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学
1、 简述牙体缺损的病因
答:①龋病:它是最常见的病因。与细菌、宿主、时间、食物有关②牙外伤:包括牙周膜、牙体硬组织的损伤、牙脱位和牙折等③磨损:主要表现与牙冠颌面降低④磨牙症⑤榭状缺损:即牙颈部发生缓慢的磨耗所致,常由于刷牙方式不增去、牙龈退缩有关⑥酸蚀症⑦牙体发育异常:即釉质发育不全,长见于氟斑牙和四环素牙。
2、 修复体颈缘牙体预备的形式有几种,常见于哪种修复体
答:①90°肩台:PFM修复 ②135°肩台:PFM修复有利于保护牙髓 ③ 带斜坡的肩台:PFM修复,牙体颈部形成向根方斜坡为45°④凹形:金属全冠修复 ⑤带斜坡的凹形:烤瓷全冠修复设计、为PFM提供最合适边缘 ⑥羽状:金属去昂修复或金沉积烤瓷冠 3、 牙体预备的原则:
答:①在尽量保存牙体组织的前提下,按顾位、支持、抗力、美观和正常外形设计要求,尽量准确、均匀地磨除牙体组织,开辟出必要的修复间隙 ②牙体预备中注意正确选用器材设备,并采用降温保护措施保护牙髓 ③去净龋坏的牙体组织 ④去除妨碍修复体就位的倒凹,消除牙体预备面可能引起代型磨损或应力集中地尖锐棱角⑤完成的牙体预备其轴壁he向聚合度一般不超过8°,洞壁he向外展<10°,以满足固位和就位需求⑥注意保护牙周组织和口周组织。 4、 暂时性修复作用
答:①生物学作用:保护牙髓、保护牙周组织健康 、自洁作用②力学作用:保持he稳定、正确恢复暂时性冠桥的外形、正常邻接关系、防止患牙或基牙移位 ③美学作用:前牙时选择适合的颜色,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克服患者发音或心理障碍,提高永久修复性的成功率 ④提供诊断信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发现并矫正潜在的问题。
1、 全冠的牙体预备: 答:前牙的预备要求 ①切缘:应预备出2.0mm的间隙.②唇面:应均匀磨除1.5mm的牙体组织外形与预备前形态相似。颊面:消除倒凹、保持斜面适当的切合聚向度2~5度.一侧与邻面切割量,通常上前牙位1.8mm~2.0mm,下前牙位1.6mm~2.0mm 舌面:通常舌侧均匀磨出0.8mm~1.5mm 肩台颈缘预备应根据全冠边缘的设计情况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
后牙的预备要求:①应根据对颌牙的咬合情况。磨除全瓷覆盖着,应留出2.0mm的间隙.无瓷覆盖的金属咬合原则应留出0.5m m~1.0mm的间隙面.磨改后应与原牙冠外形相似 ②颊舌面和颌面及肩台其外形,磨切牙体组织的量与前牙相同。
2、 后牙嵌体洞形预备的要求:
答:深度2mm以上;洞壁轴壁与就位道方向一致.点线角清晰。外展在2~度 洞底平 ;鸠尾固位形:用于邻面或邻颌牙体缺损峡部宽度的1/2 洞缘斜面:用于箱状洞面角处,洽洞面角成45度,斜面宽度1~2mm 3、 预防牙髓损伤的措施
答:①选择适当的工具、合适的气压、有效的水雾冷却,间歇性切割方法,尽量一次性完成,去净病变组织 ②年轻患者可通过拍摄X线片辅助诊断髓腔情况,严格控制适应症,预备时格外小心,必要时告知患者需拔髓镜下根管治疗才能进
行牙体预备③预备牙涂脱敏剂后,吹干取印模④选择合适的消毒剂,一般选用75%的乙醇⑤仔细检查咬合,及时调整早接触,以免产生牙合干扰。 4、 牙髓损伤的原因
答:牙体预备中的未采用有效的牙髓保护措施,如:磨具产热过高,牙体组织切割过多等;未做暂时冠修复或涂抹保护膜,使预备牙体长期暴露;预备时为去净龋坏组织,引起继发龋而引起牙髓病;预备时制备固位形时造成穿髓;粘结时消毒剂或粘结剂选择不当。
