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宜春中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宜春中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来源:99网


宜春中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命题:曾泉根 审题:周育奎

A、“亚洲飞人”刘翔能够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脱颖而出,一是他的身体条件非....常好,二是他的技术动作也不错。

B、张之才一见自己的父亲受了这样大的委屈,忍俊不禁,拿起菜刀追出门去,....要和鱼霸算账。

C、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大意。 ....D、今年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达到了39.2万,这叹为观止的数字,雄辩地证明....了知识的价值。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学习就怕 ‘认真’二字。”张老师说:“ ‘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B、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什么作物的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

C、年味淡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其中别有原因?我们是漠然置之?还是积极主动地去做些什么?

D、实践,要靠认识来指导;认识,要靠实践去检验:实践和认识是密切相关的。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有“欧元之父”之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再次告诫中国人,人民币若升值,其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将超过SARS。

B、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警告说,中国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在今后10年里还会有1000万人成为感染者。

C、发射试验通信卫星取得成功,表明我国已经自主、自力更生地建成研制、发射、跟踪、测控地球同步卫星工程体系的能力。

D、今年我校秋季运动会的入场式,各队都要站成6人×6行的方阵形,每班有比赛项目的男生和女生的一半要保证参加。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本试卷分为第І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І卷(选择题 42分)

一、(18分,6小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垝垣(yuán) 暴(bào)霜露 徘徊(huí) 淇水汤汤(tāng) ....B、夙(shù)兴夜寐 踯(chí)躅 公姥(mǔ) 贻(yí)我彤管 ....C、机杼(zhù) 吐哺(bǔ) 修葺(qì) 鄱(pó)阳湖 ....D、联袂(mâi) 梵(fán)文 铿(kēng)锵 受益匪(fēi)浅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庐冢 分岐 伶俜 默默不得语 B、拾掇 樊茏 城隅 言笑宴宴 C、安份 驱使 陨落 暖暖远人村 D、贿赂 荆棘 仇雠 声如洪钟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要彻底解决造假售假的丑恶现象,就必须下决心 滋生这一现象的社会土壤。 ② 天气恶劣,这些初到庐山的外国朋友还是游兴盎然。 ③我们肩负着新的使命,踏上新的 去夺取新的胜利。 A、根除 尽管 历程 C、铲除 不管 里程

B、铲除 尽管 里程 D、根除 不管 历程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

用计算机模拟逃生

俗话说,人的行为是最无法预料的。如今这一说法受到了模拟群体恐慌的计算机模型的挑战。群体恐慌现象导致无数人在火灾或人群拥挤中丧生。匈牙利和德国的科学家认为,人群在紧急情况下的运动可以用方程式表达。这一计算机模型可以估计出从建筑物里疏散人群要用多长时间,以及有多少人可能被困或丧生在建筑物内。这一复杂数学模型中的各项因子取自工程手册、有关人群灾难的统计数据和录像资料等。与正常情况相比,处于恐慌中的人群移动起来要快很多。于是人群挤成一堆,互相推搡,导致出口堵塞。接着,跌倒或受伤的人阻碍了人群的移动,使得人群更为恐慌。在这个时候,人群变得和兽群一样,大家为了求生向前冲,却忽视了其他的出口,因此常常带来悲惨的结果。

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大学和厄特沃什大学以及德国德累斯顿理工大学的科学家,运行了一个模拟足球场观众席上逃亡人群的程序。这个包括200人的人群试图通过一个1米宽的出口逃生。他们发现,不安的人群在出口周围挤成了弧形。当方程式中的恐慌因子P增大时,弧形会逐渐压紧,导致那些被挤入出口的人纷纷倒地,从而进一步阻碍人群的疏散。这些研究者把这种情况称为“欲速则不达效应”。他们说:“在发生火灾时这种情况尤其让人觉得可悲,人们慌乱逃生反而会减少自己的生存机会。”他们建议说,除了确保建筑物有足够多宽敞的出口以便快速疏散人员之外,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物时还应该在出口之前设臵不对称的圆柱,来防止人群形成危险的弧形。建筑设计师应该保证出口走廊没有相对开阔的地方。这样的开阔处会使人流速度降低大约1/5,因为人们到达开阔地带时总会设法挤到他人的前面去,而当走廊重新变窄时,就会导致危险的拥挤。

