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油茶籽油加工和油茶资源综合利用

油茶籽油加工和油茶资源综合利用

来源:99网
2010年第35卷第9期             中 国 油 脂13

油脂加工

油茶籽油加工和油茶资源综合利用

罗晓岚,朱文鑫

1

2

(11河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郑州450052;21合肥金籽花油脂装备有限公司,合肥230031)

摘要:介绍了油茶籽油的理化特征和油茶籽的组成,详细论述了油茶籽制油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对油茶资源的综合利用情况进行了阐述。油茶籽油富含油酸和亚油酸及生育酚、角鲨烯等天然成分,是一种营养、安全的食用油。同时油茶籽油具有护肤、吸收紫外线等功效,茶皂素具有起泡、去污、止咳、利尿、杀虫等功效。因此,油茶籽油、茶皂素在化妆品、日用品、医药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油茶是值得我国大力发展的特有植物资源。关键词:油茶籽;油茶籽油;制油;油茶;综合利用

中图分类号:TS22;TQ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7969(2010)09-0013-05

Processingtechnologyofoil-teacamelliaseedoiland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ofcamelliaoleiferaresources

12

LUOXiaolan,ZHUWenxin(11AdultEducationCollege,HenanUniversityofTechnology,Zhengzhou450052,China;

2.HefeiJinzihuaOilandFatEquipmentCo.,Ltd.,Hefei230031,China)

Abstract:Thephysicochemicalcharacteristicsofoil-teacamelliaseedoilandthecompositionofoil-teacamelliaseedwereintroduced.Theprocessingtechnologyandadvertentitemsoftheoil-teacamelliaseedoilweredescribed,andthecomprehensiveutilizationofcamelliaoleiferaresourceswasintroduced.Theoil-teacamelliaseedoilisrichinoleicacid,linoleicacid,tocopherol,andsqualene,anditisanu2tritionalandsafeedibeoil.Theoil-teacamelliaseedoilhasthecharactersofskincareandultravioletabsorption;theteasaponinintheoilhastheeffectsoffoaming,decontamination,hustenmildernd,diure2sisanddesinsection,sotheyarewidelyusedincosmetics,dailynecessities,medicineandsoon.Theca2melliaseedoilandtheteasaponinpossesswideappliedprospects,andcamelliaoleiferaisaspecialre2sourcewhichisworthvigorouslydevelopinginourcountry.

Keywords:oil-teacamelliaseed;oil-teacamelliaseedoil;oilextraction;camelliaoleifera;compre2hensiveutilization

  油茶籽油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南方地区人民喜爱的食用油。科学检测表明,油茶籽油经科学精制后,各项指标基本上达到了FAO和WHO推荐的最佳食用油标准。油茶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较稳定的油酸,不稳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少,油中又富含生育酚、角鲨烯等天然抗氧化剂,因此油茶籽油稳定性好,不易氧化酸败。油茶籽油烟点高,热稳定性好,在烹调过程中不易因油温升高和重复使用

收稿日期:2010-01-05

作者简介:罗晓岚(19),女,副教授,主要从事油脂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及教学工作(E2mail)lxl3879@163.com。

而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烹调环境卫生。总之,油茶籽油是一种安全的食用油。

通过对油茶籽油不断深入的研究发现,长期食

用油茶籽油具有明显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作用,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基本不变,从而明显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此,油茶籽油是一种具有多种保健作用的功能性食用油。

总之,油茶籽油色、香、味俱佳,营养丰富,安全、保健,符合现代饮食追求的“天然、营养、安全、保健”的新时尚,是一种优质食用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4

1 油茶籽油的理化特征

CHINAOILSANDFATS              2010Vol135No19

(1)液压榨油机。液压榨油机是一种传统的小

  纯净的油茶籽油是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市售油茶籽油因含有少量的生育酚、叶绿素、叶黄素等有机色素而呈淡黄色。油茶籽油是典型的不干性油,其理化特征参数见表1。

表1 油茶籽油与橄榄油的理化特征参数对比指标或组成   碘值(I)/(g/100g)皂化值(KOH)/(mg/g)相对密度(20℃/4℃)折光指数(25℃)油酸含量/%亚油酸含量/%不皂化物含量/%VE含量/(mg/kg)

