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专项练习题和答案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专项练习题和答案

来源:99网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专项练习题和答案

一、北师大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二年级下册应用题 1.下面是大兴超市一周的营业额情况记录表:

(1)填出每天的营业额大约是几千元。 (2)哪两天的营业额差不多?

(3)把五天的营业额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看图回答

(1)一共有多少袋麦子? (2)麦子比稻谷多多少袋? 3.圈出小兔子拔萝卜的时间。

4.汪老师带37名同学去公园坐摩天轮,每个车厢坐4人,至少需要坐几个车厢? 5.58个乒乓球,全部装完,需要几个盒子?

6.

(1)20元钱刚好买5份薯条,薯条多少钱一份? (2)小红拿20元钱买3个汉堡,应找回多少钱? (3)买一个汉堡、一杯饮料和一份薯条,一共要多少钱? 7.收萝卜。

(1)小灰兔的地里收了多少个萝卜?

(2)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地里一共收了多少个萝卜? 8.50个灯笼最快几天完成?

9.植树节期间,育才小学二年级同学植树253棵,三年级同学植树315棵,四年级同学植树423棵。 (1)问题: ? 315-253= 竖式计算:

(2)问题: ? 423-315= 竖式计算:

(3)请你再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问题: 列式: 竖式计算:

10.蛋糕店开业,每桌坐6位客人。 (1)来了35位客人,至少要准备几张桌子?

(2)服务员已经准备好27杯饮品,每人一杯,这些饮品最多可分几桌? 11.你认为怎样派车比较合理?

12.用30个▲拼下面的小船,可以拼出多少只?还剩几个▲?

13.学校图书室有24本《成语故事》. (1)每班发6本,可以发给几个班?

(2)每班发7本,可以发给几个班,还剩几本? 14.购物。

(1)明明带了30元钱可以买几个文具盒?

(2)红红带了120元钱,买了一辆玩具汽车,剩下的钱还够买一个书包吗?

15.学校组织合唱比赛活动,二年级参加了175人,三年级比二年级少参加48人,三年级参加合唱比赛有多少人?两个年级一共参加了多少人? 16.二年级(1)班37人去郊游。

(1)如果都租小汽车,最多可以坐满几辆车?剩余几人?

(2)如果都租面包车,至少要租几辆?

17.有60千克苹果,如果每筐装8千克,至少需要装多少筐?

18.27元最多可以买几杯果汁?

19.一根绳子长17米,每3米做一条跳绳,可以做几条跳绳,还剩几米? 20.小松鼠想把34颗松果全部装进盒子里,每盒最多装8个,至少需要几个盒子? 21.妈妈在甲超市买了5千克大米付了35元,爸爸在乙超市买了同样的大米8千克,付了60元。你认为哪家超市卖得便宜?请说明理由。

22.丽丽家、天天家、超市都在同一条路上,丽丽家离超市1600米,丽丽家和天天家相距200米,天天家离超市有多远?(画图表示出两种情况并解答出来) 23.一本课外书有46页,张华每天读9页,他多少天能读完这本课外书? 24.妈妈买了34米花布,每4米做一个窗帘,可以做几个窗帘?余几米布? 25.一共有22名同学,面包车限乘6人,小轿车限乘4人。 (1)如果都坐面包车,至少需要几辆? (2)如果都坐小轿车,至少需要几辆? (3)还可以怎样安排乘坐呢?

26.40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6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27.画一画,填一填。 (1)630-25=( )

(2)573+135=( )

28.学校、小明家和小虹家在同一条路上,你能求出小明和小虹家相距多少米吗?

29.为了吸引顾客,超市准备用“2支牙膏,3把牙刷”进行捆绑,制成礼盒再销售。 商品名称 数量 牙膏 牙刷 16支 23把

30.两位老师带着36名同学去游湖,每艘小船坐6人,至少需要租这样的小船几艘? 31.王老师和37名同学去公园坐摩天轮,每个车厢坐4人,至少需要坐几个车厢? 32.从160、720、250中任意取两个数,能组成多少个加、减算式?在下面写出来,并计算。

33.国庆节,学校设计校园楼顶的彩旗按红、黄、红、蓝、红、紫的顺序循环,共挂了50面。算一算,这些彩旗中红色彩旗有多少面?

