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1-[3-[3-(4-氯苯基)丙氧基]丙基]-哌啶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1-[3-[3-(4-氯苯基)丙氧基]丙基]-哌啶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来源:99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47620 A (43)申请公布日(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

(21)申请号 201410715251.8(22)申请日 2014.11.28

(71)申请人瑞阳制药有限公司

地址256100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城二郎山

路6号(72)发明人胡清文 蔡连辉 曹燕 于志波(74)专利代理机构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

限公司 37212

代理人马俊荣(51)Int.Cl.

C07D 295/088(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54)发明名称

1-[3-[3-(4-氯苯基)丙氧基]丙基]-哌啶盐酸盐的制备方法(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1-[3-[3-(4-氯苯基)丙氧基]丙基]-哌啶盐酸盐的制备方法,步骤为:(1)将哌啶和1,3-二卤代丙烷置于水溶性的极性非质子性溶剂中,在碱性化合物作用下,缩合反应得到N-(3-卤丙基)哌啶;(2)N-(3-卤丙基)哌啶与3-(4-氯苯基)丙醇在溶剂中,碱性化合物作用下进行醚化,得到化合物1-[3-[3-(4-氯苯基)丙氧基]丙基]-哌啶;(3)1-[3-[3-4-氯苯基)丙氧基]丙基]-哌啶与HCl反应得到产品。本发明工艺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原料易得,价格便宜,制备的产物收率高,纯度高,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C N 1 0 4 4 4 7 6 2 0 A CN 104447620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1-[3-[3-(4-氯苯基)丙氧基]丙基]-哌啶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哌啶和1,3-二卤代丙烷置于水溶性的极性非质子性溶剂中,在碱性化合物作用下,缩合反应得到N-(3-卤丙基)哌啶;

(2)N-(3-卤丙基)哌啶与3-(4-氯苯基)丙醇在溶剂中,碱性化合物作用下进行醚化,得到化合物1-[3-[3-(4-氯苯基)丙氧基]丙基]-哌啶;

(3)1-[3-[3-4-氯苯基)丙氧基]丙基]-哌啶与HCl反应得到1-[3-[3-(4-氯苯基)丙氧基]丙基]-哌啶盐酸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1,3-二卤代丙烷中的1位卤素为氟、氯、溴或碘,3位卤素为氟、氯、溴或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采用一种金属碘化物作为反应促进剂来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碘化物为碘化钾或碘化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水溶性的极性非质子性溶剂为丙酮、甲基乙基酮、四氢呋喃、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哌啶与1,3-二卤代丙烷式的摩尔比为1: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20-150℃,缩合反应时间为3h-30h;所述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20-150℃,醚化反应时间为3h-30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所述溶剂为为低级醇、酮、醚、芳烃、乙腈,DMF,DMA,DMSO或六甲基磷酸三酰胺中的任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混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N-(3-卤丙基)哌啶式与3-(4-氯苯基)丙醇式的摩尔比为0.5-2: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2)中的碱性化合物为无机碱性化合物、碱金属醇化物或有机碱性化合物。

2

CN 104447620 A

说 明 书

1/5页

1-[3-[3-(4-氯苯基)丙氧基]丙基]-哌啶盐酸盐的制备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1‐[3‐[3‐(4‐氯苯基)丙氧基]丙基]‐哌啶盐酸盐的制备

方法,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

[0001]

背景技术

1‐[3‐[3‐(4‐氯苯基)丙氧基]丙基]‐哌啶盐酸盐,式(I),也称为替洛利生(tiprolisant),是由Bioprojet‐Biotech公司开发的受体拮抗剂,其表现出对组胺H3受体较强的亲和力和选择性。目前正在进行用于治疗嗜睡症、帕金森症等多种疾病的日间过渡睡眠(EDS)症状的三期临床研究。其具有口服、强效、副作用小等特点,临床应用前景乐观。

[0002] [0003]