油茶籽油

83~193~19601912~019181.467~1.469

74~877~140.5~0.9510~750

型榨油机,生产过程是间歇的。用液压榨油机压榨油茶籽,对预处理的要求是:剥壳并尽可能将仁中的壳分离干净;仁破碎成较小的颗粒,有条件最好进行轧坯;用平底锅或转筒锅炒料后压榨。其工艺特点是:操作技术要求低,出油率较高,毛油品质较好,但劳动强度较大。该机的适用场合是:小处理量、小作坊生产,单台日处理量1t左右。

(2)小型动力螺旋榨油机。小型动力螺旋榨油机是连续式榨油机,代表机型为95型榨油机,目前有多种变型或改进设计。用小型动力螺旋榨油机压榨油茶籽,对预处理的要求是:籽粒应破碎成较小的颗粒,有条件最好进行轧坯;用平底锅或转筒锅炒料;剥壳不是必选工序。其工艺特点是:操作技术要求低,出油率较高,毛油品质比液压榨油机榨出的差,劳动强度比液压机小。该机的适用场合是:小处理量、小作坊生产,单机日处理量5t左右。使用这种榨油机应该注意的是:榨油机易出现打滑不吃料现象,尤其油茶籽去壳压榨更易出现这种情况。对榨油机做适当改造可消除这种隐患。

(3)大中型动力螺旋榨油机。大中型动力螺旋榨油机适用于大中型、连续化、大处理量的制油工厂。用其压榨油茶籽,对预处理的要求是:油茶籽应清理干净,破碎成较小的颗粒,然后进行轧坯,用多层(如五层)蒸炒锅对料坯进行蒸炒处理。其工艺特点是:生产连续,劳动强度低,出油率较低,常用于预榨(后接浸出工艺)工序,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和小型动力螺旋榨油机一样,该机在生产中也需要注意出现打滑不吃料现象,设计时选好机型或对榨油机做适当改造可消除这种隐患。

大中型动力螺旋榨油机视处理油料和处理量的不同分为多种机型,从结构上分为单螺旋和双螺旋两大类。现举例说明它们的特点。

实例1:LYZX18型冷榨机。该机属于单螺旋机型,带有强制进料装置,可有效防止榨油机不吃料或进料搭桥现象,适用于压榨脱壳油茶籽、核桃仁、杏仁、桃仁、脱皮油菜籽、花生仁等植物油料。它具有以下特点:①压榨油色泽浅、杂质少、营养物质损失少;②压榨饼蛋白质破坏程度小,有利于蛋白质的充分利用;③入榨温度低(10~50℃),节省蒸汽;④压榨过程中油料未与任何溶剂、酸、碱、白土、化学添加剂接触,加工出的油和饼粕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损失少,饼粕蛋白质含量高。

实例2:202-3型螺旋预榨机。它是一种单螺

橄榄油

80~88188~19601910~019161.468~1.470

65~854~150.5~1.570~190

  从表1可以看出,油茶籽油与橄榄油的理化特征和脂肪酸组成相近,对人体有益的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甚至高于橄榄油,所以油茶籽油常被誉作“东方橄榄油”。2 油茶籽毛油的生产211 油茶籽的预处理

  油茶籽预处理工艺为:油茶籽→清理→剥壳→破碎→轧坯→蒸炒。

清理的目的就是清除油茶籽中的杂质,常用的方法有筛选、风选、磁选和比重去石等,在此不作赘述。

剥壳的目的是将油茶籽的一层硬质外壳剥开去除。分为剥壳和仁壳分离两个工序。适合油茶籽剥壳的设备主要有齿辊剥壳机和离心剥壳机。仁壳分离多用仁壳分离筛,也可用风力分选器。

破碎的目的是将油茶籽破碎为适当大小的粒瓣,为后续工序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出油率,一般可选用齿辊破碎机。