34.有一匹19米长的布,剪成长度小于2米规格即为合格,那么最少需剪几次? 35.张老师带着二(1)班43名同学去坐船,每条船最多可坐6人,至少需要多少条船才能保证所有的人同时划船? □○□=□(条)……□(人) 答:至少需要( )条船。 36.写一写,画一画。

37.小明看一本47页的书,每天看7页,至少几天可以看完?

38.一堆棋子从左往右按

颗棋子时,一共用了多少颗白子? 39.3位老师带着48名同学去郊游。

这样的规律排列,到第38

40.在下面的图形里加一条线段。 (1)使它增加两个直角。

(2)使它增加三个直角。

【参】***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北师大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二年级下册应用题 1.(1)

(2)解:3988-30=98(元) 4075-3988=87(元) 87<98

所以星期四与星期五的营业额差不多。

(3)4972元>4075元>3988元>30元>3109 解

1

(2)解:3988-30=98(元) 4075-3988=87(元) 87<98

所以星期四与星期五的营业额差不多。

(3)4972元>4075元>3988元>30元>3109元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用千元作单位,求近似数,看百位上的数四舍五入,据此解答;

(2)根据题意,用减法求出相差较少的两天的营业额即可;

(3)比较相同位数的整数大小,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2.(1)解:700+800=1500(袋) 答:一共有1500袋麦子。

(2)解:1500-1000=500(袋) 答:麦子比稻谷多500袋。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要求一共有几

解析: (1)解:700+800=1500(袋) 答:一共有1500袋麦子。 (2)解:1500-1000=500(袋) 答:麦子比稻谷多500袋。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要求一共有几袋麦子,直接将两个粮仓的麦子袋数相加即可;

(2)要求麦子比稻谷多多少袋?麦子的袋数-稻谷的袋数=麦子比稻谷多的袋数,据此列式解答。

3.【解析】【分析】钟面被12个数字平均分成12大格,分针走过每个大格是5分钟,分针经过几个大格,就走了几个5分钟;时针在哪两个数字之间,表示几时多,例如:时针在2与3之间,表示2时多,分针指向数字

【解析】【分析】钟面被12个数字平均分成12大格,分针走过每个大格是5分钟,分针经过几个大格,就走了几个5分钟;时针在哪两个数字之间,表示几时多,例如:时针在2与3之间,表示2时多,分针指向数字几,就是几个5分钟,由此可知:9点半,时针在9和10中间,分针指向6,据此圈一圈。

4.37+1=38(人) 38÷4=9(个)……2(人) 9+1=10(个)

答:至少需要坐10个车厢。

【解析】【分析】至少需要坐车厢的个数=(同学的个数+1)÷每个车厢坐的人数,因为每个同学

解析: 37+1=38(人) 38÷4=9(个)……2(人) 9+1=10(个)

答:至少需要坐10个车厢。

【解析】【分析】至少需要坐车厢的个数=(同学的个数+1)÷每个车厢坐的人数,因为每个同学都要坐,所以至少需要坐车厢的个数就是将计算得出的商加1即可。

5.58÷6=9(盒)......4(个) 9+1=10(盒)

答:全部装完,需要10个盒子。

【解析】【分析】乒乓球总数÷装一盒需要的乒乓球数=可以装的盒数+余下的个数;可以装的盒数+1=

解析: 58÷6=9(盒)......4(个) 9+1=10(盒)

答:全部装完,需要10个盒子。

【解析】【分析】乒乓球总数÷装一盒需要的乒乓球数=可以装的盒数+余下的个数;可以装的盒数+1=需要的盒子数。

6.(1)20÷5=4(元) 答:薯条4元一份。 (2)20-3×5 =20-15 =5(元)

答:应找回5元。 (3)5+3+4 =8+4 =12(元)