对于处在恐慌人群中的人员,研究人员建议说,把个人主义和群体本能结合起来是逃生的最佳方法——一方面留心最近的出口,同时注意观察其他人是否也找到了出口。

7、根据文意,对用“计算机模拟逃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运用计算机技术直接帮助人们从灾难中逃生。 B、用模拟灾难发生时的情景训练人们逃生的本领。 C、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人群逃亡时的状况作数学上的测量。 D、运用数学手段帮助足球场上遇到灾难的人们逃离现场。 8、对文中的概念,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中的“计算机模型”和“数学模型”含义是相同的,均指计算机模拟逃生的程序。 B、方程式中的恐怖因子P与人群的拥护程序成正比,与人群的疏散速度成反比。 C、“各项因子”中的因子与“恐慌因子”中的“因子”不同,它是来自于许多资料的一组数据。

D、“欲速则不达效应”是指人群疏散得越快,越容易导致悲剧的产生。 9、下列表述不属于解决群体恐慌现象措施的一项是( ) ...A、建筑物要保证出口的数量和宽度。 B、建筑物出口的前面应设置不对称的圆柱。 C、在建筑物上建造狭窄的出口。

D、恐慌人群中的人员应把个人主义和集体本能结合起来。 10、根据本文信息,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在灾难发生场地的出口处,及时将压紧的弧形疏松开,将避免许多逃生者被挤压致死或踩死的惨剧发生。

B、逃生时如果一个人的速度平均可达10米/秒的话,在出口处开阔的走廊里通常会降低为8米/秒。

C、匈牙利和德国的科学家认为,目前,计算机可以通过模拟群体恐慌及时解决人群疏散的时间和逃离的方式。

D、恐慌程度很高的逃生者,在随人群向前冲的时候,通常连其他的出口也注意不到。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14题

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天顺初进士。授刑部主事。囚多疫死,为时其食饮,令一日三栉沐,全活甚众。又善辨疑狱。河间获盗,遣里民张文、郭礼送京师,盗逸。文谓礼曰:“吾二人并当死。汝母老,鲜兄弟,以我代盗,庶全汝母子命。”礼泣谢,从之。文桎梏诣部。继宗察非盗,竟辨出之。

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以一仆自随,署斋萧然。性刚廉孤峭,人莫敢犯。而时时集父老问疾苦,为祛除之。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

①父兄。遇学官以宾礼,师儒竞劝,文教大兴。御史孔儒清军,里老多挞死。继宗榜.

D、中官过者,继宗遗以菱芡、历书 遗:留下 .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上已知其人矣 .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儒惭而去 . 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C、中官过者 .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金具在,与我印券 . 失其所与,不知 .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杨继宗“悯民恤民”的一组是( ) ....①囚多疫死,为时其食饮,令三日一栉沐,全活甚众 ②继宗察非盗,竟辨出之

③而时时集父老问疾苦,为祛除之

曰:“御史杖人至死者,诣府报名。”儒怒。继宗入见曰:“为治有体。公但剔奸弊,

②劝惩官吏。若比户稽核,则有司事,非宪体也。”儒不能难,而心甚衔之,濒行,..

突入府署,发箧视之,敝衣数袭而已,儒惭而去。中官过者,继宗遗以菱芡、历书。..

④中官索钱,继宗即发牒取库金,曰:“金具在,与我印券。”中官咋舌不敢受,入觐,.

汪直欲见之,不可。宪宗问直朝觐官孰廉,对曰:“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

九载秩满,超迁浙江按察使。数与中官张庆忤。庆兄敏在司礼,每于帝前毁继宗。帝曰:“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乎?”敏惶恐,遗书庆曰:“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

(节选自《明史》卷一五九) 注:①清军:清理军籍 ②宪体:御史的本分职事。 ③中官:宦官。 ④印券:盖有官印的

凭证。

④继宗榜曰:“御史杖人至死者,诣府报名。” ⑤直对曰:“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杨继宗大兴社学,并注意落实到实处,尽管他的“罚其父兄”的做法值得商榷,但这一罚却功在百姓,利在百姓。