轧坯的目的是将油茶籽粒瓣轧成薄片,从而有利于提高出油率。

蒸炒的目的是破坏油料细胞结构,促使蛋白质变性和有害物质与蛋白质结合,从而提高出油率并改善毛油品质。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工序并非必须全部采用,生产中要根据所选的工艺和设备不同,适当选用其中若干个工序即可。212 压榨

  油茶籽的压榨是提取毛油的第一道工序,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工艺。设备有多种,现分别介绍如下:

2010年第35卷第9期             中 国 油 脂15

旋连续榨油机,适用于植物油厂预榨-浸出或两次压榨工艺。它的特点为:①处理量较大,所需车间面积小,动力消耗少,操作、管理和保养工作相应减少;②榨出的饼结构疏松,有利于溶剂渗透,饼的含油率和水分均适合于溶剂浸出;③榨出的油质量较好。

实例3:SSYZ30型双螺旋榨油机。该机为双螺旋连续式榨油机,带有强制进料装置,既可冷榨,也可热榨,冷榨一般适用于柔软性油料,如脱壳油茶籽、核桃仁、花生仁、脱皮油菜籽等,双螺旋结构及强制进料装置提高了对油料的推进力,可有效防止榨油机打滑不吃料或进料搭桥等现象。213 油茶籽预处理和榨油过程的两点分析21311 油茶籽带壳压榨和去壳压榨的优缺点

(1)去壳压榨。优点:①可提高出油效率。油

出油,且压榨后饼中残油较低。基于这一点,油茶籽特别适合于间歇式液压榨油机压榨,操作过程也相对简单稳定。但液压榨油机一般产量较小,不适合于规模化生产线,规模化制油生产线一般应选用连续式动力螺旋榨油机。

表2 油茶籽的组成

成分油分蛋白质粗纤维茶皂素

含量/%

40~6093.3~4.98~16

成分淀粉鞣质灰分

含量/%

250.572.4~2.6

  从表2也可看出,油茶籽中富含淀粉、茶皂素等

胶黏性物质,因此在用动力螺旋榨油机压榨时,易出现出油段提前,不吃料,榨膛抱死等技术问题。特别是95型、200型、202型等传统型动力螺旋榨油机,由于无强制进料装置,仅靠喂料叶送料,而油茶籽又特别容易出油,在喂料叶的挤压下即有大量油被挤出,并汇集在进料斗下部,使料坯、喂料叶及进料端榨螺均泡在油中,从而导致榨螺打滑而无法吃料,已进入榨膛的料坯由于无后续料坯的推进又无法排出,很快便牢固地粘在榨螺上,使榨螺成为光滑的圆柱,在机内空转,导致生产无法进行,处理不当还会引起榨油机爆膛等设备事故。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选择适合油茶籽压榨的动力螺旋榨油机,如带强制进料装置的双螺旋榨油机等。如必须使用传统的动力螺旋榨油机,则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在喂料轴下端壳体的适当部位钻出适当形状和大小的出油孔,并加大前档榨条的出油缝隙等。实践表明,这些方法若使用得当,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214 浸出

茶籽壳含油量很低,甚至低于浸出粕残油,因此去壳加工有利于减少油分损失,提高出油效率。②有利于提高油品质量。壳中色素较多,水分低,加工过程中受热易炭化,因而带壳加工油色深、品质差,而去壳加工则有利于提高油品质量。③有利于提高粕的质量。壳中营养成分甚少,有害成分较多,加之壳质硬脆,适口性差,色泽深暗,感观差,因此去壳加工有利于提高粕的质量。④可减轻机器磨损,提高设备及其配件的使用寿命,降低加工成本。⑤可提高设备的处理量。缺点:①需增加剥壳和仁壳分离设备,增加设备投资,延长工艺路线;②去壳后茶籽仁黏性大,轧坯时易粘辊;③去壳后生坯在蒸炒时散落性差,易结团,使料坯生熟不均;④无壳茶籽仁料坯塑性大,弹性差,压榨时易导致榨机难进料,榨膛压力难形成,料在榨膛内易打滑抱死,使压榨生产难以正常进行;⑤去壳后压榨饼在浸出时溶剂和混合油渗透性差,易导致粕残油升高;⑥去壳后湿粕在蒸脱机内更易结团,导致蒸脱不彻底,出粕困难。