答:一共要12元。 【解析】【分析】(

解析: (1)20÷5=4(元) 答:薯条4元一份。 (2)20-3×5 =20-15 =5(元) 答:应找回5元。 (3)5+3+4

=8+4 =12(元)

答:一共要12元。

【解析】【分析】(1)要求每份薯条的价钱,用总钱数÷买的薯条份数=每份薯条的价钱,据此列式解答;

(2)要求找回多少钱,用付出的钱数-每个汉堡的钱数×买的汉堡数量=找回的钱数,据此列式解答;

(3)要求买一个汉堡、一杯饮料和一份薯条,一共要多少钱?直接将三种食品的价钱相加即可解答。

7.(1)407-118=2(个) 答:小灰兔的地里收了2个萝卜。 (2)407+2=696(个)

答: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地里一共收了696个萝卜。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

解析: (1)407-118=2(个) 答:小灰兔的地里收了2个萝卜。 (2)407+2=696(个)

答: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地里一共收了696个萝卜。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用小白兔收的萝卜个数-小灰兔比小白兔少收的个数=小灰兔收的萝卜个数,据此列式解答;

(2)要求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地里一共收了多少个萝卜,将它们收的萝卜个数相加即可,据此列式解答。

8.50÷8=6(天)……2(个) 6+1=7(天)

答:最快7天完成。

【解析】【分析】用除法求出需要几天,如果有余数按照“进一法”解答。

解析: 50÷8=6(天)……2(个) 6+1=7(天) 答:最快7天完成。

【解析】【分析】用除法求出需要几天,如果有余数按照“进一法”解答。

9.(1)问题: 三年级同学比二年级同学多植多少棵树? 315-253=62(棵) 竖式计算:

(2)问题: 四年级同学比三年级同学多植多少棵树? 423-315=108(棵) 竖式计算:

(3

解析: (1)问题: 三年级同学比二年级同学多植多少棵树? 315-253=62(棵) 竖式计算:

(2)问题: 四年级同学比三年级同学多植多少棵树? 423-315=108(棵) 竖式计算:

(3)问题:四年级同学比二年级同学多植多少棵树? 列式:423-253=170(棵) 竖式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条件可知,二年级同学植树253棵,三年级同学植树315棵,算式315-253求的是 三年级同学比二年级同学多植多少棵树?据此补充问题,列竖式计算;

(2)根据条件可知,三年级同学植树315棵,四年级同学植树423棵,算式423-315求的是四年级同学比三年级同学多植多少棵树?据此补充问题,列竖式计算;

(3)根据条件,可以补充问题:四年级同学比二年级同学多植多少棵树?四年级同学植树棵数-二年级同学植树棵数=四年级同学比二年级同学多植的棵数,据此列式解答。

10.(1)35÷6=5(张)······5(人) 5+1=6(张)

答: 至少要准备6张桌子 。

(2)27÷6=4(桌)······3(杯) 答: 这些饮品最多可分4桌。

【解析】【分析】

解析: (1)35÷6=5(张)······5(人) 5+1=6(张)

答: 至少要准备6张桌子 。

(2)27÷6=4(桌)······3(杯) 答: 这些饮品最多可分4桌。

【解析】【分析】(1)要准备5张桌子,还余5人,这5人也需要1张桌子,故所得的桌子数+1=需要的桌子数。

(2)这些饮品可以分4桌,还余3杯,由于每桌坐6位客人,余下的3杯饮品不够分一桌,故最多分4桌。

11.解:(38+1)÷7=5(辆)……4(人)

答:派限乘客7人的车5辆,限乘客4人的车1辆。

【解析】【分析】比较合理的方法是尽量坐大车,且不能有空座;总人数÷每辆大车坐的人数=大车坐满的辆数+

解析: 解:(38+1)÷7=5(辆)……4(人) 答:派限乘客7人的车5辆,限乘客4人的车1辆。

【解析】【分析】比较合理的方法是尽量坐大车,且不能有空座;总人数÷每辆大车坐的人数=大车坐满的辆数+余下的人数;余下的人数是4人,刚好坐满一辆小车,据此解答。

12.解:30÷7=4(只)……2(个) 答:可以拼出4只,还剩2个▲。

【解析】【分析】7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小船,用三角形的总数除以7求出商和余数,商就是能拼成的只数,余数就是还剩下三角形的

