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三角形习题集
第1课时 三角形的边——三边关系     姓名:___________
☆知识导学
1.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a,b(a>b),则第三边长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角形具有___________,四边形具有_____________. ☆习题演练
1.已知三角形ABC三边a、b、c满足(a-b)2+|b-c|=0,则△ABC的形状是(  )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以上都不对 2.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条线段的长度是(  )
A.3,3,3    B.3,6,2    C.3,4,3     D.3,5,7
3.(2012•海南)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7cm,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 A.3cm       B.4cm        C.7cm        D.11cm
4.(2013•南通)有3cm,6cm,8cm,9cm的四条线段,任选其中的三条线段组成一个三角形,则最多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5.(2012•肇庆)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和8,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6         B.18         C.20         D.16或20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B.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钝角  C.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直角    D.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钝角 7.图中有______个三角形,用符号表示这些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题图
第13题图
8.在△ABC中,已知两条边a=6,b=7,则第三条边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9.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且周长为奇数,则第三边可以是________(只填符合条件的一个即可). 10.(2012•哈尔滨)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5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__. 11.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则它的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12.(提高题)△ABC的边长均为整数,且最大边的边长为7,那么这样的三角形共有________个. 13.如图,木工师傅在做完门框后,为防止变形常常像图中所示那样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条(图中的AB,CD两根木条),这样做的数学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用一条长为20cm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能围成有一边长为6cm的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 1 -
第2课时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姓名:___________
☆知识导学
如图,完成下面几何语言的表达: (1)∵AD是△ABC的高(已知)
∴AD⊥BC,∠______=∠______=90º. (2)∵AE是△ABC的中线(已知)      ∴______=______=
B
A
1______,  ______=2______=2______. 2D F E
C
(3)∵AF是△ABC的角平分线(已知)
∴∠______=∠______=☆习题演练
1.如图所示的△ABC中,线段BE是三角形AC边上的高的是(  )
1∠______,  ∠______=2∠______=2∠______. 2
A.               B.              C.                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内部;②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内部;③三角形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3.如图,已知BD是△ABC的中线,AB=5,BC=3,△ABD和△BCD的周长的差是(  ) A.2           B.3          C.6          D.不能确定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6题图
4.如图,△ABC的角平分线AD、中线BE相交于点O,则①AO是△ABE的角平分线;②BO是△ABD的中线;③DE是△ADC的中线;④S△ADE= S△CDE,其中结论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三角形中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都是三条特殊的__________(填直线、射线、线段).
6.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ABC的顶点B的坐标是(1,-4),过点B作AC边上的高线,则垂足D点的坐标是________.
7.(提高题)AD是△ABC的一条高,如果∠BAD=65°,∠CAD=30°,则∠BAC=______________.
- 2 -
8.如图,在△ABC中,已知CD是角平分线,∠A=70°,∠B=50°,求∠BCD的度数.
9.如图, AD是△ABC的角平分线,CE是△ABC的高,∠BAC=60°,∠BCE=40°,求∠ADB的度数.
10.如图,△ABC的边BC上的高为AD,且BC=9cm,AD=2cm,AB=6cm. (1)画出AB边上的高CE; (2)求CE的长.
11.如图,D,E分别是△ABC的边BC和AB上的点,△ABD与△ACD的周长相等,△CAE与△CBE的周长相等.设BC=a,AC=b,AB=c.求AE,BD的长(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
B
C
D
A
- 3 -
第3课时 三角形的内角     姓名:___________
☆知识导学
如图,延长BC至D,过点C作CE//AB     ∵CE//AB
∴∠E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C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CD+∠ECA+∠ACB=180°(___________________) ∴∠A+∠B+∠ACB=180°(等量代换) 归纳: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_____. ☆习题演练 1.在△ABC中,
(1)若∠A=40°,∠C=35°,则∠B=_______,△ABC是__________三角形. (2)若∠A=70°,∠B=∠C,则∠B=_______°.
(3)若∠A∶∠B∶∠C=1∶1∶2,则△ABC是__________三角形.
2.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O在AD上,且OE⊥BC于点E,∠BAC=60°,∠C=80°,则∠EOD的度数为(  )
A.20°        B.30°         C.10°         D.15°
A
E
B
C D
第2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3.在△ABC中,∠B与∠C的角平分线交于O点,若∠A=50°,则∠BOC=(  ) A.130°           B.50°          C.25°          D.115°
4.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  )
A.45°            B.60°          C.75°         D.85°
5.(2012•梅州)如图,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纸片,点D、E分别是边AB、AC上,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若∠A=75°,则∠1+∠2=(  ) A.150°           B.210°        C.105°         D.75°
6.(2005•长沙)在△ABC中,若∠A=38°36′,∠B=57°36′,则∠C=_________度. 7.已知△ABC中,∠A=2(∠B+∠C),则∠A的度数为________度.