(2)带壳压榨。优点:①不需要剥壳及仁壳分离设备,工艺路线短,设备投资省;②壳的存在可增大料坯的散落性,减小黏性,增大弹性,减小可塑性,因而可缓解去壳加工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缺点:①出油率较低;②毛油色泽较深、品质较差;③粕的品质和利用价值较低;④机件磨损较大、设备维修费用较高;⑤设备处理量较低。

21312 动力螺旋榨油机不吃料的原因及对策 为

  油茶籽饼的浸出过程与一般油料基本相同,这里不做过多介绍,只特别强调两点:①油茶籽压榨饼和湿粕结构粗糙,摩擦力和内摩擦力都很大,因而输送阻力大,特别是湿粕刮板向蒸脱机送料尤其困难;②油茶籽湿粕在蒸脱机内易吸水结团,导致出粕困难。因此,用于油茶籽饼浸出的输送机械和蒸脱机在结构设置上应充分考虑这一点。特别值得提醒的是:若蒸脱机因故突然停机,必须在蒸完溶剂后,趁热清除机内存料,否则,存料冷却后会整体板结成坚实的料柱,再要清除将十分困难。3 油茶籽油的精炼

了说明动力螺旋榨油机压榨油茶籽不吃料的原因,我们先介绍一下油茶籽的组成,具体见表2。由表2可知,油茶籽中蛋白质含量低,油路畅通,只要料坯预处理、特别是蒸炒得当,在较小的压力下即可压榨

  未经精炼的油茶籽毛油含有茶皂素、机械杂质、色素、游离脂肪酸、糖类及其衍生物、蛋白质及其降解物、有机醇及成分复杂的树脂、黏液质等,这些杂

16CHINAOILSANDFATS              2010Vol135No19

质中,有些是有毒有害的,有些虽然无毒,但可导致油色加深、口感变差、易酸败、降低贮藏稳定性,因此必须加以脱除。

  油茶籽油的精炼工艺可分为:

(1)低档油茶籽油的精炼工艺:毛油→碱炼脱酸→脱水→低档成品油。

(2)高档油茶籽油的精炼工艺:①碱炼脱酸:毛油→碱炼脱酸→脱色→脱脂→脱臭→高档成品油;②物理脱酸:毛油→脱胶→脱色→脱脂→物理脱酸→高档成品油。311 脱胶

工序后,可省去脱臭工序。313 脱色

  用新鲜的油茶籽压榨制取的油茶籽毛油一般色泽较淡,而且所含色素多为热敏性的天然色素,具有较大的热不稳定性,遇热褪色,物理脱酸或脱臭过程具有较强的热脱色能力。所以这种油茶籽油的脱色

可用较少的脱色剂(活性白土或活性炭),前处理较完善的油品,甚至可采用无土脱色。

用油茶籽饼,特别是放置时间长、有霉烂变质现象的饼,经浸出制取的油茶籽毛油一般色泽都很深,而且脱除较困难,需要较强的脱色条件和较多的脱色剂才能有效脱除。比较合理的脱色工艺条件是:将经前处理后的油加热至110℃左右,在真空状态下(真空度保持在0.085MPa以上),加入占油质量4%~6%的脱色剂,脱色剂为活性白土,为提高脱色

  本工序主要用于脱除毛油中所含的磷脂、皂素、黏液质、糖类、树脂等胶溶性杂质,常用的方法是水化法。水化脱胶有间歇式、半连续式和连续式3种工艺。312 脱酸

效果,可在活性白土中加入5%~10%(白土质量)的活性炭。生产中发现,提高脱色温度有利于提高脱色效果,但在物理脱酸(或脱臭)过程中的热脱色效果变差;脱色温度降低,脱色效果下降,但在物理脱酸(或脱臭)过程中的热脱色能力加强。综合两方面考虑,以115℃左右脱色效果较好。314 脱脂

