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99网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教学设计

程村中学 化学组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的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学习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观察图片认识分子的构成、学生通过两个熟悉实验:水蒸发和水电解的分析,从微观上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及分子的概念;通过对动画图片的观察得出原子的概念;微观上,单质与化合物的区别。

(2)能力目标: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物质世界是运动的和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 3.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学生对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与理解。

(2)难点: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两种变化及单质、化合物的微观解释。 二、教法分析

分子、原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完全是陌生的,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到分子和原子。但是,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

1

粒子,他们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借助图片、动画等教具进行教学,采取情联想推理,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式教学。 三、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认识分子的展示几种常见分子结构图图片 结构 学生活动 要达到的目标 认真观察 能识别分子与原子 分子概念的提问:(1)水蒸发与水电解别是什学生分小分子概念的建建立 么产业化?(2)在这两个变化中,组讨论、思立;物理变化与构成它们的粒子是否有变化?(3)考、回答、化学变化的微观在这两个变化中,它们的化学性质反思。 是否改变?举例说明。(3)H2的压缩与H2的燃烧在微观上有何不同? 过渡 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知道了在化专注听 学变化中,分子要变成新分子,请问,它们是怎样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呢?其过程是怎样的呢? 原子概的建教师展示多媒体,播放电解水过程观察、 立 原子概念建立;区别;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同化能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动画以及氧化汞分解过程的动画 小组讨论 培养学生分析、提问:这两个变化的共同特点是什思考 么?在两个变化过程中,分子与原回答 归纳能力、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能 2

子哪个变了,哪个未变? 力;培养学生想象、及抽象思维能力。 分子、原子提问:从上面两个动画片中,请同认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关系 学们找一下,分子与原子有哪些相回答、反思 归纳能力;让学同点、不同点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生明白事物之间并非的而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化学变化的提问:从前面的水电解质、H2的燃思考 实质 烧、氧化汞的分解三变化中分析:回答 为什么它们都会生成新物质? 知识的延伸 提问:原子真的是最小的粒子吗, 离开化学变化,它还能否再分?请同学们下课思考讨论下 巩固与练习 多媒体展示练习题 学生分组巩固、提高 讨论,达成共识。 *练习题 (学生分组讨论,达成共识。) 见课件和《课时练》 得出化学变化实质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