B、杨继宗本来生性“刚廉孤峭”,一般人难以接近,但他对学官却礼貌有加,待之以宾客之礼。他作为地方长官能尊师重教也是当地“社学大兴”的原因之一。 C、杨继宗在宦官索要钱财时,他立即发出官文去取库中的金银,并说如果取金银就要立下凭证,为以后揭露宦官丑行留下证据,可见他料事如神,思考缜密,处事稳重。

D、张庆之兄张敏在宪宗面前诋毁杨继宗时,宪宗所说的话既是对杨继宗的美德的肯定褒奖,又是对张敏的谗言的否定批评。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师儒竞劝,文教大兴 劝:勉励 .B、若比户稽核,则有司事 比:挨着 .C、儒不能难,而心甚衔之 衔:记恨 .

第Ⅱ卷(共108分)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以我代盗,庶全汝母子命。(3分)

译文: (2)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乎?(3分)

译文: 1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日 暮① 杜 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①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

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预报喜兆”之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小巷人家

小城春色,小桥流水,小巷人家,多美丽的江南水乡风光啊!“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深巷卖樱桃,雨余红更娇”。孩子时读的诗词,在高楼日益增多,小巷、水巷渐渐减少的今天,我想这些句子越来越值得歌颂与留恋了,也许过了多少世纪,小巷灭迹,然而人们还是在低诵它,向往它。

我是从小生长于江南水乡的人,小巷、水巷,是老屋家门前的事物,青石板,白粉墙,后门河埠头,又是一湾清水,多幽静雅洁啊!在小小的庭院中、书斋中听不到一点嘈杂声,“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就是在这环境中,度过我的童年。我爱小巷,这种小巷人家是富有诗情画意的,永远令我依恋的。

江南的小巷,在文学上是多情的,从建筑艺术来说是多变的,我曾经说过中国城市的特点是“正中求变”,正是大街平直,小巷多变,有弯曲的,有斜歪的,也有直中带曲的,曲中带直的。墙门的形式又比较丰富多彩,高低大小与装饰几乎没有一处绝对相同,粉白的墙面衬托,人行其间,移步移景,因为墙高,自朝至暮,光影变化非常丰富,有时逢着一段低墙,“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太引人遐想了。有些小巷中有圈门,有过街楼,还有打更人住的更楼,小小的木屋,也觉玲珑可爱,从石缝中与墙脚下长出的野草闲花,娇嫩依人,虽然小巷深深,人行其间,静幽多姿,一点也感觉不到寂寞,相反思想中涌上很多反思,边行边想,丝毫不觉疲劳。我在小城中就是闲行代步,记得与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在苏州,我们两人就这样在小巷中步行寻园,人目为“痴”,而这就是“痴”的美。

柔橹一声,小舟伊哑,在河埠边欣赏往来的小舟,与对门邻居对话,环洞桥的倒影,宛如半弯明月,正可说隔岸人相唤,水巷小桥通。江南的小巷与水巷组成了千变万化恬静明洁的水景,这水景又充满了建筑美。

水巷里人家的河埠头,虽然用几根石条构成,但有一字形的,有元宝形的,有如意形的,形成了一面、多面的踏步,河沿边有水阁河房,也有粉墙,偶然从河岸墙角下长出几株杂树垂杨,拂水依人,照影参差,水面显得更清灵了。水乡城镇就是在这小巷与水巷里产生了无限空间与逗人的美感。如今我们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这小巷与水巷是重要组成部分,爱文化与美的人们,对它一天重视一天,非出于无因的。

(1)诗中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2分)

答: (2)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答: 17、补写出下列名句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 (2)不抚壮而弃秽兮, 。 ,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3)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 (4)以地事秦, 。(《六国论》) (5)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 (6)蒲苇一时纫, 。(《孔雀东南飞》) 五、(18分)

观大邑一乐也,步小巷游水巷一乐也。事物都是相对的。在建设大城市的同时,能珍惜与重视保存这从“小”字出发的景观,正同西湖与瘦西湖一样,瘦西湖就是妙在这个“瘦”字啊!