  本工序主要用于脱除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常用的方法有碱炼脱酸和物理脱酸两种。

31211 碱炼脱酸 碱炼脱酸就是用烧碱或纯碱中

和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使其变成皂类而从油中分离脱除。碱炼的工艺方法与水化相似,也分为间歇式、半连续式和连续式3种工艺。碱炼不仅能脱除游离脂肪酸,同时也具有脱胶功能,对脱除弱酸性的茶皂素特别有效。所以选用碱炼法脱酸,可省去水化脱胶工序。通过碱炼,毛油中的绝大部分有害物质都被脱除,所以生产低档油茶籽油时,一般只做到碱炼油为止。

31212 物理脱酸 物理脱酸是根据油脂和游离脂

  有人认为油茶籽油需要脱蜡。其实油茶籽油中蜡含量甚微,一般无需脱蜡。但其脂肪酸中含有一定量的棕榈酸和硬脂酸等饱和脂肪酸,因而油中含有固脂成分。这些固脂在10℃左右时会结晶析出,使油浑浊或产生絮凝物。少量固脂对人体无害,但影响油品外观,所以生产高档油茶籽油时应进行脱脂。脱脂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冷冻法和溶剂法。冷冻法是物理方法,生产过程不带入任何化学物质,安全可靠。为了不破坏油茶籽油的高档品质,脱脂过程宜采用冷冻法,而不提倡用溶剂法。冷冻法脱脂要求冷冻结晶温度控制在2℃左右,养晶72h以上,再回温至6℃左右过滤。需要说明的是,油茶籽油在-2℃左右将整体凝结成膏状半固体,过滤操作无法进行,因此冷冻脱脂温度不宜过低。4 油茶资源综合利用

411 开发高级功能性保健油和医用油

肪酸挥发性的不同,在高温、高真空条件下,采取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将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蒸馏脱除。油茶籽油属于典型的低胶杂、低碘值油品,特别适合物理脱酸。脱酸过程要求高温高真空,操作绝压以不超过100Pa为宜,操作温度应控制在240~260℃之间。物理脱酸精炼率较高,还有不消耗碱,脂肪酸直接回收,不产生皂脚,废水排放少,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与碱炼脱酸不同,物理脱酸没有脱胶功能,既不能脱除磷脂,也不能脱除茶皂素,所以选用物理脱酸工艺必须先对毛油进行脱胶,而且对脱胶效果的要求更高,一般要求进入物理脱酸工序前,油中含磷量不得高于5mg/kg。另外,虽然水化、水洗也能脱除茶皂素,但脱除效果不及碱炼,因此在没有碱炼工序的条件下,为将茶皂素脱除干净,在水化脱胶时,应加大加水量,或增加水洗次数。

物理脱酸兼有脱臭的作用,所以选用物理脱酸

  油茶籽油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对中老年人易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有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油茶籽油还具有清热化湿、杀虫解毒的功效,长期服用能清胃润肠、治痧气腹痛、急性蛔虫阻塞性肠硬阻、习惯性便秘等。油茶籽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源和特产,以油茶籽油为主要原料,适当添加某些名贵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和某些脂溶性营养元素,开发高级功能性

2010年第35卷第9期             中 国 油 脂17

食用保健油将有广阔的市场。

在医疗方面,油茶籽油外用能润泽肌肤,可治烫伤、烧伤、燥裂、体癣、慢性湿疹、软组织挫伤等;中药常用油茶籽油调制药膏、药丸;油茶籽油还可制成医用注射剂。

412 开发高级化妆品用油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茶皂素具有较强的溶血性,对大多数冷血动物,如鱼蛙等具有极强的毒性,千万不可混入这类动物的饲料。但茶皂素对虾类不具有毒性,南方一些地方用油茶籽粕作虾饲料,不仅可以养虾,还可清除虾塘中鱼蛙对虾的伤害。415 从油茶籽粕中提取茶皂素

