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公学高中部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公学高中部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来源:99网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公学高中部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 下列人类介入才能维持的环境是 A. 原始森林 B. 城市聚落 C.极地苔原 D.荒漠流沙

参:

B

2. 据了解,在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红色荒漠”(土地退化后红壤等红色土层裸露的现象),回答下列各题:

10.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 风化作用 B. 风蚀作用 C. 水蚀作用 D. 沉积作用 11.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 滥伐森林 B. 过度放牧 C. 开山取石 D. 环境污染

参:

10. C 11. A 试题分析:

10. 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红漠化是红壤分布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而出现的红壤裸露现象,故自然原因为流水侵蚀,所以C正确。

11. 阅读材料可知,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主要是滥伐森林造成的,所以A正确。 3.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7. 现在发现图示区域的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推测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 A. 人口增长迅速 B. 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加

C. 水源污染严重且难以治理 D. 发展粮食生产,增加灌溉用水 8. 该地区生态环境退化后,最容易消失的聚落是 A. a B. b C. c D. d

参:

7. C 8. C

7. 结合题干我国某区域以及图例可知,图示区域位于我国西北的绿洲地区,由于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差,水资源不足,加之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导致土地荒漠化,而引起生态环境退化严重,A、B、D三项都成立,都会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致使生态退化严重。该区域工业化水平低,水源污染不严重,故C项符合题干要求。

8. 该地区生态环境退化后,河流水量减少,则越靠近河流下游的地区缺水会越严重,所以最容易消失的聚落是位于河流下游地区的c聚落,故C项正确。

4. 关于城市规模与其服务功能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内部功能分化越明显,服务功能也越强 B. 城市的规模有大有小,因此,城市中心地的功能也会有所不同

C. 随着城市功能的增强,城市作用范围的增大,吸引的人口就会增多,城市规模也会扩大 D. 所有城市的规模大小与城市服务功能的大小或强弱的关系都是正相关系 参: D

5. 图8表示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水系分布。读图完成21---22题。

21.①、③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晚于②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22.①、②、③、④四地中夏季太阳辐射量最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

21.C 22.D

6. 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①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 ②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 ③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 ④引发旱涝灾害

A.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参: B

7. 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A.积温的多少 B.年降水量的多少 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 D.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2.有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 B.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 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 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 参:

C A

8. 下列活动属于现代旅游的是

①徒步到郊外梅花山赏梅 ②骑车到郊外觅渡河大堤观赏春色物、岩石标本④乘船到郊外金鸡湖采集水样

③乘车到郊外锡矿山采集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参:

A

与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A.公路、水运、铁路、民航 B.铁路、公路、水运、民航 C.水运、公路、铁路、民航 D.公路、铁路、水运、民航 9. 下图为沿85°E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面小题。

13. 关于图中甲、乙两区域共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以温带气候为主 B. 以荒漠植被为主 C. 以流水地貌为主 D. 以内流河为主

14. 甲、乙两区域均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其主要能源输出方式应采用 A. 铁路运输 B. 航空运输 C. 内河运输 D. 管道运输

参:

13. A 14. D

13.甲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乙位于我国内陆,以温带性气候为主;甲处为森林,乙处以荒漠植被为主;甲处以以流水地貌为主,乙处以风力地貌为主;甲以外流河为主,乙以内流河为主。 14.油气资源主要输出方式最适合采用管道运输,运量大、运速快,连续行强。

10. 下图是我国公路、水运、铁路、民航分别在1985年、1996年货运周转量所占百分比示意图,据此判断

参:

B

11. 右图为某地区聚落大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该聚落的形态形成最不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平原 B.山地 C.河谷 D.交通 16.若该聚落形成是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甲乙丙参:

A A

12. 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山脉,属于我国南北方分界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乙地形区的年太阳辐射总量高于甲地形区,是因为乙地( A.地势较高 B.纬度较高

)

C.植被较少 D.云量较少 参: 1.D 2.D

13. 下图中的半岛及东部、北部海域为某国的主要范围,完成14~15题。 14.下列气候直方图中,与该国气候最接近的是

15.下列不属于该国人文地理特点的是 A.以黄色人种为主 B.城市主要沿海分布

C.资源丰富 D.外来劳工众多

参:

A A

14. 导致东部沿海地区的大气环境持续恶化,酸雨大面积发生的原因是 A.以天然气为主要能源 B.大量燃烧秸秆 C.以石油为主要能源 D.以煤炭为主要能源 参:

D

15. 地面因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下面图4所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参: C

16. 图甲是世界某区域图,图乙是图甲中三个城市的年降水量和冬雨率柱状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5. 造成旧金山、洛杉矶、圣迭戈三个城市年降水量和冬雨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陆位置、山脉走向 B. 纬度位置、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C. 沿岸洋流、植被覆盖率 D. 地势起伏、人类活动 26.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区域实施的调水工程最可能为( ) A. 东水西调 B. 西水东调 C. 北水南调 D. 南水北调

参:

25. B 26. C

25. 旧金山、洛杉矶、圣迭戈均位于30°N至40°N之间,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少。30°N至40°N之间,南部纬度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长,冬雨率较高,年降水量较小;北部纬度高,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冬雨率较低,年降水量较大。故本

题正确答案为B。

读图可知,图中北部降水较多,南部降水较少,应该是吧把北部多余的水调往南部地区去,所以调水工程为北水南调,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7. 北回归线穿过省区自西向东依次排列正确的是:① 广东 ②广西 ③云南 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③②①④ 参: D

18. 关于我国园林的正确叙述是( )

A、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都以黑白为主色调 B、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都采用不对称的均衡布局

C、皇家园林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主宰,一切都按严格的数学法则进行布局;江南园林规模宏大,布局方式与皇家园林相同

D、皇家园林显示皇权追求荣华富贵的心理需要,江南园林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

参: D

19. 读图14,回答35~36题。

35.图中四地风向标注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6.未来一段时间内,甲地的天气变化是( )

A.阴雨转晴,气温降低 B.晴转阴雨,气温升高 C.阴雨转晴,气温升高 D.晴转阴雨,气温降低

参:

B C

20. 下图是乌鲁木齐(43°N)、拉萨(29°N)、重庆(29°N)和海口(20°N)四城市的气温、日照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6. 甲图中能反映气温受地势影响较大的曲线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7. 乙图中代表重庆、拉萨日照年变化的曲线是( ) A. Ⅱ、Ⅰ

B. Ⅱ、Ⅲ

C. Ⅳ、Ⅰ

D. Ⅳ、Ⅲ

38. 四城市中气温曲线与日照曲线组合正确的是( ) A. ①—Ⅲ

B. ②—Ⅱ

C. ③—Ⅳ

D. ④—Ⅲ

参:

36. C 37. C 38. D 【36题详解】

拉萨位于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弱,年较差较小,夏季气温低,读图判断符合的是③。 【37题详解】

拉萨是日光城,日照时数较大,但纬度较低,在夏季越往北,昼越长;乌鲁木齐比拉萨纬度高,深居

内陆,晴天多,日照强,所以Ⅲ是乌鲁木齐,Ⅰ是拉萨,Ⅳ是重庆,位于四川盆地,阴雨天多,日照少。选C。 【38题详解】

调动已有知识结合图进行判断:气温:①海南;②重庆;③拉萨; ④乌鲁木齐; 日照时数:Ⅰ拉萨;Ⅱ海南;Ⅲ乌鲁木齐;Ⅳ重庆;所以组合正确的是D。

21. 我国南方多重酸雨区最主要的原因

是 A.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 B.地形有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

C.雨水丰沛且降水强度大 D.纬度低太阳紫外线辐射强 参:

A

22. 图为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该山山顶海拔3099米,属山地针叶林带。读图, 回答15-16题。

15.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褶皱弯曲 B.风力侵蚀 C.断裂上升 D.冰川堆积 16.该山山顶能够出现可供游客欣赏的景观是

A.春蚕作茧桑园绿,睡起日斜闻竹鸡 B.层层梯田叠交错,犹如海上泛碧波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参:

C D

23. 下列属于世界主要工业区域的是

A.东欧工业区 B.辽中南工业区 C.南美工业区 D.日本——中国工业区 参:

D

24. 下图示意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据此完成5-6题。

5.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A.耕地分类和评价 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商业分布和规划 D.学校分布 6.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的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①大气污染 ②区域规划 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 ④水文地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 5.A 6.D

