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课程与教学
DANGDAIJIAOYANLUNCONG
2019年12月
对“语用”视野下小学语文读写互动教学的探究
赵志民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福建福州350000)
【摘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课程活动中的重头戏,相互之间有着一种“合则共荣、分则互损”的相辅相成关系。在小学语文教
并有机地融合起来,这不仅契合“语用”理论的精神要求,而且有利于在“共促双赢”中切实开创启学过程中,教师善于把两者相互渗透,
蒙教学的良好局势,从而把小学生逐步引向“善教乐学”的良性发展之路。
语言学用视野;读写互动教学【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17(2019)12-0054-01
OntheInteractiveTeachingofChineseReadingandWritinginPrimarySchoolsfrom
thePerspectiveofPragmatics
ZHAOZhimin
(FuzhouNo.1MiddleSchool,Fuzhou350000,China)
【Abstract】“Readingandwriting”isthemostimportantpartofChinesecurriculumactivities,andthereisakindof
.Intheprocessofcomplementaryrelationshipbetweenthem,whichis“unityiscommonprosperity,anddivisionismutualloss”
Chineseteachinginprimaryschools,teachersaregoodatintegratingthetwo,whichnotonlymeetsthespiritualrequirementsof“pragmatic”theory,butalsohelpstocreateagoodsituationofenlightenmentteachinginthe“mutualpromotionandwin-win”process,soastograduallyleadprimaryschoolstudentstothehealthydevelopmentof“goodteachingandlearning”.
【Keywords】PrimaryschoolChinese;Linguisticperspective;Interactiveteachingofreadingandwriting
语文教学是“听、说、读、写”的相互渗透和有机融合。其中“阅读
与写作”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读是吸纳,是基础和前提;写是倾吐,是延伸和表达。只有实施“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读写互动”策略,才能从“学用结合”中实现知识能力的即时转化,从“潜移默化”中攫取令人期待的双赢效应。“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语文启蒙教学阶段,正是培养小学生语用意识和能力习惯的原始黄金时期。积极有效地
“读写互动”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用实践能力,而且开展
有利于切实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特点。
一、以教材内容为支撑,积极开展语文读写互动教学语文教材就是个例子。作为“例子”范本,语文教材内容都是一些历经淘洗后的经典或精髓之作。其中蕴含着“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优质资源。正因为如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教材内容为支撑,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读写互动教学。比如《记金华双龙洞》,是以“路线”顺序记述作者一行的游览事件的。再如《可爱的草塘》,则是“发展”顺序记述北大荒的景美物丰的。这两篇课文在表达形式上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各自的个性化特点;在表达情感上,都是为了赞美祖国大自然的景观风光这一中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小学生在个体阅读与共同讨论基础上,认真
积极开展“即时仿作”的学用实践。体悟并把握各自特点和共同特点,
二、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善于把握读写互动重点训练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意在强调阅读文章时,要想切实理解作者对事物的认识,体会所表达的真情实感,领会文章的真正意图,首先应当而且必须去理清它的真实思路是什么。这正是把握“读写互动”训练的重点之所在。以《记金华双龙洞》为例,首先,弄清作者游览的路线:在路途上看到了哪些景物?让小学生画出简示图;接着设计填充题:在此基础上,可设计如下作文题目,并引导小学生依照课文表达方法写一篇记叙文,首先,仿写。“游×××(选择游览过的山、水、洞等)”。其次,以《请到我的家乡来》为题,写一篇简单记叙文。写清楚来访路线和景物特色。最后,对照课文写法修改并完善习作。
三、以实际生长为追求,注重寻找读写互动的结合点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教材课文中蕴藏着一些切实可感的场面或景象描写,读起来让人有一种“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
境”的美妙之感。所有这一些,都是语文读写互动的有效结合点,或者
说,它们是开展读写互动教学的实际生长点。鉴于此,在小学语文教
我们要根据实际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在寻得“结合点”基础上,学,
积极开展与之相应地读写互动训练,从潜移默化中赢得熟能生巧的良好效益。比如,在《记金华双龙洞》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小学生根据排比句式,写一写某一音乐演奏会的场景。
四、以学用结合为平台,努力促进读写互动体悟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引导小学生对课文重
并让他们在“阅读与体悟”基础上积极开展读写点内容的阅读体悟,
互动活动,从而把他们不断引向“学用结合”的良性发展之路。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文中描写了小女孩在每次划火柴时都会看到一种幻象,这种“幻象”,与其说来自于小女孩梦幻般的想象,不如说来自于作者的合理化想象,非常契合前者的现实处境和当时心态。要想让小学生切实体悟这一“合理化想象”与小女孩的“处境与心理”之间的关系,教师可设计如下题目进行“触景生情”地练习:在看到某种事物或听到某种声音时,你会想到什么人或事情呢?如果不小心打破了办公室的玻璃,又不敢向老师承认,你的心理状态会如何呢?以生活情境来“置换”课文学习心理,既能深化阅读与体悟,又能促进读写互动。
五、以习惯养成为战略,不断实现读写互动积累教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要注重引导小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并增加他们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不断地积累写作素材。”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小学生“习作米慌”的问题,教师
—引导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留心观察并应从源头上入手,那就是——
认真分析周围事物,不断地积累与积淀习作素材和习作方法,并在读写互动中实现“厚积薄发”。比如,教学《可爱的草塘》时,引导小学生认真学习“先总后分、由近到远”的观察与习作顺序;教学《观潮》时,引导小学生认真体悟“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这一时间顺序的观察与写作方法。其中大潮来临时的壮观景象,则是按照“由远至近”的方法……“观察与体悟、积累与积淀”,是语文读写互动的重要一环。
总之,就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坚持以“教材内容、能力培养、实际生长、学用结合、习惯养成”为重要抓手,积极开展“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读写互动”教学,能够赢得令人期待的实质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