  民间很早就将油茶籽油作润发油使用,可使头发滋润柔软,乌黑发亮。油茶籽油中含有多种脂溶性维生素,能与皮肤很好地融合,无刺激,可作为油分补给剂。油茶籽油用于护肤,有爽滑而不油腻的肤感,可使皮肤柔嫩而富有弹性,并可以防治蚊虫叮咬和疥疮等皮肤疾病。研究表明:日光中对皮肤有影响的是紫外线,其中以290~320nm短波紫外线(UVB)最强,可使表皮细胞内的核酸和蛋白质变性,使皮肤起褐色或茶色变化,同时使皮肤产生灼烧感。医学分析证明,油茶籽油具有吸收290~320nm短波紫外线的功能,涂在皮肤表面可有效预防短

  茶皂素具有起泡、乳化、去污、抗渗漏、抗炎症、祛痰止咳、利尿、杀虫等功效,用途十分广泛。工业上常用来制作清洁剂、泡沫剂、杀虫剂、止咳剂、利尿剂等。油茶籽粕中茶皂素含量丰富,是提取茶皂素的理想原料。目前用于提取茶皂素的比较成熟的工艺主要有水剂法和甲醇法,两种方法都存在着不足之处。因此,茶皂素提取工艺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完善。

416 从油茶籽中提取淀粉

  油茶籽中富含淀粉,脱壳油茶籽仁中干基淀粉含量高达25%左右。油茶淀粉属木本淀粉,品质优良,无污染,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开发价值显著。但目前在提取工艺上尚待研究,主要是要解决油和淀粉二者提取工艺的兼容性问题。417 油茶在其他方面的应用波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油茶籽油稳定性好,用其制造的护肤品不易变质,安全、可靠。在日本,每年用于化妆品的油茶籽油达数百吨之多,产品有护肤护发系列产品、香波系列产品、高级香皂系列产品、防灼晒化妆品、婴幼儿系列日用品等,深受消费者喜爱。据报道,仅日本的大岛椿株式会社每年用精制油茶籽油生产的系列化妆品,销售额就超过50亿日元。总之,用油茶籽油为原料生产的化妆品有安全、保健、回归自然等优点,符合现代美容趋势。开发油茶籽油在化妆品上的应用,将极大提高油茶籽油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413 油茶籽油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油茶籽油还可作为高级香皂、凡士林、高级润滑油、防锈油等工业产品的原料。另外,茶蒲、茶籽壳中含有较多的多缩戊糖,可提取糠醛,也可以隔氧高温脱水制取活性炭。茶籽壳还可以用作提取木质素的原料等。

总之,油茶籽全身都是宝,开展油茶籽制油和油茶综合利用,既可促进油茶籽的种植和生产,又可产生可观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我们大力推广。随着油茶籽深加工技术和油茶籽油产业的不断发展,油茶资源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参考文献:

[1]朱文鑫,相海,刘期成.油茶籽制油及综合利用[J].粮

  油茶籽油色清味美、耐贮藏、烟点高、稳定性好,适于煎炸和烘焙食品。油炸食品色泽金黄、味香可口、风味独特、不易氧化酸败、保质期长。油茶籽油还可以加工成人造奶油、粉末油脂、起酥油等,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414 油茶籽粕脱毒作饲料

油加工,2004(11):42-43.

[2]胡绍海,杨新文.油茶皂素毒性研究(I)———油茶皂素

  油茶籽粕中含有12%~16%的蛋白质,40%左右的淀粉,作为饲料,其营养价值较好。油茶籽粕中含有10%以上的茶皂素,茶皂素不被禽畜肠胃吸收,并易于分解,作为动物饲料是无毒的。但茶皂素具有苦涩味和辛辣味,适口性差。另外油茶籽粕中还含有2%以上的单宁和0.5%左右的咖啡因,这些物质的存在,进一步降低了油茶籽粕的适口性,并可引起牲畜食后消化不良。为此油茶籽粕作饲料必须事先脱毒。油茶籽粕的脱毒,目前多采用酸碱煮解法。

对SD大鼠经口,经皮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J].中国油脂,1998,23(4):47-48.

[3]胡绍海,胡卫东.茶皂素在农药领域的应用与研究[J].

中国油脂,1997,22(4):61-62.

[4]李良果,谢新佑.茶籽综合利用[J].中国油脂,1997,22

(1):57-59.

[5]郭应安.茶油生产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油脂,1999,24

(6):25-26.

[6]刘玉兰.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