解析: 解:30÷7=4(只)……2(个) 答:可以拼出4只,还剩2个▲。

【解析】【分析】7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小船,用三角形的总数除以7求出商和余数,商就是能拼成的只数,余数就是还剩下三角形的个数。

13.(1)解:24÷6=4(个) 答:每班发6本,可以发给4个班。

(2)解:24÷7=3(个)……3(本)

答:每班发7本,可以发给3个班,还剩3本。

【解析】【分析】(1)用总本数除以每班

解析: (1)解:24÷6=4(个) 答:每班发6本,可以发给4个班。 (2)解:24÷7=3(个)……3(本)

答:每班发7本,可以发给3个班,还剩3本。

【解析】【分析】(1)用总本数除以每班发的本数,根据6的乘法口诀求出可以发的班数;

(2)用总本数除以7求出商和余数,商就是可以发的班数,余数就是还剩的本数。

14.(1)解:30÷5=6(个) 答:可以买6个文具盒。

(2)解:120-70=50(元) 50元>45元

答:够买一个书包了。

【解析】【分析】(1)用带的钱数除以一个文具盒的钱数即可求出买

解析: (1)解:30÷5=6(个) 答:可以买6个文具盒。 (2)解:120-70=50(元) 50元>45元

答:够买一个书包了。

【解析】【分析】(1)用带的钱数除以一个文具盒的钱数即可求出买文具盒的个数; (2)用红红带的钱数减去一辆玩具汽车的钱数求出剩下的钱数,把剩下的钱数与一个书包的钱数比较后即可判断够不够。

15.解:175-48=127(人) 127+175=302(人)

答:三年级参加合唱比赛有127人。两个年级一共参加了302人。 【解析】【分析】三年级参加合唱比赛的人数=二年级参加的人数-三年级比

解析: 解:175-48=127(人) 127+175=302(人)

答:三年级参加合唱比赛有127人。两个年级一共参加了302人。

【解析】【分析】三年级参加合唱比赛的人数=二年级参加的人数-三年级比二年级少参加的人数;两个年级一共参加的人数=三年级参加的人数+二年级参加的人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16.(1)解:37÷4=9(辆)……1(人) 答:最多可以坐满9辆车,剩余1人。 (2)解:37÷9=4(辆)……1(人) 4+1=5(辆)

答:至少要租5辆。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有

解析: (1)解:37÷4=9(辆)……1(人) 答:最多可以坐满9辆车,剩余1人。 (2)解:37÷9=4(辆)……1(人) 4+1=5(辆) 答:至少要租5辆。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1)用郊游的人数除以每辆小汽车限乘的人数,所得的商是几,那么最多可以坐满几辆车,余数是即,那么剩余几个人;

(2)用郊游的人数除以每辆面包车限乘的人数,因为每个人都要去,所以将计算得出的商加1就是至少要租的辆数。

17.解:60÷8=7(筐)……4(千克) 7+1=8(筐)

答:如果每筐装8千克,至少需要装8筐。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有余数的除法,即用苹果的总重量除以每筐装的重量,因为这些苹果都要装车,所

解析: 解:60÷8=7(筐)……4(千克) 7+1=8(筐)

答:如果每筐装8千克,至少需要装8筐。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有余数的除法,即用苹果的总重量除以每筐装的重量,因为这些苹果都要装车,所以至少需要的筐数就是将计算得出的商加1即可。

18.27÷4=6(杯)……3(元) 答: 27元最多可以买6杯果汁。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有余数的除法应用,总钱数÷每杯果汁的价钱=购买的杯数……剩下的钱数,据此列式解答。

解析: 27÷4=6(杯)……3(元) 答: 27元最多可以买6杯果汁。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有余数的除法应用,总钱数÷每杯果汁的价钱=购买的杯数……剩下的钱数,据此列式解答。