专利WO2007/006708采用1‐哌啶丙醇与3‐(4‐氯苯基)丙基甲磺酸酯制备替

洛利生,原料价格昂贵,且不易得,成本较高。专利CN101155793用3‐(1‐哌啶)丙醇钠与3‐(4‐氯苯基)丙基甲磺酸酯反应制备替洛利生,原料价格昂贵,且不易得,成本较高,用到了毒性大的催化剂15‐冠‐5,后处理用到了柱层析和200℃以上的分馏操作,不利于工业化生产。专利CN103435575以3‐(4‐氯苯基)丙酸为原料,经还原、酯化得到3‐(4‐氯苯基)丙基甲磺酸酯,以哌啶为原料,经N‐烷基化得到1‐哌啶丙醇,3‐(4‐氯苯基)丙基甲磺酸酯与1‐哌啶丙醇反应后成盐得到替洛利生,该方法步骤太长,操作复杂,成本高。现有技术中均通过3-(4-氯苯基)丙基甲磺酸酯合成替洛利生,甲磺酸酯类化合物为基因毒性杂质或潜在的基因毒性杂质,药物中基因毒性杂质限度需要严格控制,提高了工艺控制难度。

[0004]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3-[3-(4-氯苯基)丙氧基]丙基]-哌啶盐酸盐的制备方法,避免通过甲磺酸酯类化合物作为中间体合成替洛利生,本发明工艺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原料易得,价格便宜,制备的产物收率高,纯度高,成本低。

[0006] 本发明所述的1‐[3‐[3‐(4‐氯苯基)丙氧基]丙基]‐哌啶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 (1)将哌啶和1,3‐二卤代丙烷置于水溶性的极性非质子性溶剂中,在碱性化合物作用下,缩合反应得到N‐(3‐卤丙基)哌啶;

[0008] (2)N‐(3‐卤丙基)哌啶与3‐(4‐氯苯基)丙醇在溶剂中,碱性化合物作用下进

3

CN 104447620 A

说 明 书

2/5页

行醚化,得到化合物1‐[3‐[3‐(4‐氯苯基)丙氧基]丙基]‐哌啶;[0009] (3)1‐[3‐[3‐4‐氯苯基)丙氧基]丙基]‐哌啶与HCl反应得到1‐[3‐[3‐(4‐氯苯基)丙氧基]丙基]‐哌啶盐酸盐。[0010] 所述步骤(1)中的1,3‐二卤代丙烷中的1位卤素为氟、氯、溴或碘,3位卤素为氟、氯、溴或碘。

[0011] 所述步骤(1)采用一种金属碘化物作为反应促进剂来完成。[0012] 所述金属碘化物为碘化钾或碘化钠。

[0013] 所述步骤(1)中水溶性的极性非质子性溶剂为丙酮、甲基乙基酮、四氢呋喃、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0014] 所述步骤(1)中哌啶与1,3‐二卤代丙烷式的摩尔比为1:1‐6。优选步骤(1)中哌啶与1,3‐二卤代丙烷式(II)的摩尔比为1:1‐1.5。[0015] 所述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20‐150℃,缩合反应时间为3h‐30h;所述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20‐150℃,醚化反应时间为3h‐30h。优选,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20‐100℃,缩合反应3h‐30h;优选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20‐100℃,醚化反应3h‐30h。[0016] 所述步骤(2)所述溶剂为为低级醇、酮、醚、芳烃、乙腈,DMF,DMA,DMSO或六甲基磷酸三酰胺中的任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混合。[0017] 低级醇为甲醇、乙醇或异丙醇,酮为丙酮或甲乙酮,醚为二噁烷或二甘醇二甲醚,芳烃为甲苯或二甲苯。[0018] 所述步骤(2)中,N‐(3‐卤丙基)哌啶式与3‐(4‐氯苯基)丙醇式的摩尔比为0.5‐2:1。优选步骤(2)所述N‐(3‐卤丙基)哌啶式与3‐(4‐氯苯基)丙醇式的摩尔为0.7‐1.5:1。

[0019] 所述步骤(1)和(2)中的碱性化合物为无机碱性化合物、碱金属醇化物或有机碱性化合物。碱性化合物作为一种脱卤化氢试剂。[0020] 所述无机碱性化合物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钾、氢化钠、金属钾或氨基钠,所述碱金属醇化物为甲醇钠、乙醇钠或乙醇钾,有机碱性化合物为叔胺、吡啶、喹啉、三乙胺或三丙基胺。

[0021] 本发明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0022]

4

CN 104447620 A[0023]

说 明 书

3/5页

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1‐[3‐[3‐(4‐氯苯基)丙氧基]丙基]‐哌啶盐酸盐,1‐[3‐[3‐(4‐氯苯基)丙氧基]丙基]‐哌啶盐酸盐即为替洛利生。[002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 本发明避免通过甲磺酸酯类化合物作为中间体合成替洛利生,本发明工艺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原料易得,价格便宜,简单易行,制备的产物收率高,纯度高,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产品。[0027] 实施例1