1、 金瓷结合的重要影响因素
答:①界面润湿性的影响因素:金属表面污染;合金质量差,基质内含有气泡;铸造时因熔融温度过高铸件内混入气泡;金—瓷结合面预氧化排气不正确 ②金—瓷热膨胀系数的影响因素:合金和瓷材料本身的α值不匹配;材料自身质量不稳定;瓷粉调和或筑瓷时污染;烧结温度、升温数率、烧结次数变化;环境温度的影响。
2、 金瓷冠的性质比较
答:优点:牙体形态再现性好、抗折力强、且颜色外观逼真,不易变色,表面光滑,耐磨性和抗冲击性强、化学性能稳定及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缺点:金瓷冠修复体工艺制作较复杂,对技术、设备及材料要求高;牙体切割量多;因瓷层的脆性较多,修复体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瓷裂,且修理较为困难。 3、相对于桩冠、桩核冠的优点
答:①如果冠有变色、磨耗、缺损等情况需要重做,可以换冠而不用换桩核,这样减小损伤牙根的可能性②如需做基牙,即使牙体长轴与其他基牙不一致,可将核的方向进行调整使其与其他基牙的就位道一致。单个牙轻度错位也可以用改变核的方向的方法使冠恢复到正常位置③桩核与冠是分别完成,可很好地解决多根后牙牙冠大面积缺损以全冠修复的问题④桩核 与冠分别戴入,冠的就位与边缘位置不受根管方向的影响,以便于处理边缘密合问题。
4、 简述桩冠修复适应症
答:适应症:①牙冠大部分缺损,无法充填治疗或全冠修复固位不良者②残根根面达龈下,牙周健康,牙根有足够长度,且经手术后能暴露牙根者③错位牙、扭转牙没有条件做正畸治疗适应症者④牙冠短小的变色牙,畸形牙直接预备固位不良者。
注意:适应症的前提是患牙必须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根尖周无炎症或已控制,无骨吸收或骨吸收不超过根长1/3且骨吸收以稳定。 5、桩冠修复固位力的影响因素;
答:主取决于冠桩与根管壁之间摩擦力和粘固剂产生粘接力。①桩的长度:桩越长固位力越好,但受解剖条件,为确保牙髓治疗效果和预防根折,一般要求根尖部暴露3-5mm的充填材料;桩长度不短于临床冠长度;桩在牙槽骨内长度大于根在牙槽骨内总长度的1/2.②直径:与桩冠的固位和牙根抗力有关,直径大可增加黏结固位力和自身强度,但受根颈,过大易发生根折,过细也会影响其固位力和抗折能力,理想冠的直径应为根颈的1/3。
③桩形态:取决于根的形态,冠桩的剖面形态与其稳定性有关,也涉及与根管壁的密合度;理想冠桩应是牙根外形一致近似圆锥体,从根管口到根尖逐渐缩小呈锥形,各部分横颈都保持为根颈的1/3,与根部外形一致,且与根管壁密合,但预备时应减小锥度利于应力的分布。
6、高嵌体的适应症及优缺点
答:①后牙的多面嵌体②洞型牙合面部分宽度较大时③牙合面有较大缺损,有牙尖需要恢复、但有完整的颊舌壁弓保留时。优点:牙体硬组织是一种耐压不耐拉的材料,高嵌体可使牙壁的受力性质由嵌体是的拉力应力改为压应力,从而使牙折的可能性大为减少;缺点:牙体预备较复杂、固位力较差,边缘线较长。 7、 铸造全冠的禁忌症和试戴注意事项
答:禁忌症:对金属过敏;要求不暴露金属的患者、龋坏牙齿的致龋因素未得到有效控制者;牙体无足够固位形、抗力形者;牙体无足够修复空间者。注意事项:不可强行施压就位,应仔细判断妨碍就位的原因,准确发现阻力点并适当修改;认真检查邻接的松紧、邻接区的位置和大小并适当调整;认真检查并调整冠边缘的长短和密合性;完全就位后,开始调改咬合。
1、 固定桥的组成以及优缺点(与可摘局部义齿相比)