19.17÷3=5(条)……2(米) 答:可以做5条,还剩2米。

【解析】【分析】用绳子总长度除以3,求出商和余数,商就是可以做的条数,余数就是还剩的米数。

解析: 17÷3=5(条)……2(米) 答:可以做5条,还剩2米。

【解析】【分析】用绳子总长度除以3,求出商和余数,商就是可以做的条数,余数就是

还剩的米数。

20.34÷8=4(个)……2(颗) 4+1=5(个)

答:至少需要5个盒子。

【解析】【分析】用松果的总数除以每盒最多装的个数求出商和余数,由于剩下的颗数还需要一个盒子,所以用商加上1就是需要盒

解析: 34÷8=4(个)……2(颗) 4+1=5(个)

答:至少需要5个盒子。

【解析】【分析】用松果的总数除以每盒最多装的个数求出商和余数,由于剩下的颗数还需要一个盒子,所以用商加上1就是需要盒子的总数。

21.35÷5=7(元) 60÷8=7(元)……4(元) 答:甲超市卖得便宜。

【解析】【分析】先用总价除以数量算出单价。妈妈在甲超市买的米单价:35÷5=7(元),爸爸买的米单价:60÷8=7(元

解析: 35÷5=7(元) 60÷8=7(元)……4(元) 答:甲超市卖得便宜。

【解析】【分析】先用总价除以数量算出单价。妈妈在甲超市买的米单价:35÷5=7(元),爸爸买的米单价:60÷8=7(元)……4(元),所以爸爸买的米比妈妈买的米的单价要高。所以在甲超市买米比较便宜。

22.解:①, 1600-200=1400(米) ②,

200+1600=1800(米)

答:天天家离超市可能是1400米或1800米。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有两种情况:①天

解析: 解:① 1600-200=1400(米)

200+1600=1800(米)

答:天天家离超市可能是1400米或1800米。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有两种情况:①天天家在丽丽家与超市之间,丽丽家与超市的距离-天天家与丽丽家的距离=天天家与超市的距离;②丽丽家在天天家与超市之间,丽丽家与超市的距离+天天家与丽丽家的距离=天天家与超市的距离,据此作图,并列式解答。

23.解:46÷9=5(天)……1(页) 5+1=6(天)

答:他6天能读完这本课外书。

【解析】【分析】用总页数除以每天读的页数求出商和余数,由于余下的页数还需要1天,所以用商加上1即可求出读完这本

解析: 解:46÷9=5(天)……1(页) 5+1=6(天)

答:他6天能读完这本课外书。

【解析】【分析】用总页数除以每天读的页数求出商和余数,由于余下的页数还需要1天,所以用商加上1即可求出读完这本书需要的天数。

24.解:34÷4=8(个)……2(米) 答:可以做8个窗帘,余2米布。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花布的总米数÷每个窗帘需要的米数=可以做的窗帘个数……剩下的米数,据此列式解答。

解析: 解:34÷4=8(个)……2(米) 答:可以做8个窗帘,余2米布。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花布的总米数÷每个窗帘需要的米数=可以做的窗帘个数……剩下的米数,据此列式解答。

25.(1)解:22÷6=3(辆)……4(人) 3+1=4(辆)

答:如果都坐面包车,至少需要4辆。 (2)解:22÷4=5(辆)……2(人) 5+1=6(辆)

答: 如果都坐小轿车,至少需要6

解析: (1)解:22÷6=3(辆)……4(人) 3+1=4(辆)

答:如果都坐面包车,至少需要4辆。 (2)解:22÷4=5(辆)……2(人) 5+1=6(辆)

答: 如果都坐小轿车,至少需要6辆。 (3)解:22÷6=3(辆)……4(人) 4÷4=1(辆)

答:还可以坐3辆面包车和1辆小轿车。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总人数÷每辆面包车的限乘人数=坐满的辆数……剩下的人数,不管剩下几人,都需要再多准备一辆面包车;

(2)总人数÷每辆小轿车的限乘人数=坐满的辆数……剩下的人数,不管剩下几人,都需要再多准备一辆小轿车;