8.(2013•上海)当三角形中一个内角α是另一个内角β的两倍时,我们称此三角形为“特征三角形”,其中α称为“特征角”.如果一个“特征三角形”的“特征角”为100°,那么这个“特征三角形”的最小内角的度数为_________.
- 4 -
9.如图,在△ABC中,∠ABC=∠C,BD平分∠ABC,∠A=36º,求∠BDC的度数.
10.如图,在△ABC中,∠ABC=66°,∠ACB=54°,BE是AC上的高,CF是AB上的高,H是BE和CF的交点,求∠ABE、∠ACF和∠BHC的度数.
11.如图,在△ABC中,∠ACB=90°,CD为AB边上的高,BE平分∠ABC,分别交CD、AC于点F、E.求证:∠CFE=∠CEF.
12.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板XYZ放置在△ABC上,恰好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分别经过点B、C.△ABC中,∠A=40°,求∠XBA+∠XCA的度数.
- 5 -
C
E
F
A
D
B
13.如图,B岛在A岛的南偏西45°方向,C岛在A岛的南偏东15°方向,C岛在B岛的北偏东80°方向.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是多少度?
14.如图,AD是△ABC的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角平分线, (1)若∠B=47°,∠C=73°,求∠DAE的度数.
(2)若∠B=α,∠C=β,(α<β),求∠DAE的度数(用含α、β的代数式表示)
15.已知,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DE,DF分别是△ADC的高和角平分线(∠C>∠DAC),若∠B=80°,∠C=40°. (1)求∠DAE的度数;
(2)试猜想∠EDF、∠C与∠DAC有何关系?并说明理由.
- 6 -
第4课时 三角形的外角     姓名:___________
☆知识导学
1.如图,延长QR至T,
∵∠PRQ+∠P+∠Q=180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PRQ+∠PRT=180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RT =∠P+∠Q
可得: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__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内角的和.
∵∠PRT =∠P+∠Q
∴∠PRT >∠P,∠PRT >∠Q
可得: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Y
3 Z X 1
Q
R
T
P
2.如图,∵∠1=∠XYZ+∠YZX,∠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
∴∠1+∠2+∠3=(∠XYZ+∠YZ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
归纳: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____________. ☆习题演练
1.如图,(1)若∠A=50º,∠B=70º,则∠ACD=_________. (2)若∠A=40º,∠ACD =130º,则∠B =_________. (3)若∠B=80º,∠ACD =135º,则∠A =_________. 2.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摆放,图中∠α的度数是(  ) A.75°     B.90°      C.105°      D.120°
B
α
A
B
C
D D
C A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3.一副三角板有两个直角三角形,如图叠放在一起,则∠α的度数是(  ) A.165°      B.120°      C.150°      D.135°
4.如图,∠BDC=98°,∠C=38°,∠B=23°,∠A的度数是(  ) A.61°       B.60°       C.37°       D.39° 5.如图,∠1、∠2、∠3的大小关系为(  )
A.∠2>∠1>∠3     B.∠1>∠3>∠2     C.∠3>∠2>∠1    D.∠1>∠2>∠3 6.如图,直线MA∥NB,∠A=70°,∠B=40°,则∠P=_______度.  M   N
P
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A B
B E
D
A
C
7.如图,点D,B,C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60°,∠C=50°,∠D=25°,则∠1= _______度.
- 7 -
8.三角形三个内角之比为3∶4∶5,则它的三个外角之比为____________.
9.如图,在△ABC中,∠ACB=90°,∠A=50°,将其折叠,使点A落在边BC上E处,折痕为CD,则∠EDB=_________°.
10.如图,在△ABC中,∠A=α.∠ABC与∠ACD的平分线交于点A1,得∠A1;∠A1BC与∠A1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2,得∠A2; …;∠A2011BC与∠A2011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2012,得∠A2012,则∠A2012=____________.
11.如图,已知D为△ABC边BC延长线一点,DF⊥AB于F,且交AC于E,∠A=34°,∠D=42°.求∠ACD的度数.
12.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中阴影部分.按规定∠A等于90°,∠B、∠C应分别等于29°和21°. (1)检验人员度量得∠BDC=141°,就断定这个零件不合格.你能说明理由吗?