答:组成包括:固位体、桥体、连接体优点:固定桥通过固位体粘固在基牙上,缺失牙的牙合力完全由基牙的牙周膜传递给牙周支持组织;行使功能时稳定、支持、固位作用良好,易于恢复牙合接触、咀嚼效率高;义齿体积小、异物感小;无需患者摘戴,使用方便。缺点:不能摘下固定桥口外清洁;适用范围小;制作复杂损害后不易修理、基牙预备量大 2、 固位体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1提高固位体的固位力2.固位力的大小应与牙合力的大小桥体长度和桥体的曲度相适应 3.双端固定桥两端固位体的固位力应基本相等4.各固位体之间应有共同就位道5.尽量选用全冠固位体6.基牙牙冠缺损的固位体设计7.固位体的边缘设计 8.固位体的美观要求9.特殊基牙的固位设计10.利用固位体调整缺失牙间隙
3、 简述固定义齿修复时确定基牙数目的原则
答:Ante定律:以牙周膜面积决定基牙的数量,若缺失牙的牙周膜面积≥基牙牙周膜面积总和,将会给基牙牙周组织带来伤害,导致固定义齿修复失败
Nelson:以牙合力的比值决定基牙的数量,基牙牙合力比值总和的两倍应≥固定义齿的
基牙与缺失牙牙合力比值的总和,以上下第一磨牙的牙合力比值100为模板。 4、 固定义齿基牙的选择
答:基本原则:基牙能使固定桥获得足够的固位力;基牙能够承担额外的工作负荷;基牙能长期维持在生理限度之内,而不会引起创伤性损害。①牙冠:要求高、大、直,形态结构应正常,龋坏者应经过完善的治疗。②牙根:要求多、粗、长,牙周膜面积大,承受牙合力大,临床根冠比例为1:2或2:3,至少1:1。按牙合力大小排序为第一磨牙、尖牙、第二磨牙、前磨牙、切牙③牙髓应健康:最好活髓
牙,若死髓牙应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④牙周组织健康⑤基牙的数目适当 5、 固定义齿中基牙疼痛的原因及处理方式
答:①戴后短期内疼痛者,多因有咬合创伤,调改咬合后便可消失②与邻牙接触过紧或粘固剂压迫牙龈者,处理后数日内消失③就位道不一致,有牙周膜损伤者,数日后也会自愈。④若疼痛持久不愈,或戴后一段时间才出现者,可能是牙合力过大,基牙支持力不足,或有龋病发生,应拆除修复体,治疗后重做。
6、 简述固定桥龈端设计的注意事项
答:①固定义齿修复时间最好在拔牙后3个月左右进行②桥体龈端的形式应有利于自洁作用,对缺牙区牙槽嵴较丰满者可设计接触式桥体,对上下颌后牙区牙槽嵴吸收较多者设计为空式桥体③密合度:即接触式桥体龈端与牙槽嵴之间应保持良好的基础,即无间隙又无过紧压迫黏膜④光滑度:即桥体龈面高度抛光,因粗糙龈面易使菌斑附着致粘膜炎症⑤桥体龈端应选用对组织相容性较好的材料制作:瓷为最佳,塑料布适合 6、 简述固定桥的生理基础
答:①牙周储备力:咀嚼功能的发挥与咀嚼力大小有密切关系。当牙列缺损采用固定义齿修复时,应用基牙的牙周储备力来承担桥体的牙合力。②牙周膜面积:在固定义齿修复中基牙承担牙合力的大小取决于基牙牙周组织的面积和健康状况,因此,临床上常用牙周模面积来衡量邻近缺牙区与天然牙是否能做基牙或作为选择基牙数目的依据。③牙槽骨结构:牙槽骨的主要作用是支持基牙,承受又牙周膜传来的牙合力。
1、 印模的注意事项
答:1.调整体位2.选择托盘3.根据修复方法选择印模材料4.制取印模时,两侧压力要均匀 5.待印模材料可达塑期时进行肌功能整修6.托盘在口腔内保持稳定和正确的位置7.材料是否均匀8.材料是否存在气泡和皱褶9.材料是否与托盘分离 2、 比较一次印模法与二次印模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答:①一次印模:用合适的成品托盘及藻酸盐印模材料或其他印模材料一次完成工作的印模方法。优点是节省时间、操作简单。其缺点为当成品托盘不合适时,印模不易取完全,影响印模质量。在临床上用于可摘局部义齿和固定义齿修复。