[0028] N‐(3‐溴丙基)哌啶的合成[0029] 将四氢呋喃(200ml)、哌啶(17.2g,0.2mol)、1,3‐二溴丙烷(60.6g,0.3mol)、碳酸钠(11.1g,0.105mol)依次加入反应瓶,67℃回流反应12小时。降温至室温,过滤,滤液浓缩,残留物用2N盐酸溶解,乙酸乙酯洗涤2次,水相用2N NaOH溶液调pH到10,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浓缩得到淡黄色油状物39.1g,收率94.9%。

[0030] 1‐[3‐[3‐(4‐氯苯基)丙氧基]丙基]‐哌啶盐酸盐[0031] 将3‐(4‐氯苯基)丙醇(17.1g,0.1mol)加入到DMF(170ml)中,0℃下缓慢加入60%的NaH(3g,0.1mol),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N‐(3‐溴丙基)哌啶(22.6g,0.11mol)在DMF(30mL)中的溶液。将混合物在0℃下搅拌2小时,然后在20℃反应8小时。然后用400ml的水进行稀释,用乙酸乙酯400ml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用2N氢氧化钠和盐水洗涤两次, 用硫酸镁干燥,过滤,室温下通入HCl气体,搅拌析出固体,过滤,干燥,得到得淡黄色固体产品30.7g,收率92.5%。[0032] 产品的HPLC:99.7%。mp:117~120℃。1H‐NMR(400MHz,D2O)δ:1.20~1.31(1H,br),1.42~1.57(2H,br),1.58~1.80(7H,br),2.44(2H,t),2.65(2H,t),2.86(2H,t),3.22~3.36(6H,br),7.02(2H,d),7.12(2H,d)。MS m/z:296[M‐HCl]。IR(KBr):2936cm‐1,2868cm‐1,27cm‐1,2551cm‐1,1492cm‐1,1455cm‐1,1112cm‐1,1101cm‐1,802cm‐1。[0033] 实施例2

[0034] N‐(3‐溴丙基)哌啶的合成[0035] 将DMF(200ml)、哌啶(17.2g,0.2mol)、1,3‐二溴丙烷(60.6g,0.3mol)、碳酸钾(14.5g,0.105mol)碘化钠(4.5g,0.03mol)依次加入反应瓶,150℃反应4小时。降温至室温,过滤,滤液浓缩,残留物用2N盐酸溶解,乙酸乙酯洗涤2次,水相用2N NaOH溶液调pH到10,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浓缩得到淡黄色油状物37.2g,收率90.4%。

[0036] 1‐[3‐[3‐(4‐氯苯基)丙氧基]丙基]‐哌啶盐酸盐[0037] 将3‐(4‐氯苯基)丙醇(17.1g,0.1mol)加入到DMA(170ml)中,0℃下缓慢加入60%的NaOH(3g,0.1mol),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N‐(3‐溴丙基)哌啶(22.6g,0.11mol)

5

CN 104447620 A

说 明 书

4/5页

在DMA(30mL)中的溶液。将混合物在0℃下搅拌2小时,然后升温至150℃反应4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用400ml的水进行稀释,用乙酸乙酯400ml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用2N氢氧化钠和盐水洗涤两次,用硫酸镁干燥,过滤,室温下通入HCl气体,搅拌析出固体,过滤,干燥,得到得淡黄色固体29.6g,收率.2%,HPLC:99.5%。[0038] 实施例3

N‐(3‐溴丙基)哌啶的合成

[0040] 将丙酮(200ml)、哌啶(17.2g,0.2mol)、1,3‐二溴丙烷(60.6g,0.3mol)、碳酸钾(14.5g,0.105mol)碘化钾(5g,0.03mol)依次加入反应瓶,56℃回流反应10小时。降温至室温,过滤,滤液浓缩,残留物用2N盐酸溶解,乙酸乙酯洗涤2次,水相用2N NaOH溶液调pH到10,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浓缩得到淡黄色油状物37.9g,收率92.1%。

[0041] 1‐[3‐[3‐(4‐氯苯基)丙氧基]丙基]‐哌啶盐酸盐[0042] 将3‐(4‐氯苯基)丙醇(17.1g,0.1mol)加入到四氢呋喃(170ml)中,0℃下缓慢加入60%的NaH(3g,0.1mol),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N‐(3‐溴丙基)哌啶(22.6g,0.11mol)在 DMA(30mL)中的溶液。将混合物在0℃下搅拌2小时,然后在25℃反应10小时。然后用400ml的水进行稀释,用乙酸乙酯400ml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用2N氢氧化钠和盐水洗涤两次,用硫酸镁干燥,过滤,室温下通入HCl气体,搅拌析出固体,过滤,干燥,得到得淡黄色固体30.0g,收率90.4%,HPLC:99.6%。[0043] 实施例4

