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遇春在大学读书期间,就开始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并兼写散文,署名梁遇春,别署秋心、 驭聪、蔼一等。他的译著多达二、三十种,多是英国的,也有俄罗斯、波兰等东欧国家的, 其中以(英)《小品文选》、《英国诗歌选》影响较大,成为当时中学生喜好的读物。他的 散文则从 1926 年开始陆续发表在《语丝》、《奔流》、《骆驼草》、《现代文学》及《新 月》等刊物上;其中绝大部分后来集成《春醪集》(1930 年)和《泪与笑》(1934 年)出 版。他的散文总数不过五十篇,但独具一格,在现代散文史上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堪称 一家。好友冯至称他足以媲美中国唐代的李贺,英国的济慈,德国的诺瓦利斯。尽管梁遇春 不是诗人,他的散文却洋溢着浓浓的诗情,成就虽不能与这几位短命的诗人相比,然而短短 六年的丰富著述证明他们的才情与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