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全国、四川省视察团在四川省成都市听取了成都市关于新一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情况的汇报,未来成都将成为总人口约1500万人、中国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
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在总体规划中,成都市自有一番发展战略。具体是整合区域,依托成渝经济区,形成成渝城镇密集区;强化成德绵城市带建设,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发展,加快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进程,形成西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
一心多极多轴众星捧月
根据规划,成都市主城区建设用地发展方向是以中心城为核心,沿放射道路走廊式轴向发展,重点向南、北、东3个方向发展,逐步形成南北展开的城市格局。未来的城镇空间格局,将形成“一心多极多轴”的局面。“一心”指主城区;“多极”指规划区外的4市和4县;“多轴”指由主城区沿各放射道路形成的发展轴,其中重点发展南北轴和东轴。
“一心多极多轴”形成众星捧月之势,形成由1个特大城市,4个中等城市(都江堰、崇州、邛崃和彭州),4个小城市(新津、大邑、蒲江和金堂),30个重点小城镇,200个一般乡镇所构成的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规划成渝高速铁路搬迁机场
在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中,强化成都市交通枢纽地位,在成龙公路南侧规划成渝高速铁路,并预留宝成、达成、成昆高速铁路通道,形成强大的铁路枢纽。同时,改善火车北站,改造火车南站;在龙泉组团大面镇预留第三客运站,在新都泰兴建设成都北编组站,规划将成都东编组站改造为集装箱节点站。
此外,还要搬迁凤凰山机场、太平寺机场,中远期搬迁黄田坝机场,城市净空;加快双流机场二跑道建设,强化航空枢纽的地位。
同时加强中心城区与周边组团的联系;中心城与外围组团至少有二条以上的城市道路和一条轨道交通相连接,以实现40分钟的主城区交通战略。
搬家形成两大物流中心
规划中打算将行政办公职能从核心区内迁至城市新区,此外,还要控制中心城工业发展,中心城内工业逐步向外迁移。工业向园区集中,发展成都高新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流航空港开发区、海峡两岸开发区、青白江工业区;重点发展成都高新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北部、南部两大区域物流中心,四个区域配送中心,形成现代化的物流运输配送体系。
水井坊及川大华西校区纳入文化保护
在保护历史文化,强化城市历史文化特征上,总规划拓展了保护范围,在上轮总规基础上增加了水井坊历史文化保护片区及四川大学(华西医科大学)近现代文化保护片区;将市域范围内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历史地段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并保护市域范围内的历史文化名镇。此外,还将加强城市绿化工作。
远景构想强化“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
总体规划认为,为了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所以特别制定了2020年后的城市远景发展构想。远景发展强化“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形成轴向开放型城市空间体系和轴向拓
展的带状空间形态,空间布局以中心城为核心南北展开;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南发展,高新区向东发展,形成集中连片的工业发展区。
数字未来成都
长胖六个周边区县纳入城市规划区
在城市区域的规划范围上,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面积是1239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区包括中心城五城区、高新区和六个周边区县(双流、温江、郫县、新都、青白江、龙泉驿)的行政区划范围,总范围为3681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660平方公里;五城区加高新区,及外环路以内的其它区域,含道路外侧500米绿化带的成都中心城区的用地范围中,建设用地有400平方公里。而城市化水平以城市人口计,2010年为63%,2020年达到70%。
近期 (2010年):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51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570万人;总人口1110万人;
中期(2015年):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59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655-660万人;
远期(2020年):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66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734-760万人。总人口1400-1500万人。
新一轮(2003—2020)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基本按照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目标方向来制定,同城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城镇化率要达到65%
城市群包括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遂宁市、乐山市、雅安市、眉山市、资阳市
《规划》共分11章,从规划背景、总体要求、城市群布局、提升发展成都核心城市、促进各类城镇协调发展、增强城市现代产业支撑、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城市群对外开放、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保障措施等方面
强化成都发展核心,拓展成德绵眉乐、成雅遂、成资城市轴线,培育绵雅眉资遂城市环线,优化完善城镇体系结构,推进形成“一核、三轴、一环”的城镇空间格局。
当然这个概念其实比较大,还包括了环境保护规划、养老设施布局规划、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文态规划、商业布局规划、工业发展规划、乡村
规划等
其实双流、龙泉驿、新都、青白江、郫县、温江、新津等7个区县 建设卫星城的定位其实很具看点。包括现代化的城市形态、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优美化的城市生态融合发展。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历史记忆的保护。
——————————————————————
前任目标》成都下一站: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现任城市设计师唐良智2011年在武汉市首次提出“成市”,并按此理念规划在当地兴建了6座新城。这一次,他也将其实践于此。“城市设计新理念”:“成市”、“小街区规制”的理念不绝于耳,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的目标也已制定。
“小街区规制”,指的就是由中小街道分割围合、街区规模在50亩左右、公共服务设施就近配套的开放街区模式。配备合适比例的社会资源,如教育、医疗,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成都市规委会专委会由专家和公众代表两部分构成,其大多来自国内规划、建筑、市政交通、建筑园林、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多个行业。专委会委员由104名增至156名,其中,专家数从原来的96名增至141名,专家中教授级专家占三分之二以上。而公众代表则由原来的8名增至15名
交通干线是轴,对于建设城市群,交通线路是用来串起各个城市的,应该是以轨道交
通为主,其中一个内涵是更应采用与中心城市点对点的快速交通,而不应是网络连片的交通体系。
所参考的东京都市圈的交通体系就是由集中、放射的路网布局向分散、环状的格局发展。优先建设环状线路,主要作用是疏导过境交通、绕行交通,合理分配交通流,改善中心区交通拥挤状况,使城市职能适当向外分散。
但是单行道有点多,有时候还改变
另外就是现在天府新区的规划抢了其他区域规划资源
北改的进程还需要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