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构建平台

构建平台

来源:99网
构建平台,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互助合作精 神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 O4B一0016~02 初中信息技术课以培养学生的信息 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基本目 标,不仅注重学生的信息获取、加工、管 理方面,而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 表达与交流,个体与群体之间互助合作 精神的培养。尤其是初中信息技术教材 中的“做中学”教学内容,更有助于激发 和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本文结合 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信息技术《引导层 动画》制作教学活动中学生互助合作精 神的培养。 一、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 要在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互助合 作精神,首先要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 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很少有合作行为,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受课堂的空间 组织形式。“秧田式”的座位安排,使 学生之间鲜有合作互动行为出现,学生 基本上是在被动地听老师讲课。而在 《引导层动画》制作活动中,改变了以往 的课堂空间组织形式,让学生按4人为 一组,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引导层 动画》的学习和研究。 合作学习环境的创设,改变了以往 “各听各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之间、小 组之间能自然形成交流,为合作行为的产 生提供了可能。而且,以“学习小组”为 单位布置学习任务,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使各小组之间形成竞争,小组 全体成员为完成任务需要共同努力,各 “学习小组”需要互助,这就使学生之间形 成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合作氛围。 口南宁市第十四中学胡朝成 二、设计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 在完成“学习小组”的组织划分后, 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设计将是诱发学生合 作行为、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关键因素。 1.对教材进行加工,设计合作型的 课堂 教师要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 “改造”,使学生的学习从个人学习、 完成型改为探究性、团队合作研究型;要 对问题或任务设计出相关的能引发学生 好奇,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情景,以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合作学 习的需求,使学生形成合作的动机。 例如,在《引导层动画》的课堂中,教 师先给学生演示一片树叶飘落的过程, 在学生看完演示后,要求学生按照树叶 的下落轨迹制作一个动画。显然,这样 的要求单靠学生个体是很难完成的,于 是学生便产生了互助合作的心理需要, 并能自发地进行互助合作以寻找答案。 这样的课堂设计不仅能提高学生个体的 “自我效能感”,还能让他们体验到互助 合作的快乐。 2.对学习小组合理地进行学习评价 评价对“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很重 要,适当的评价能对学生互助合作精神 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教师在评价课 堂制作活动时,一般要将对学生个体的 评价改为对“学习小组”的评价,如果要 对学生个体进行评价也应将其放入学习 小组的背景中进行考评。同时,教师不 但要对学习小组的合作结果作出终结性 的评价,还要对合作过程作出评价,突出 合作过程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的合作行 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评价可以是小组互评或学生自评, 这样更能促进互助学习。如向每个学习 小组发放如下评选办法: “学习之星”评选办法组名: 1.分组:4人分为一组,各组合作学 习,完成不同层次的任务。老师用数字 为各组命名,并写在黑板上。 2.评选规则: (1)回答老师课堂提问问题正确的 小组+10分; (2)部分正确的小组+5分; (3)补充问题正确的小组-95分; (4)课堂任务完成正确的小组每人 每个任务+2O分;部分正确的小组按比 例加分; (5)帮助困难小组完成任务的小组 每个任务+5分; (6)小组的最后得分。 (以上6项,每项都有一个记分表, 表略) 3.记分:每小组根据规则及课堂表 现,给自己打分,填在对应的表格内。 4.交流:小组之间、组员之间进行交 流讨论、共同探讨,小组汇报自己的最后 总分,学习委员记录分数,最后总分高的 前5个小组评为“学习之星”。 5.表扬:“学习之星”将获得精致学 习文具一份。 三、对学习小组进行行为指导 以学习小组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客 观上就促进了互助的行为,但各小组学 习活动的顺利开展还需要教师进行必要 的行为指导。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个性 较强、比较自信,一旦出现不同的意见就 容易引发冲突,或在遇到困难时不懂向 别人寻求支持,以至合作无法开展。所 以,在《引导层动画》制作活动中要引发 学生的合作心理,还要给予各小组学习 活动必要的行为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 好的合作行为。 L培养学生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尊重别人的一种行为。 