(3)根据题意可知,先租3辆面包车,剩下的租1辆小轿车,刚好坐满。

26.解:40÷6=6(条)……4(人) 6+1=7(条)

答:他们至少要租7条船。

【解析】【分析】学生总数÷每条船最多坐的人数=坐满人的船的条数+余下的人数;因为余下的人数也需要坐一条船,所以坐满

解析: 解:40÷6=6(条)……4(人) 6+1=7(条)

答:他们至少要租7条船。

【解析】【分析】学生总数÷每条船最多坐的人数=坐满人的船的条数+余下的人数;因为余下的人数也需要坐一条船,所以坐满人的船的条数+1=至少要租的船的条数。

27.(1)630-25=605

(2)573+135=708

【解析】【分析】(1)被减数在右侧,差在左侧,中间部分是减数;(2)第一个加数在左侧,和在右侧,中间部分是两一个加数。

解析: (1)630-25=605

(2)573+135=708

【解析】【分析】(1)被减数在右侧,差在左侧,中间部分是减数;(2)第一个加数在左侧,和在右侧,中间部分是两一个加数。

28.①240+390=630(米) ②390-240=150(米)

答:小明和小虹家相距630米或者150米。

【解析】【分析】分两种情况考虑:①小明和小虹在学校两侧,那么两家的距离就是两家

解析: ①240+390=630(米) ②390-240=150(米)

答:小明和小虹家相距630米或者150米。

【解析】【分析】分两种情况考虑:①小明和小虹在学校两侧,那么两家的距离就是两家分别到学校的距离和;②小明和小虹在学校的同一侧,那么用减法计算两家的距离。

29.解:16÷2=8(个) 23÷3=7(个)……2(把) 7<8

答:可以制成7个礼盒。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分别用除法求出牙膏、牙刷可以装的盒数,然后取较少的盒数配套组成礼盒,据此

解析: 解:16÷2=8(个) 23÷3=7(个)……2(把) 7<8

答:可以制成7个礼盒。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分别用除法求出牙膏、牙刷可以装的盒数,然后取较少的盒数配套组成礼盒,据此列式解答。

30.(36+2)÷6 =38÷6

=6(艘)……2(人) 6+1=7(艘)

答:至少需要租7艘这样的小船。

【解析】【分析】用加法计算出老师和学生的总人数,用总人数除以每艘小船坐的人数求

解析: (36+2)÷6 =38÷6

=6(艘)……2(人)

6+1=7(艘)

答:至少需要租7艘这样的小船。

【解析】【分析】用加法计算出老师和学生的总人数,用总人数除以每艘小船坐的人数求出商和余数,由于余下的人还需要1艘船,因此用商加上1即可求出至少需要租船的艘数。

31.解:(37+1)÷4 =38÷4

=9(个)......2(人) 9+1=10(个)

答:至少需要坐10个车厢。

【解析】【分析】用学生数加上1个老师就是总人数,用总人数除以每个车厢

解析: 解:(37+1)÷4 =38÷4

=9(个)......2(人) 9+1=10(个)

答:至少需要坐10个车厢。

【解析】【分析】用学生数加上1个老师就是总人数,用总人数除以每个车厢坐的人数求出商和余数,由于余下的人数还需要1个车厢,所以用商加上1即可求出至少需要车厢的个数。

32.答:160+720=880 ;

160+250=410 ;

720+250=970 ;

720-160=560 ;

720-250=470 ; 250-160=90 。

解析: 答:160+720=880

160+250=410

720+250=970

720-160=560

720-250=470

250-160=90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从三个数中任意选择其中的两个数,写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一共可以写6个,据此解答,然后列竖式计算。

33.50÷6=8……2(面) 3×8+1=25(面)

答:这些彩旗中红色彩旗有25面。

【解析】【分析】一组循环共6面旗,共有8组但余2面,每组旗中有3面红色旗,共计24面红色旗。因为剩余2面旗中

解析: 50÷6=8……2(面) 3×8+1=25(面)

