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乳腺肉瘤50例临床分析

乳腺肉瘤50例临床分析

来源:99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山东医药2007年第47卷第9期 乳腺肉瘤5 0例临床分析 吴 斌 (临沂市肿瘤医院,山东临沂276001) [摘要]对5O例乳腺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叶状囊肉瘤32例.恶性淋巴瘤4例, 癌肉瘤6例,纤维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脂肪肉瘤2例,平滑肌肉瘤1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予手 术治疗加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随访3个月~21 a.5 a生存率为84.2 (32/38).10 a生存率为81.8 Ao(18/ 22)。认为对疑有乳腺肉瘤患者应常规行术中快速病理检查。乳腺叶状囊肉瘤等较少发生淋巴转移者,如瘤体较大 宜行全乳腺切除术,瘤体较小者可行保乳手术。对癌肉瘤、恶性淋巴瘤等易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者,应行乳腺癌改 良根治术。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腺肉瘤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2—266X(2007)09—0042—02 1980年6月~2006年9月,我们共收治乳腺恶 瘤,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等。②混合来源:叶状囊 性肿瘤患者3 941例,其中乳腺肉瘤5O例(1.27%)。 肉瘤和癌肉瘤。本病ll缶床较少见,占乳腺恶性肿瘤的 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以提高 0.5 ~3.oH[1],本组为1.4%,与文献报道相符。本 乳腺肉瘤的诊治水平。 病发病年龄较乳腺癌早,国外报道发病年龄49~51 1 资料分析 岁,国内发病年龄较国外早,蔡建强等[2]报道平均发 本组男1例,女49例;年龄22~77岁,平均 病年龄为39.5岁,本组为43.2岁。乳腺肉瘤临床上 43.2岁。病史1个月~21 a。肿瘤直径2~21 cm。本 多以无痛性肿块就诊,肿物生长较迅速,且多较巨 组2O例患者术前诊断为乳腺纤维腺瘤或巨大纤维 大。转移途径以血行转移为主,淋巴转移较少见 腺瘤,术后病理报告为乳腺肉瘤;6例术前诊断为乳 (<10 )E33。本组有腋窝淋巴转移者占8 (4/50), 腺癌;24例术前诊断为乳腺肉瘤或疑为乳腺肉瘤,经 处于较高水平,可能与本组恶性淋巴瘤和癌肉瘤所 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肉瘤。本组叶状囊肉 占比例较高有关。不同组织来源的乳腺肉瘤的l 床 瘤32例,恶性淋巴瘤4例,癌肉瘤6例,纤维肉瘤2 表现、诊治方法及预后各不相同。 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脂肪肉瘤2例,平滑肌 2.1 叶状囊肉瘤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叶状囊肉瘤 肉瘤1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腋窝淋巴结阳性者4 为恶性分叶状肿瘤,是由良性腺上皮和恶性间叶组 例。本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全乳腺切除术31 织混合组成的恶性肿瘤 ]。叶状囊肉瘤可发生于任 例,全乳腺切除加低位腋窝清扫术4例,乳腺癌改良 何年龄,但以中年女性为多见,中位年龄44岁。左文 根治术1O例,局部广泛切除加带蒂背阔肌肌皮瓣移 述等[5]认为该瘤年轻患者居多,年龄>4O岁者少 植术重建乳房3例,保乳手术(局部广泛切除)2例。 见。叶状囊肉瘤在乳腺肉瘤中最为多见,占7O%~ 腋窝淋巴结阳性者术后放疗(放疗方式和剂量与乳 8O%[1 ],蔡建强等[2]报道占62%,本组为64 。对年 腺癌术后辅助放疗相同)4例,化疗1O例(4例恶性 轻患者特别是青春发育期女性,即使查见核像 淋巴瘤患者以CHOP方案化疗4个疗程,6例癌肉 亦不能冒然诊断为叶状囊肉瘤,还应综合考虑肿瘤 瘤患者以CAF方案化疗4---6个疗程)。失访2例(按 边界、核像数目、细胞密度、异形性等,以免不必 死亡计算)。随访时间3个月~21 a,5 a生存率为 要的乳房切除。另外,对低度恶性的乳腺叶状囊肉 84.2%(32/38),10 a生存率为81.8 (18/22)。无1 瘤,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有一定难度,需靠普通病理检 例出现术后胸壁复发。死亡6例,死亡原因肺转移3 查确诊。病理诊断为乳腺纤维腺瘤,但多次手术后复 例、脑转移1例、骨转移1例、全身广泛转移1例。 发者(特别是瘤体较大且术后短期内复发者),亦应 2讨论 考虑为低度恶性的叶状囊肉瘤,并予多层次切片以 乳腺肉瘤是指发生于乳腺间叶组织的恶性肿 求明确诊断。已确诊的叶状囊肉瘤均应手术切除,但 瘤,按其组织来源可分为两类:①间叶组织来源:如 手术切除范围尚有争议。笔者认为应根据病理分级 间质肉瘤、脂肪肉瘤、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 来制定手术方案:①高度恶性者宜行全乳腺切除术。 