在小组合作的学习讨论中,不仅要求学 生大胆表现自己,阐述自己的观点,还要 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在听别人 发言时边听边想,必要时做好笔记,不随 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在认真思考后再阐 明自己的观点。 候就任命,或由组内自行选定小组中的 “制作员”“指挥员”“测试员”等职位,并 的任务调动学生的合作积极性。 3.要制订完成任务时间表 明确任务和要求,让小组中的每个人都 做到各司其职、相互支持。 四、开展合作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1.合理地组织合作小组 教师要帮助学生制订出大致的制作 进程时间表,规划动画的制作过程,让各 学习小组成员都有完成任务的责任感, 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4.注重学习评价 小组内部的人际关系、合作氛围是制 约个体合作行为的关键因素。因此,合理 分组对合作精神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 影响。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的 情况下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 行分组,既要做到组与组之间平衡,也要 兼顾组内学生之间的互相接受。 2.合理地设计制作任务 按上述的办法进行评价。通过评 价,肯定各学习小组的成功,让学生体验 合作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的求助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小组可以举手 示意完成任务,也可以举手示意寻求帮 助。教师不断提醒,有哪些同学完成了 实践证明,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是 可以通过教学活动逐步培养的。我们可 任务,有哪些同学未完成任务,并让已完 成任务的同学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以利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做中学”的 教学平台,给学生创设互助合作学习的 机会,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激发学生内 在的自我意识、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学习 的过程中享受合作的乐趣。 (责编 王学军) 增强合作学习的效果。 3.培养学生的分工习惯 互助合作的成败与教师设计的制作 任务密切相关,任务要难易适度。任务 过于简单,合作失去必要性,对学生来说 只是走过场;任务太难,学生又会茫然无 措,对合作失去兴趣。所以,应该用恰当 外,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人物性格时,提 出了问题,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教师看看学生没什么反应,直接就简述 了周卢爱恋的前仇,并写相关板书,此 时,学生不再思考,而开始抄笔记。这样 的环节,如果能更关注学生对文本的解 读,问题的设计更细化,引导学生从文本 中寻找相关的性格提示,更能体现课堂 要让学生知道在小组合作中,不可 能一个人将全部工作包揽下来,组内必 须进行任务分工。教师可以在分组的时 (上接第15页) 苏老师简要介绍她的 教学设计意图:这节课是《雷雨》的第一 课时,课堂主要解决三个问题:学生能分 使用最多的理答情况是思路引导。因为 教师引导不到位,有时甚至直接把答案 说出来了。这样没有体现学生学习主体 的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也帮助不大。 三、对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科研活动 的启发 析文中人物性格,能把握戏剧的矛盾冲 突,能理解戏剧的主题。授课从梳理戏 剧的任务开始一分角色朗读一点评戏剧 中几个人物的关系和性格特点一从矛盾 冲突中探寻矛盾的根源一理解“雷雨”的 题目寓意。苏老师自我感觉这节课的基 本任务已经完成了,课堂结构比较完整。 接下来是听课小组各个成员根据自 己的听课情况和思考,对苏老师的课进 我们开展这样的教研活动,刚开始, 也有不少教师觉得太繁琐。但是在几次 教研活动开展后,教师们开始接受了。 他们会带着明确的目标去听课,注意观 察每个时间点的细节;专注课堂流程和 教学细节,积极反思该节课的优缺点,提 中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 容老师负责“问题设计与学习目标达 成的关联度”的记录。她反馈,苏老师的 这节课,课堂教学过程中三个主要问题都 涉及了,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也是课堂的一 行点评。我负责“教师提问的指向性和 层次性”的记录,首先从这个角度进行反 馈。教师的教学目标很明确,问题设计 的指向性比较分明,也具有比较分明的 层次。能够从对戏剧的情节、人物关系 等识记类内容进行梳理,可以帮助学生 较直观地理解戏剧内容。分析人物性格 时能够引导学生从文本的各个部分中寻 找突破口。听课小组建议苏老师在角色 扮演环节,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人物的 个重要环节。但是在落实课堂教学中,引 导学生从文本中理解并解决问题方面做 一出自己的建议。这对于听课教师来说是 种锻炼,是个人能力提升的过程。对 于授课教师来说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 动力。通过有效课堂提问观察研究的反 馈,对于调整和改善本节课和以后的课 程设计都很有指导意义。学习、教学、研 究应该成为教师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 得不够到位。例如对鲁侍萍和鲁大海的 性格分析,基本上是教师在自问自答,引 导不到位,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黄老师负责“教师理答”的记录。她 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使用表扬、欣 赏的理答形式,但是在学生角色表演后 没有进行点评。如果适时点评的话,可 分。学习与教学并驾齐驱,教学与研究 双向互动,学习与研究相互促进,成为教 师职业存在的新方式。 (责编马超勤) 关系和性格来朗读,这样更能在朗读过 程中展现人物的矛盾冲突和性格。此 以引导学生对人物的性格特点有更直观 的认识。此外,在整个教学流程中,教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