答:这些彩旗中红色彩旗有25面。

【解析】【分析】一组循环共6面旗,共有8组但余2面,每组旗中有3面红色旗,共计24面红色旗。因为剩余2面旗中有1面红色旗,所以共有25面红色旗。

34.19÷2=9(段)……1(米) 9+1-1=9(次) 答:最少需剪9次。

【解析】【分析】用布的总长度除以2求出剪的段数和余数;余下1米也是1段;一共有9+1=10(段),剪的次数要比段数少1

解析: 19÷2=9(段)……1(米) 9+1-1=9(次) 答:最少需剪9次。

【解析】【分析】用布的总长度除以2求出剪的段数和余数;余下1米也是1段;一共有9+1=10(段),剪的次数要比段数少1,由此计算即可。

35.44÷6=7(条)……2(人) 答:至少需要船。

【解析】【分析】张老师和43名同学共44人,用44除以7求出商和余数,由于余下的人数还需要1条船,因此用商加上1就是至少需要船的条数。

解析: 44÷6=7(条)……2(人) 答:至少需要船。

【解析】【分析】张老师和43名同学共44人,用44除以7求出商和余数,由于余下的人数还需要1条船,因此用商加上1就是至少需要船的条数。

36.【解析】【分析】钟面被12个数字平均分成12大格,分针走过每个大格

是5分钟,分针经过几个大格,就走了几个5分钟;时针在哪两个数字之间,表示几时多,例如:时针在2与3之间,表示2时多,分针指向数字

【解析】【分析】钟面被12个数字平均分成12大格,分针走过每个大格是5分钟,分针经过几个大格,就走了几个5分钟;时针在哪两个数字之间,表示几时多,例如:时针在2与3之间,表示2时多,分针指向数字几,就是几个5分钟,据此写出钟面上的时刻; 钟面上,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两个数字之间,就是几时半;据此补充时针或分针。

37.解:47÷7=6(天)……5(页) 6+1=7(天)

答:至少7天可以看完。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有余数的除法计算,即用这本数的页数除以每天看的页数,因为要看完,所以至少需要的天数就是

解析: 解:47÷7=6(天)……5(页) 6+1=7(天)

答:至少7天可以看完。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有余数的除法计算,即用这本数的页数除以每天看的页数,因为要看完,所以至少需要的天数就是将计算得出的结果加起来即可。

38.38÷8=4(组)......6(颗) 3×4+3=12+3=15(颗) 答:一共用了15颗白子。

【解析】【分析】3白5黑,8颗棋子看做一组,38颗棋子一共4组余下6颗,4组里面有12

解析: 38÷8=4(组)......6(颗) 3×4+3=12+3=15(颗) 答:一共用了15颗白子。

【解析】【分析】3白5黑,8颗棋子看做一组,38颗棋子一共4组余下6颗,4组里面有12颗百子,剩下的6颗里面有3个白子,据此解答。

39.解:(48+3)÷6=8(顶)……3(人) 8+1=9(顶)

答:至少要搭9顶帐篷。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总人数,老师人数+学生人数=总人数;总人数÷每顶帐篷最多可以住的人数=

解析: 解:(48+3)÷6=8(顶)……3(人) 8+1=9(顶)

答:至少要搭9顶帐篷。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总人数,老师人数+学生人数=总人数;总人数÷每顶帐篷最多可以住的人数=可以住满的帐篷数量……剩下的人数,不管剩下几人,都需要再多搭一顶帐篷,据此列式解答。

40.(1)使它增加两个直角:

(2)使它增加三个直角:

【解析】【分析】(1)在一个平行四边形中加一条线段,使它增加两个直角,可以从一条边上除顶点外的一点向对边画高,据此作图; (2)在一个

解析: (1)使它增加两个直角:

(2)使它增加三个直角:

【解析】【分析】(1)在一个平行四边形中加一条线段,使它增加两个直角,可以从一条边上除顶点外的一点向对边画高,据此作图;

(2)在一个直角梯形中加一条线段,使它增加三个直角,可以从上底的非直角顶点向对边画高,据此作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