[0044] N‐(3‐氯丙基)哌啶的合成[0045] 将丙酮(200ml)、哌啶(17.2g,0.2mol)、1,3‐溴氯丙烷(47.2g,0.3mol)、碳酸钠(11.1g,0.105mol)依次加入反应瓶,20℃反应30小时。过滤,滤液浓缩,残留物用2N盐酸溶解,乙酸乙酯洗涤2次,水相用2N NaOH溶液调pH到10,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浓缩得到淡黄色油状物28.6g,收率88.3%。[0046] 1‐[3‐[3‐(4‐氯苯基)丙氧基]丙基]‐哌啶盐酸盐[0047] 将3‐(4‐氯苯基)丙醇(17.1g,0.1mol)加入到DMF(170ml)中,0℃下缓慢加入60%的NaH(3g,0.1mol),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N‐(3‐溴丙基)哌啶(22.6g,0.11mol)在DMA(30mL)中的溶液。将混合物在0℃下搅拌2小时,然后在20℃下反应8小时。然后用400ml的水进行稀释,用乙酸乙酯400ml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用2N氢氧化钠和盐水洗涤两次,用硫酸镁干燥,过滤,室温下通入HCl气体,搅拌析出固体,过滤,干燥,得到得淡黄色固体30.4g,收率91.7%,HPLC:99.6%。

[0039]

实施例5

[0049] N‐(3‐氯丙基)哌啶的合成[0050] 将DMF(200ml)、哌啶(17.2g,0.2mol)、1,3‐溴氯丙烷(47.2g,0.3mol)、碳酸钠(11.1g,0.105mol)、碘化钠1g依次加入反应瓶,150℃回流反应3小时。降温至室温,过滤,滤液浓缩,残留物用2N盐酸溶解,乙酸乙酯洗涤2次,水相用2N NaOH溶液调pH到10,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浓缩得到淡黄色油状物28.8g,收率.1%。

[0051] 1‐[3‐[3‐(4‐氯苯基)丙氧基]丙基]‐哌啶盐酸盐

[0048]

6

CN 104447620 A[0052]

说 明 书

5/5页

将3‐(4‐氯苯基)丙醇(17.1g,0.1mol)加入到DMA(170ml)中,0℃下缓慢加入60%的NaH(3g,0.1mol),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N‐(3‐溴丙基)哌啶(22.6g,0.11mol)在DMA(30mL)中的溶液。将混合物在0℃下搅拌2小时,然后在20℃反应8小时。然后用400ml的水进行稀释,用乙酸乙酯400ml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用2N氢氧化钠和盐水洗涤两次,用硫酸镁干燥,过滤,室温下通入HCl气体,搅拌析出固体,过滤,干燥,得到得淡黄色固 体29.7g,收率.6%,HPLC:99.7%。[0053] 实施例6

[0054] N‐(3‐氯丙基)哌啶的合成[0055] 将四氢呋喃(200ml)、哌啶(17.2g,0.2mol)、1,3‐溴氯丙烷(47.2g,0.3mol)、碳酸钠(11.1g,0.105mol)依次加入反应瓶,66℃回流反应15小时。降温至室温,过滤,滤液浓缩,残留物用2N盐酸溶解,乙酸乙酯洗涤2次,水相用2N NaOH溶液调pH到10,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浓缩得到淡黄色油状物30.2g,收率93.4%。

[0056] 1‐[3‐[3‐(4‐氯苯基)丙氧基]丙基]‐哌啶盐酸盐[0057] 将3‐(4‐氯苯基)丙醇(17.1g,0.1mol)加入到DMF(150ml)中,依次加入N‐(3‐氯丙基)哌啶(17.8g,0.11mol),碳酸钾(6.9g,0.05mol),碘化钾1g,加热至95℃,搅拌反应12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用300ml的水进行稀释,用乙酸乙酯400ml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用2N氢氧化钠和盐水洗涤两次,用硫酸镁干燥,过滤,室温下通入HCl气体,搅拌析出固体,过滤,干燥,得到得淡黄色固体29.8g,收率.7%,HPLC:99.6%。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