②二次印模:又称联合印模,由初硬模和终印模组成。先用印模膏火藻酸盐等印模材料制取初印模,用该印模灌注石膏印模,在其上制作个别托盘,然后再用终印模材料取得精确度高的终印模。优点是印模准确、质量高、缺点为操作繁琐,费工费时。一般用于全口义齿修复。 3、 托盘的选择
答:根据患者的颌弓形状及牙槽嵴的宽度、高度选择托盘。上颌托盘的宽度应比上颌牙槽嵴宽2-3mm,其周围边缘高度应离开黏膜皱襞的2-3mm,唇颊系带处应呈切迹,托盘长度覆盖过俩侧翼上颌切迹,后缘应超过颤动线3-4mm,下颌托盘的高度和宽度与上颌相同,其长度应盖过磨牙后垫。 4、 影响粘接力的因素 答:①粘结强度与材料种类②粘结面积;适当扩大可增强粘结力③粘结面的处理:表面清洁处理,必要时用35%磷酸酸蚀处理④技术操作:粘结剂调合比例适当⑤应力因素:加速老化⑥界面边缘是否密贴与腐蚀因素均影响粘结力。 5、 修复体颈缘的预备原则
答:①易于预备,不能过分延伸,不能存在无基釉。②在印模和代型上易于辨认。③在蜡型制作时能提供清楚的边界④要使蜡型的边缘不变形,制作后修复体的边缘要有足够的厚度和强度。⑤在能保证其他标准达到的要求下,尽量保存牙体组织。
口腔修复学:研究和采用符合人体生理方法修复口腔牙列缺损和缺失及颌面各种缺损的学科 机械式排龈技术:是在不损害牙周组织健康的前提下,通过机械的方法扩大龈沟,暴露龈沟的颈缘。
铸造:是通过加热使金属熔化,在施加外力将液态合金注入铸型腔内,形成所需铸件。
熔模:是用蜡、塑料等可熔性物质制成的修复体雏形。
肩台:是指牙体预备时,在基牙龈缘形成的台阶状结构,为了看清楚它,可采用手术放大镜进行牙体预备。
就位道:修复体戴入口内的方向和角度。
主承托区:指牙槽嵴顶的区域,能承受较大的咀嚼压力。
牙列缺损上下颌牙列内不同数目牙齿缺失
无牙頜:指牙列缺失患者的上下颌。
固位形:具有增强修复体固位力得几何形状称为固位形。
固位力:修复体在行驶功能时,能抵御各种作用力而不发生移位或脱落的能力。
抗力形:是指在完成修复后,要求修复体与换牙均能抵抗力,而不致破坏或折裂。
印模:用印模材料制取上下颌牙或牙槽嵴和周围软硬组织形态相应的印模的操作过程。桩冠:是利用固位桩插入根管内以获得固位的一种冠修复体。
暂时冠:是在固定修复牙预备后至最终修复体粘结前患者不能自由脱戴的临时性固定修复
金瓷冠:也称烤瓷熔附金属或金属烤瓷全冠是一种由低熔烤瓷粉在真实条件下,熔附到铸造金属底冠上的金瓷复合结构的修复体。
全冠:覆盖全牙冠的修复体。 部分冠:覆盖于部分牙冠表面的固定修复体
嵌体:是一种嵌入牙体内部,用以恢复牙体缺损的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体。
高嵌体:有些嵌体覆盖并高于牙合面,用于恢复患牙咬合关系。 牙周潜力:牙周组织中尚未被发挥的牙合力
咀嚼压力:在咀嚼运动中,个别牙或部分牙承担的力量
鸠尾:一种形似鸠尾的固位形,由狭窄的鸠尾峡和膨大鸠尾组成,防止水平方向移位。
固位桥:又称固定义齿,是修复牙列缺损的一种形式额修复牙列缺损中一个或几个天然牙,恢复其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的一种修复体。
卫生桥:桥体龈端与牙槽嵴粘膜不集成,留有3mm以上的间隙,有良好的自洁作用。
固位体:指粘于基牙上的嵌体、部分冠、全冠等
桥体:即人工牙,是固定桥修复缺失牙的形态和功能的部分 连接体:即固定桥桥体与固位体连接的部分
1.、印模的分类:
答:按次数分:一次印模、二次印模;按患者张口闭口分:张口印模、闭口印模
根据是否进行肌功能整塑分:解剖式印模、功能性印模; 按是否对黏膜造成压力分:压力式非压力式、选择性压力式 2、临床上常用的检测牙齿松动度和记录的方法有哪两种?