(2)你知道∠B、∠C、∠BDC三个角之间有何关系吗?请写出你的结论.(不需说明理由)
13.如图,在△ABC中,∠1=100°,∠C=80°,∠2=
1∠3,BE平分∠ABC.求∠4的度数. 2
14.如图,已知∠BAD=∠CBE=∠ACF,∠FDE=48°,∠DEF=°,求△ABC各内角的度数.
- 8 -
15.如图,∠ACD是△ABC的外角,BE平分∠ABC,CE平分∠ACD,且BE、CE交于E点. 求证:∠E=
16.如图①,A、B两点同时从原点O出发,点A以每秒m个单位长度沿x轴的正方向运动,点B以每秒n个单位长度沿y轴正方向移动.
(1)若|m+2n-5|+|2m-n|=0,试分别求出1秒后,A、B两点的坐标;
(2)如图②,设∠4的邻补角和∠3的邻补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试问:在点A、B运动的过程中,∠P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其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17.已知:在△ABC和△XYZ中,∠A=40°,∠Y+∠Z=95°,将△XYZ如图摆放,使得∠X的两条边分别经过点B和点C.
(1)当将△XYZ如图1摆放时,则∠ABX+∠ACX=_______度;
(2)当将△XYZ如图2摆放时,请求出∠ABX+∠ACX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3)能否将△XYZ摆放到某个位置时,使得BX、CX同时平分∠ABC和∠ACB?为什么?
- 9 -
1∠A. 2y B y B 1 3 A 图1 P O x O 4 2 A 图2 x A Z
Y B Y
X
图1
A X B C Z
图2
第5课时 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     姓名:___________
☆知识导学
1.过点A作出下列多边形的对角线,各将多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完成表格:
多边形 三角形个数 内角和 3 1 1×180º 4   5   6   7   … … … n   A A A A
归纳:(1)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_______条对角线,把n边形分成________个三角形.      (2)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____.(其中n≥3)
2.从与每个内角相邻的两个外角中分别取1个相加,得到的和称为多边形的外角和.
2
1
1 4
3 2
3
∠1+∠2+∠3=________°,    ∠1+∠2+∠3+∠=________°
归纳:n边形的外角和等于__________. ☆习题演练
1.八边形的内角和是(      )
A.540°       B.720°       C.900°       D.1080° 2.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72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9           B.8           C.7           D.6 3.下列各角不是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是(      )
A.1800°      B.540°       C.1900°      D.1440° 4.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  )
A.60°        B.80°        C.100°       D.120° 5.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72°,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A.5           B.6           C.7           D.8
6.把一张形状是多边形的纸片剪去其中某一个角,剩下的部分是一个四边形,则这张纸片原来的形状不可能是(  )
A.六边形      B.五边形      C.四边形      D.三角形 7.一个多边形的各个内角都等于108°,它是_______边形.
8.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440°,则这个多边形是______边形,过其中一个顶点可以作_______条对角线,这个多边形共有___________条对角线.
- 10 -
9.如果一个多边形的边数增加一条,那么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增加_______,外角和__________. 10.(2013•乐山)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45°.直线l与边AB,AD分别相交于点M,N,则∠1+∠2=_________.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1.如图所示,将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图(1)中可分割出2个三角形;图(2)中可分割出3个三角形;图(3)中可分割出4个三角形;由此你能猜测出,n边形可以分割出______个三角形. 12.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44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13.若两个多边形的边数之比为1∶2,内角和的度数之比为1∶3,求这两个多边形的边数.
14.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3倍少18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15.如图,四边形ABCD中,如果∠A与∠C互为补角,求证:∠B与∠D也互为补角.
16.如图,五边形ABCDE的内角都相等,且∠1=∠2,∠3=∠4,求x的值.
- 11 -
17.如图,求∠A+∠B+∠C+∠D+∠E+∠F的度数和.
18.已知一个多边形的最小的一个内角是120°,比它稍大的一个内角是125°以后依次每一个内角比前一个内角多5°,且所有内角的和与最大的内角的度数之比是63∶8,试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19.如图所示,小明从A点出发,沿直线前进8米后左转40°,再沿直线前进8米,又左转40°,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时, (1)整个行走路线是什么图形? (2)一共走了多少米?
20.如图,BC⊥CD,∠1=∠2=∠3,∠4=70°,∠5=∠6. (1)求证:AC⊥BD;
(2)求四边形ABCD各内角的度数;
(3)若AC=8,BD=6,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