18、第一段,作者在开头写道“小城春色,小桥流水,小巷人家,多美丽的江南水乡风光啊!”连用了三个“小”字打头的短语,它们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三个“小”字对全文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4分)

答: 。 19、第四段,作者写“柔橹一声,小舟伊哑”时,表达了怎样的审美感受?为什么要这样写?(4分)

答: 。 20、倒数第二段作者说:“如今我们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这小巷与水巷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爱文化与美的人们,对它一天重视一天,非出于无因的。”怎样理解这句话中的“因”?根据文意,至少列出三方面的原因。(6分)

答: 。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散文和朱自清的《春》都描写了江南的春景,都运用了恬淡、轻灵的笔法,借具体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江南风光的热爱与依恋。

B第三段写“我”与贝聿铭先生“在小巷中步行寻园,人目为‘痴’”,表现了两位建筑师的游兴之浓,童心未泯。

C本文的思路可以概括为:小巷在文学中的审美体现:富有诗情画意→小巷在建筑艺术上的审美价值:多变灵动→小巷、水巷构成了水乡城镇的无限空间与逗人的美感→在建设现代城市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小巷、水巷这些有独特风格与美感的景观。

D本文以记叙为主,以小巷为线索,编织了一曲对家乡的颂歌。写出了身在异乡却关心家乡发展前景的赤子情怀。

答:( )( ) 六、(12分)

22、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3分) ..

音乐家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缘于灵感,

至于画家,他们完满的构图也常常与灵感相关,而一般人的灵感,则常是霎时的喜悦。

答: 。 23、根据下面的句子的句式、修辞和境界仿造句子,使上下文文意贯通。(3分)

信念是石,敲击星星之火; 信念是火, ; 信念是灯, ; 信念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24、如果请你为高一年级的同学讲解对古代诗文的一些鉴赏的体会,请从下面提供的篇目中任选一首,设计一个60字以内的开场白。要求:主题鲜明,构思新颖,语言简明,有一定的趣味性。(6分) 供选择的篇目:

《卫风〃氓》《离骚》《孔雀东南飞》《归园田居》、 《短歌行》《六国论》《游褒禅山记》《伶官传序》

开场白: 。 七、(60分)

25、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心给父母奉上一缕慰藉;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谊…… 请你以“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

宜春中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14、C(“料事如神”不当)

四、15、⑴拿我当强盗解送京师,庶几可以保全你们母子的性命。(3分)

⑵你说的莫非是不私拿一个钱的杨继宗吗?(3分)

16、⑴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柴门紧闭的寂静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意思答对即可)(2分)

⑵杜甫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怀念“故园”的思乡恋亲之情,以及人至迟暮,济世渺茫的悲凉之情(答出“对故园的思念”和“人至迟暮的悲凉”即可)(4分)

匪—fě

17、略(每一小题1分) 五、

18、顺序不该颠倒,(1分)因为是从江南最美丽的春天景色说起,然后点出江南春色中最有

特色的小桥、小巷。三个“小”字正是点本文题目,也关乎着全文要表达的主要内容。(3分)(意思答对即可)

19、表达了作者听觉方面的审美感受,宁静、清幽、明洁、和谐(2分)这样写与上文从形状、色彩方面的视觉感受相映成趣,多方面表达了小巷、水巷的美(2分)

20、①在文学上是多情的;②在视觉感受上是有着诗情画意的;③在建筑艺术上是多变的;

④小巷与水巷组成了千变万化的恬静明洁的水景;⑤与生活在小巷、水巷的人组成了和谐优美的生活图景(答对三项即得6分)

21、D(B项内不是表现“童心未泯”,是表现他们对小巷、水巷建筑的审美关爱;D项“记

叙为主”不恰当,应是说明为主;主题也不在于表面泛泛的对家乡赞颂,而是对小巷、水巷建筑的赞美)

六、

22、音乐家的灵感常成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的灵感常成为优美的辞章,画家的灵感常成为完满的构图,一般人的灵感常只是霎时的喜悦。