答:①以牙齿松动幅度计算:I度松动.松动幅度大于1mm.; II度松动.松动幅度1~2mm. III度松动.松动幅度大于2mm②以牙齿松动方向计算:I度松动.仅有唇舌向或颊舌向松动 ;II度松动:唇(颊)舌向及近远中均有松动. ;III度松动:唇(颊)舌及近远中向松动并伴有垂直向松动。
3、影响固位力的有关因素:脱位力、就位道、牙体预备形式、锥度、表面积、应力集中、常用的固位形、修复体组织面的粗糙度、粘结剂的种类及厚度。 4、比色的方法:选择常用的光源、创造临床比色的中性环境、消除人为因素、迅速浏览比色板、矫正比色结果、比色信息记入。 5、一般石膏粉100g加水45-50ml,人造石膏粉100g加水30-50ml,超硬人造石100g加水20-25ml
6、过渡性修复特点:涉及面广、戴用时间短、易于调改、治疗诊断作用、调节患者心理,提高治疗效。
7、修复前口腔的一般处理:处理急性症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龋病的治疗、牙周病治疗、拆除不良修复体。
固位体固位力有:约束力、摩擦力、按照牙体缺损的大小,修复方法的选粘接力 择程序:嵌体、高嵌体、部分冠、全固位体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冠内固位冠、桩冠。 体、冠外固位体、根内固位体、 颈缘线位置有:平龈、龈上、龈下三常用的固位形:环抱固位形(最基本)、种。 箱状固位形、轴壁固位形、钉洞固位 形。 对金属嵌体洞形的设计要求:无倒凹、固位桥由:固位体、桥体、连接体三有洞缘斜面、选择性制备辅助固位形。 部分 铸造金属全冠的牙体预备步骤:颊舌固位桥的类型:双端固位桥、半固定面、近远中、牙合面、颈部肩台预备、桥、单端固定桥、复合固定桥。 精修完成。 牙体缺损的治疗方法有充填术、修复牙周组织起:承受、传导、缓冲咬合术 力的作用,由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固定桥修复的适宜年龄为20至60 构成。 生物学原则:防止意外损伤的发生;常用的印模材料包括:印模膏、藻酸尽可能保护牙体组织;修复体应保证盐水胶体、琼脂水胶体、弹性体印模组织健康 材料 机械力原则:固位形、抗力形、修复托盘的种类:金属托盘、塑料托盘、体的变形 金属-塑料联合托盘。 口腔外部检查:颌面部、颞下颌关节模型灌注方法有:一般、围模、分段区、下颌运动、咀嚼肌的检查 灌注法。 色彩三要素:色相、彩度、透明度 暂时冠桥制作的方法有:直接法、间正常人的开口度约为 :3.7~4.5cm 接法、间接直接法、预成成品冠 下颌侧方运动的最大范围12mm 根据嵌体所覆盖牙面分为:单面、双牙齿周围液体的控制:橡皮隔障、真面、多面嵌体;根据材料分:合金、空吸引器、吸唾器、使用抑制唾液分树脂、瓷嵌体。 泌药物。 金瓷结合机制:1.化学结合力 2.机 械结合力 3.范德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