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语文《庐山谣》教案

人教版语文《庐山谣》教案

来源:99网
人教版语文《庐山谣》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庐山谣》的作者及其背景; 2.理解《庐山谣》的内容和主旨; 3.学习识别和理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4.培养学生的朗读和欣赏能力;

5.通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庐山谣》的内容和主旨; 2.学习识别和理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多媒体设备;

3.备有《庐山谣》课文的复印件。 四、教学过程 【引入】

1.(引导学生回忆)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上一课学的《望庐山瀑布》有关庐山的诗句,谈谈你们对庐山的印象。

2.(呈现图片)展示一张庐山的美丽图片,激发学生对庐山诗歌的兴趣,并引导他们对庐山的想象。

【阅读理解】

1.发放《庐山谣》的复印件,让学生自行阅读。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 诗歌的情感色彩是怎样的? - 诗歌中有哪些修辞手法?

- 诗歌中展示了怎样的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 【识别修辞手法】

1.共同梳理诗歌中出现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并让学生解释其用意。

2.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具体示例,互相出题,进行修辞手法的辨析和解释。

【扩展阅读】

1.提供一些专门介绍《庐山谣》的资料,让学生自主阅读并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了解。

2.鼓励学生扩展阅读其他与自然景色或人物的描写有关的诗歌,并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悟。

【朗读和欣赏】

1.分组进行朗读,要求学生重点注意抑扬顿挫、语调变化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2.全班共同欣赏朗读效果,并就不同朗读方式的感受和效果进行讨论。

【课堂活动】

1.小组合作活动:请学生分组在班级座谈会上,就以下话题展开讨论:

- 你眼中的庐山是怎样的?

- 你能否用诗歌来描绘庐山的美景?

-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2.每组选出代表,进行现场朗读和分享,全班共同欣赏和评价。 【作业布置】

请学生以《庐山谣》为题,写一篇自己的读后感,并在下一课上进行朗读和分享。

五、板书设计

【课堂标题】 人教版语文《庐山谣》教案

【重点】

- 《庐山谣》的主题和情感色彩 - 《庐山谣》中的修辞手法 【扩展】

- 庐山的美景与人物形象

- 课堂活动:朗读、合作讨论、写读后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