23、点燃心灵之灯,照亮人生之路。

24、略,注意思维起点的灵活与语言表达的趣味 七、25、答案略

附、文言文翻译。

杨继宗,字承芳,是阳城县人。他于(明英宗)天顺初年考取进士,被授予刑部主事的官职。(当时监狱里)有很多囚犯得病死了,杨继宗按时为囚犯提供饮食,命令他们每三天一次梳头洗澡,这样救活了很多囚犯。杨继宗又善于分辨疑难的案件。有一次,河间县抓到了强盗,派遣乡里之民张文、郭礼将强盗解送京城,强盗逃跑了。张文对郭礼说: “我们二人都将判死罪,你的母亲年老,你又少兄弟,拿我当强盗解送京师,庶几可以保全你们母子的性命。”郭礼哭着表示感谢,听从张文的安排。张文戴着桎梏被押解到刑部。杨继宗察

一、

1、C(A、暴—pù 徊—huái 汤—shāng B、夙—sù 踯—zhí D、梵—fàn i)

2、D(A、岐—歧 默默—脉脉 暧)

3、B(根除:彻底铲除,一般不与“土壤”搭配;铲除,连根除去,消灭干净,可与“土壤”搭配;不管,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后面常有“都、也”等副词呼应。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里程”表示路程;历程,表经历的过程)

4、A(B 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与文意不符,C,每况愈下,指情况越来越坏,不能修饰“发生率” D“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用来形容人数不恰当)

5、D(A中“说”后冒号改为逗号。 B中两个句内括号应分别在“菜”和“作物”之后。

C中选择疑问句中,问号应放在后面,两个分句之间应用逗号。)

6、A(B中“否则”与“不采取紧急行动”重复 C中“建成”与“能力”搭配不当

D、语意不明)

二、

7、C(A中“直接帮助”属于无中生有; B中“训练本领”属于无中生有; D不是为了

“帮助足球场上遇上灾难的人们逃离现场”,而是研究逃离情况)。 8、D(“疏散得越快”有误)

9、C(狭窄的出口对解决恐慌并不会有帮助)

10、C(推断无依据,计算机可以通过模拟群体恐慌计算人群疏散的时间和逃离的方式) 三、

11、D(遗:赠送)

12、C助词,定语后置标志(A前“其”指代人,他;后“其”代词,指自己;B均为连词,

但前“而”表修饰,后“而”表因果。D前“与”作“给”讲,后“与”作“结交”解) 13、C(④是对御史的警戒,同时体现“悯民恤民”②表明其明察⑤侧面表现其清廉)

B、茏—笼 宴—晏 C、份—分 暖—

觉他不是强盗,后来辨明情况放了他。

明宪宗成化初年。同为王翱推荐,杨继宗被提拔担任嘉兴知府。他只带一个仆人跟随自己,官署里冷冷清清的。杨继宗性格刚正廉洁孤僻峭直,人们不敢冒犯他。可是他常常召集地方上的父老询问他们的疾苦,替他们解除疾苦。杨继宗大力兴办社学,对民间子弟年满八岁不去读书的,罚他们的父兄。杨继宗对待学官礼貌有加。府内教师、儒生竞相劝学,文化教育的风气大大兴盛。

御史孔儒到嘉兴清理军籍,很多乡里老人被鞭挞至死,杨继宗张榜告示:“有被御史杖责至死的,到府衙来报告姓名。”孔儒大怒。杨继宗去见御史,说:“处置政事有体例,您只要剔除奸邪弊病,奖励或惩罚官吏,如果挨家挨户稽查核实,那是有关部门的事,不是法令的体例。”孔儒不能反驳他,但心里非常怀恨。孔儒临行之前,突然进入知府衙门,打开箱子检查,只有破衣几套。孔儒羞愧地离开了。对于经过嘉兴的宦官,杨继宗赠给他们菱角、芡实和历书。宦官索要钱财,杨继宗就发出官文去取府库中的金钱,说:“金钱都在这里,请给我立下凭证。” 宦官吃惊地咬住舌头不敢接受。杨继宗到京城朝见皇上,汪直想见他,他没有答应。宪宗皇帝 问汪直:“来京朝见的官吏中谁廉洁。”汪直答道:“天下不爱钱的官吏,只有杨继宗一人罢了。”

任职九年官阶已满.杨继宗被提拔担任浙江观察使。杨多次与宦官张庆抵触,张庆的哥哥张敏在司礼监任职,经常在皇帝面前诋毁杨继宗。皇帝说:\"你说的莫非是不私拿一个钱的杨继宗吗?\"张敬害怕了,送信给张庆说:“好好对待他,皇上已知道他的为人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