分) 常温晾干(1分)
(4)氧化后和加热蒸发前需检验Fe2+是否已全部被氧化(2分)
(5)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样品和NaOH固体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看到试纸变成蓝色(2分)
(6)Fe2(SO4)3·2(NH4)2SO4·2H2O(3分)
37.【答案】 (1)氟(或F)(1分) 锂(或Li)(1分)
第 6 页 共 7 页
(2)(2分)
(3)CO2或N2O(1分) 平面三角形(1分) (4)离子晶体(1分) N3+H2O
HN3+OH(2分)
(5)氨分子之间存在氢键(N2O分子间只存在范德华力,氢键作用较强)(2分) 112-3
3 g·cm(6)1∶2(1分) 金属键(1分) N·(2分) Aa38.【答案】 (1)
(1分) 羧基、硝基(2分)
(2)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1分) 氧化反应(1分) (3)ac(2分) (4)①
(2分)
②n
(5)3(2分)
(2分)
(2分)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