4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山东医药2007年第47卷第9期 ②直径>5 cm的低度恶性肿瘤宜采取全乳腺切除 在全乳腺切除术后,配合以ADM为主的方案化疗。 术,<5 cm的低度恶性肿瘤可行瘤体加周围组织广 2.5脂肪肉瘤 十分罕见,国内外文献均仅见散在 泛切除加带蒂背阔肌肌皮瓣移植术重建乳房、,或行 的个案报道。发病年龄16~76岁,以45.- ̄60岁多见; 保乳手术(不行腋窝清扫)。低度恶性者无需放疗和 肿瘤质地相对较软,边界较清,活动度大,多无皮肤、 化疗,高度恶性或有远处转移者可予异环磷酰胺、多 胸肌、乳头粘连侵犯,临床诊断困难。本组2例脂肪 柔比星、顺铂及依托泊苷等药物化疗。 肉瘤,其中1例为黏液性,1例为多形性,年龄分别为 2.2恶性淋巴瘤 临床较少见,占结外恶性淋巴瘤 的1.7 ~2.2 ,乳腺恶性肿瘤的0.04 ~0.5 , 25、43岁,肿瘤体积较小,发展较慢,无典型肉瘤表 现,术前均误诊为乳腺纤维腺瘤而行肿物切除术,后 占乳腺肉瘤的1O 左右,大约有1oH的患者呈双侧 经病理证实为脂肪肉瘤而行全乳腺切除术。乳腺脂 发病。蔡建强等[2]报告恶性淋巴瘤占同期恶性肿瘤 肪肉瘤预后良好,本组2例患者术后分别随访12、17 的0.045 ,占全组的10. 。本组4例(8 ),其中 a,均健在。 2例为双侧,均行仿根治术,2例腋淋巴结有转移, 2.6平滑肌肉瘤较罕见。左文述等L5 报道乳腺病 (其中1例男性患者为双侧腋淋巴结转移)。对乳腺 检4 956例,仅发现1例平滑肌肉瘤。本病临床表现 恶性淋巴瘤应注意鉴别是原发于乳腺,还是全身恶 类似乳腺叶状囊肉瘤,需经组织学检查确诊。本组1 性淋巴瘤的局部表现。原发于乳腺的恶性淋巴瘤易 例58岁女性患者,术前疑乳腺肉瘤,行乳腺癌根治 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宜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但对 术,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平滑肌肉瘤,未行术后化、 瘤体较小且无明显腋淋巴结肿大者可行全乳腺切除 放疗等,随访15 a无复发、转移。 术或保留乳房手术,术后按恶性淋巴瘤行规范化疗。 2.7恶性神经鞘瘤 发生于乳腺的恶性神经鞘瘤 2.3乳腺癌肉瘤乳腺癌肉瘤临床很少见。真正意 临床未见报道,本组1例,患者女,3O岁,因左乳肿物 义上的癌肉瘤指:①纤维腺瘤中的上皮成分和间质 5 d而于5个月前行肿物切除术(肿物大小约2 cm× 成分均发生恶变;②良性叶状肿瘤中的上皮成分和 2 cm×2 cm,质韧,偏硬)。术后局部疼痛(较轻),1个 间质成分均发生恶变;③恶性叶状肿瘤中的上皮成 月前局部变硬,皮肤发青,热敷后发现肿物,生长较 分发生恶变。蔡建强等[2]报道29例乳腺肉瘤,癌肉瘤 快。查体发现左乳外上明显不规则隆起,肿物约5 cm 4例(13.7 )。本组5O例乳腺肉瘤中癌肉瘤6例 ×7 cm×4 cm大小,中间有约3 cm×3 cm皮肤呈暗 (12 )。癌肉瘤多发生于中年妇女,年龄多在45岁 红色,肿物部分质韧,部分质硬,与皮肤粘连,同侧腋 左右。本组6例患者中3例为中年女性,2例为老年 窝淋巴结无肿大,行穿刺细胞学检查示乳腺上皮细 女性,1例年仅22岁,但病理为高度恶性,术后均用 胞异形性重度。考虑为乳腺癌,先行肿物切除术,术 CAF(CTX、ADM、5一FU)方案化疗4个疗程,随访 中快速病理报告为恶性,考虑为恶性神经鞘瘤,行左 12 a无复发和转移。乳腺癌肉瘤病史较短,肿物生长 乳腺全切加低腋窝清扫术,术后病理报告为左乳腺 迅速,易误诊为乳腺癌,术前多难确诊且易发生腋窝 恶性神经鞘瘤(低度恶性),腋窝13个淋巴结均未查 淋巴结转移。由于乳腺癌肉瘤具有癌和肉瘤两种成 见转移。随访6 a无复发、转移。 分,因此应按乳腺癌进行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2.4乳腺纤维肉瘤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乳腺 [1]曹月敏,王国佩.乳腺外科学[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 纤维肉瘤在乳腺肉瘤中较多见,一般占乳腺肉瘤的 社,1991:352—363. 7 ~1O ,仅次于叶状囊肉瘤。乳腺恶性纤维组织 E2]蔡建强,邵永孚,余宏超,等.29例乳腺肉瘤临床治疗分析[J].中 华外科杂志,1997,35(10):589. 细胞瘤较少见,且难与乳腺纤维肉瘤鉴别。本组乳腺 [3]姚祥,唐树森,吴诚义,等.乳房叶状囊内瘤的预测和治疗选择 纤维肉瘤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2例,但首次病 [J].实用肿瘤杂志,1994,9(11):13. 理诊断3例为乳腺纤维肉瘤,复习病理切片才缺诊 [4]沈镇宙,邵志敏.乳腺肿瘤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其中1例为乳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肉瘤预 2005:156-170. 后好,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预后不佳。对低度恶性的 [5]左文述,徐忠法,刘奇.现代乳腺肿瘤学[M].2版.济南t山东科 学技术出版社,2006:1355—1366. 纤维肉瘤,可行全乳腺切除术,且无需术后放、化疗。 (收稿日期:2006—11-28) 恶性程度较高的纤维肉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