25. 四川盆地冬季暖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参: C

26.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显著。读下图,完成第1~2题。

1.关于A、B、C、D四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B地位于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 ②A、C两地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 ③C、D两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 ④D地农业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 )。

①A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②B地区要大量开垦荒地,增加人均耕地面积 ③C地区要注重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D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

1.B 2.D

解析:第1题,云贵高原不以畜牧业为主,华北地区为暖温带,不适合甜菜生长。第2题,A地区缺水严重,不具备扩大灌溉面积的条件;云南地形崎岖,大规模垦荒会引起水土流失。

二、 判断题(共10分)

27. (判断题)人口合理容量与消费水平密切相关。

参:

正确

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大因素主要有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人口合理容量与消费水平密切相关。

28. (判断题)河流上游应保护好植被生态,开发应该以保护性开发为主。( )

参:

【详解】河流上游多处于山地或地势高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如破坏植被则易发生水土流失,因

此,对河流上游应保护好植被生态,开发应该以保护性开发为主。

29. 产业转移能够促进迁出区的产业升级换代。 参: A

30. (判断题)日本矿产、土地资源贫乏,环境人口容量小。

参:

B(错误)

三、 综合题(共38分)

31. 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两传统工业区相似的区位条件。

(2)你认为20世纪50年代鲁尔工业区发展缓慢的原因有哪些?

(3)借鉴鲁尔区整治经验,请你为振兴辽中南工业区献计献策(至少3点)。

参:

(1)水路交通便利 ; 矿场资源丰富 (2)产业结构单一 ,“煤炭危机”,“钢铁危机”,新技术的冲击 (3)产业结构多元化 (发展新兴产业,改造传统工业,发展第三产业) ;治理环境污染;建立密集的现代化交通网;利用科技提升产业结构水平

解析: (1)从影响工业区位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水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矿产资源、市场、交通、科技、、工业基础等角度比较两地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2)鲁尔区工业衰退的原因主要有:产业结构单一 、世界性煤炭生产过剩、钢铁替代品出现导致钢铁需求减小、新技术的冲击等。

(3)借鉴鲁尔区治理的经验,从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分析并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相应的措施。

32. 冰岛有“之国”的美称,地热资源丰富,火山、冰原观光是传统的旅游项目。近年来,该国发起了“全年冰岛”的旅游。图12为冰岛地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12

分析多数游客选择在夏季到冰岛旅游的原因,并推测冰岛冬季的特色旅游活动(不少于两项)。

参:

原因:纬度高,夏季凉爽(2分);白昼时间长,欣赏午夜阳光(2分);便于安排行程(或冬季白昼短,不利于开展旅游活动)(2分)项目:滑雪(滑冰);欣赏极光;温泉浴(或参观温室农业)(4分,答出两点即可)

33. 近些年来,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影响着人类生命安全,给人类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对自然环境也会产生极大的破坏。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一般年份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估计表

灾害种类 粮食损失(亿直接经济损失(亿元千克) 人民币) 干旱 200—250 150—200 洪涝 100 150—200 风暴潮 2.5—5 50—60 冰雹与低温 15—25 20—30 森林火灾 / 50—100 崩塌、滑坡、泥石流 2.5—5 20—30 风沙和沙漠化 2.5—5 20—30 (1) 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什么?(2分)简述其形成原因。 (4分)

。 (2) 修水库会改变自然环境的一些特点。2004年秋季,渭河流域发生洪水泛滥,陕西人就怪罪于三门峡水库,三门峡水库的管理者却认为洪水泛滥是陕西人自己造成的。请结合有关地理知识站在水库管理者的角度分析这是为什么? (4分)

。 参:

(1)干旱与洪涝(2分)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雨主要是因为夏季风的影响导致锋面雨带的推移而形成,季风环流不稳定,会引起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威夷高压的强弱、进退决定的,副高的位置和强弱一旦异常,就会引起我国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我国众多的人口和悠久的农业历史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抗灾能力低使得旱涝灾害影响加大(4分)。

(2)三门峡水库的管理者却认为洪水泛滥是陕西人自己造成的,理由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成效不够,导致黄河三门峡水库泥沙淤积严重,也使得渭河许多河段形成了地上“悬河”。(4分) 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