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溧阳:苏南经济板块上的绿色样本

溧阳:苏南经济板块上的绿色样本

来源:99网
济 溧阳:苏南经济板块上的绿色样本 ■陆新华 江苏省溧阳市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倡导实施“环境 新,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4年 立市”“生态兴市”战略,创优环境“筑巢引凤”,精心 打造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 全市呈现经济良性发展、生态优化提升的喜人景象。溧阳 从少为人知的老区、山区、边区、穷区的贫困县,经10余 年的绿色崛起嬗变为如今名声大噪的“绿色小康苏南样 本”。溧阳,以其调优结构催生的高效生态产业,正在苏 南经济板块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区五园集约发展 围绕“压缩、调整、集中、做强”的方针,在、 资金及总量控制等方面积极鼓励高科技、无污染产业发 展,加快整合工业集中区资源,重点推进“二区五园”建 设。4年共劝阻、退批科技含量低、排污强度大的建设项目 25o ̄,个,投资总额近4 乙元。 以“区域集中、产业集群、开发集约”为目标,积极 发展集约型经济。从2005年起,所有新办工业项目一律进 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促进设施共同利用、污染统一治 理、土地集约利用。同时,实施园区提升计划,园区产业 化集聚程度显著提高,形成了一批优势产业群和特色工业 园。以华朋集团、安靠电缆附件为核心企业的输变电产业 被命名为全省100家重点产业集群,4家企业荣登新出炉的 “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按照《溧阳市工业产业布局规划》制定实施了《全市 投资结构优化的导向性意见》《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 十条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文件,重点培植金属冶炼及 加工、输变电设备、机械装备制造及新型建材等四大产业 集群,采取鼓励企业拉长产业链、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 快品牌建设等措施,引导四大产业集群向高端化、集聚化 和特色化方向发展。同时加快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医药 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力促全市产业结构在发展中得到优化 提升。2010年,全市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完成投资 140.2亿元,同比增长41%,高于工业投入15.4%。 按照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积极运用 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促进低 碳循环经济发展,对产能落后、污染重、能耗高、存在安 全隐患和不符合发展规划的企业加速关停淘汰,加快水 泥、化工、电镀、冶金等传统行业的技术装备和工艺革 间,投入资金近30亿元,完成实施深度改造企业200余家; 实施清洁生产方案150项,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企业75家(其 中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企业11家),每年可节能 50万吨标准煤,节约各种原辅材料1 000吨;105家企业完成 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建成省级环境友好企业2家、 市级3家。 一村一品生态高效 遵循“生态环保优先、农业科学发展”的原则,加大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引导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 业,鼓励建设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 地,促进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集约化农业发展转变,尤 其把“一村一品”作为高效农业发展的主抓手,以“村村 创一品、品品兴一村”为主题,推进“一村一品”向纵深 发展,形成了一个“大品”(天目湖品牌)、两个专品 (105个专业村和107个专业园)、两个精品(水产业和园 艺业)。2008年“一村一品”国际研讨会在溧阳顺利召 开,充分展示了溧阳绿色农业发展的成果和成功经验。目 前,全市已拥有有效期内的“三品”总量达279个。拥有无 公害农产品和水产品产地63.31万亩、3.59万亩,绿色和有 机食品产地分别达31.1万亩、4.83万亩,建立各类标准化生 产基地119个。全市千亩以上规模园区总量101个,其中 15家合作社被江苏省农林厅命名为省级“四有”农民专业 合作社。 两湖两山全市联动 按照中心城区“退二进三”的发展方向,着力加强现 代服务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认真贯彻落实关于 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降低项目开发成本,激发服务业 投资热情。全市服务业投资年均增速达到24%以上,服务 业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已成为溧阳经济发展的重 要产业、地方财力的重要来源以及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旅游业发展充满活力,生态旅游亮点纷呈。几年来,溧阳 立足实际,发挥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特色旅游精品,实现 了旅游业从量的扩张到质的飞跃。天目湖冲击5A景区,南 山竹海已成第二个4A景区,御水温泉即将成为第三个4A景 区。瓦屋山在冲击4A景区……“两湖两山,全市联动”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